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制造领域,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集成电路的功能越来越强、性能和集成度越来越高,以及新型集成电路的出现,封装技术在集成电路产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整个电子系统的价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随着集成电路特征尺寸达到纳米级,晶体管向更高的密度、更高的时钟频率发展,封装也向更高密度的方向发展。
[0003]晶圆级封装(WLP)以晶圆为加工对象,对整个晶圆进行封装和测试,然后将晶圆切割成单个芯片。WLP由于具有小型化、低成本、高集成度以及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更高的能源效率等优点,因此,已成为高要求的移动/无线网络等电子设备的重要的封装方法,是目前最具发展前景的封装技术之一。
[0004]RDL可对芯片的焊盘的焊区位置进行重新布局,使新焊区满足对焊料球最小深度差的要求,并使新焊区按照阵列排布。对于高I/O芯片封装结构而言,需要多层RDL金属线,在有限的外形形状及封装尺寸下,RDL金属线的线宽及线深度差越小意味着可以得到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支撑基底,于所述支撑基底上形成分离层;于所述分离层上形成介质层;于所述介质层上形成Ti金属种子层;于所述Ti金属种子层上形成Cu金属种子层;于所述Cu金属种子层上形成光阻层,并图形化所述光阻层;形成与所述Cu金属种子层相接触的金属层;去除所述光阻层,以显露所述Cu金属种子层;去除所述Cu金属种子层,以显露所述Ti金属种子层;采用第一湿法刻蚀,去除所述Ti金属种子层,以显露所述介质层;对所述介质层进行第一预处理,在所述介质层中形成第一凹槽,以显露位于所述介质层中的残留Ti金属种子层;采用第二湿法刻蚀,去除所述残留Ti金属种子层;对所述介质层进行第二预处理,形成深度大于所述残留Ti金属种子层的深度的第二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处理包括采用O2、CF4、Ar中的一种对所述介质层所进行的等离子体处理;所述第二预处理包括采用O2、CF4、Ar中的一种对所述介质层所进行的等离子体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范围包括0.2μm~0.4μm;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范围包括0.3μm~1.2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湿法刻蚀去除显露的所述Ti金属种子层的温度范围包括30℃~50℃,处理时间包括120s~150s;所述第二湿法刻蚀去除所述残留Ti金属种子层的温度范围包括30℃~50℃,处理时间包括40s~80s。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佳山,周祖源,吴政达,林正忠,
申请(专利权)人:盛合晶微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