【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组,且特别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组的组合极板的流场。目前在各种干净能源的开发中,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所做成的燃料电池组的技术最为成熟,其具有操作温度低、激活快速及高功率密度等特性,因此十分适合用于车辆运输工具及小型及分散型发电系统(如家用型发电装置及其它移动式、固定式发电装置)。燃料电池主要是利用氢气和氧气通过电化学反应生成水,并释放电能,基本上可视为水电解的逆装置,其主要是由阳极板、阴极板、电解质及外部电路四大导电结构所组成,如附图说明图1为已知燃料电池的工作示意图所示。在图1中,首先将氢气导入阳极板10,在阳极催化剂12的作用下,进行的阳极反应,接着,将氧气(或空气)导入阴极板14,同时,阳极板10的氢离子穿过电解质18到达阴极板14,而阳极板10的电子也通过外电路20到达阴极板14,在阴极催化剂16的作用下,将进行的阴极反应而生成水。燃料电池在工作时除了产生电能外,还会产生热,若经模块化的燃料电池组所产生的热过高时,则在此燃料电池组加装冷却用的冷却极板,且根据燃料电池组所产生的热的情况,可使用水冷却或空气冷却的冷却极板。如上所述,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组的阳极板的流场,其特征在于:该阳极板为矩形设计,该阳极板的一氢气进气孔是呈椭圆长条状的凹槽,其在该阳极板的第一侧边的上半部位置,该阳极板的一氢气出气孔是呈椭圆长条状的凹槽,其在相对于该阳极板的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的下半部位置,该阳极板的第一流场区的每一沟道相互平行且垂直于该氢气进气孔,在第一流场区的每一沟道的第一转角端以圆弧垂直转角进入该阳极板的第二流场区,第二流场区的每一沟道相互平行且平行于该氢气进气孔,在第二流场区的每一沟道的第二转角端以圆弧垂直转角进入该阳极板的第三流场区,第三流场区的每一沟道相互平行且垂直于该氢气进气孔,在第三流场区的每一沟道的第三转角端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源生,郑耀宗,徐耀升,高本木,杨德洲,
申请(专利权)人:亚太燃料电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