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锗原料湿法炼锌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2064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锗原料湿法炼锌工艺,涉及湿法炼锌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焙烧系统配矿使锌精矿入炉;步骤二、浸出系统控制中浸pH值;步骤三、净化系统优化除铜镉工艺;步骤四、净化系统优化除钴工艺;步骤五、控制电解系统废电解液酸度,增大电解循环流量;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新液中铜、钴等杂质实现深度净化,避免新液锗超标时钴等有害杂质活跃,通过降低电解槽槽温度,避免槽温过高而引起杂质烧板。避免槽温过高而引起杂质烧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锗原料湿法炼锌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湿法炼锌
,更具体的是涉及高锗原料湿法炼锌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针对湿法炼锌传统净化除钴工艺的种种不足,国内研究开发出了湿法炼锌净化新型除钴剂。该除钴剂是一种DTC类的广谱重金属螯合剂,能在常温下与各类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水不溶性的螯合盐,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去除重金属离子的目的。目前,国内部分湿法炼锌企业净化陆续采用新型试剂除钴工艺,该工艺解决了传统锌粉除钴工艺不稳定、消耗高、钴镉易反溶、系统稳定性差等问题,除钴效果好,达到了深度净化的目的。但该除钴工艺对高锗原料适应性差,锗的净化效果不理想,制约了新型试剂除钴工艺的推广与应用。
[0003]表1 新液质量对比一览表
[0004][0005]锗是最具有危害性的杂质,在电解过程中,锗在阴极上析出,并造成阴极锌剧烈反溶(烧板)。由于锗离子在阴极析出后与氢生成氢化锗,氢化锗又与氢离子作用生成锗离子,因而造成电能无益的消耗与锗的氧化还原反应:Ge
4+
+4e=GeGe+4H=GeH4GeH4+4H
+
=Ge
4+
+4H2;锗引起烧板的特征是由背面往表面烧,并形成黑色圆环,严重时形成大面积针状小孔。它使电流效率急剧下降,直流电单居高不下,电解阴极锌频繁烧板反溶,对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另外,电解过程中,锗反复氧化还原反应引起槽温持续上升,增加其它杂质如Co
2+
、Cu
2+
等烧板反溶机率,对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锗原料湿法炼锌工艺,可降低新液锗含量,满足电解生产需要,为除钴工艺稳定、长期运行奠定了基础。
[0007](一)锗的分布及行为:
[0008]焙烧:锌精矿中锗以GeS2和GeS形态存在。在焙烧过程中,以氧化亚锗(GeO)、高价氧化锗Ge02和锗酸盐形态留在焙砂中,还有少量以硫化锗形态存在。
[0009]浸出:硫化锗及锗酸盐不溶解进入渣中,二氧化锗在酸性浸出时进入溶液。在中性浸出时,锗水解并析出氢氧化锗而沉淀,锗在整个浸出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如下:
[0010](1)GeO2的浸出:GeO2+4H
+
=Ge
4+
+2H2O,简单的无价态变化的化学溶解,为扩散控制过程,浸出速率较快。
[0011](2)Ge
4+
的水解与共沉淀:Ge
4+
+4OH

=Ge(OH)4↓
,Ge(OH)4易与Al(OH)3、Fe(OH)3及Cd
2+
、Cu
2+
等重金属离子发生共沉淀。
[0012]浸出阶段锗的去除率达到85%左右。中上清锗一般控制在0.05

0.6mg/l。
[0013]净化:新型试剂除钴净化工艺不同于三段逆锑锌粉置换工艺,包括两个过程,一是采用金属锌粉置换铜镉过程,即用较负电性的锌置换较正电性的杂质金属离子,锗的标准电极电位大于锌的标准电极电位,理论上可被锌置换,Ge
4+
+2Zn=2Zn
2+
+Ge。二是新型试剂除钴过程,即除钴剂与锗发生反应,生成锗的螯合物沉淀。
[0014](二)不同净化工艺除锗能力对比
[0015]新型试剂除钴净化工艺与三段逆锑锌粉置换工艺对比见表2:
[0016]表2 净化工艺对比一览表
[0017][0018]三段逆锑锌粉置换工艺:合金锌粉高温除钴镍过程中,净化温度高、反应时间长,反应过程中添加锑盐、吐酒石等含锑添加剂,且合金锌粉粒度较金属锌粉细,粒度愈细,则置换反应进行愈快且彻底,置换效果好,满足深度净化锗的要求。
[0019]新型试剂除钴净化工艺:该工艺虽然一段、二段有锌粉置换过程,但温度控制低(55

60℃)、反应时间短(40min左右),且不添加任何含锑类添加剂,达不到锌粉置换锗要求。试剂除钴过程中,由于锗含量较低,除锗效果不理想。因此,三段逆锑净化工艺能达到深度净化锗的目的,对高锗原料适应性强。新型试剂除钴净化工艺对锗的适应能力弱。经过长期生产实践跟踪,两种净化工艺对系统锗适应性见表3:
[0020]表3 不同除钴工艺系统锗适应性一览表
[0021]项目锌精矿锗含量(ppm)中上清锗含量(mg/l)新液锗含量(mg/l)新型试剂除钴工艺<20<0.150.08

0.12合金锌粉除钴工艺<50<0.50<0.05
[0022]根据对湿法炼锌锗的行为分析,除锗关键在于浸出,核心在于净化。
[0023]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锗原料湿法炼锌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4]步骤一、焙烧系统配矿使锌精矿入炉;
[0025]步骤二、浸出系统控制中浸pH值为5.0

5.2,沉矾上清液中铁浓度不低于5g/l,中上清液中锌离子浓度控制在150

160g/l之间;
[0026]步骤三、净化系统优化除铜镉工艺:利用合金锌粉粒度细(

300目>90%)、活性好的优势替代金属锌粉除残镉,即一段净化低温(55

60℃)金属锌粉除铜镉,一次后液控制Ge≤200mg/l;二段净化合金锌粉除残镉,并加大合金锌粉加入量,按照一次后液镉含量的2.3

2.5倍过量加入,提高一次后液温度至65

70℃,二段净化后得到二次后液Cd≤10mg/l、Ge≤0.07mg/l;
[0027]步骤四、净化系统优化除钴工艺:提高二次后液温度85

90℃,新型除钴试剂按照二次后液镉、钴含量的2.2

2.4倍加入,深度净化新液钴、镉、锗,控制新液Co≤0.6mg/l、Ge≤0.05mg/l;
[0028]步骤五、电解系统废电解液酸度控制在180g/l以内,增大电解循环流量,由80

120l/min提高至120

160l/min,控制电解槽槽温。
[0029]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入炉的锌精矿中Ge≦20ppm,且含10

11%的铁。
[0030]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二段净化时间为60

75min。
[0031]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控制电解槽槽温为36

40℃。
[00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3]1.净化系统优化除钴工艺中,提高二次后液温度85

90℃,加大新型除钴试剂加入量,按照二次后液镉、钴含量的1.8

2.2倍提高至2.2

2.4倍,深度净化新液钴、镉、锗,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锗原料湿法炼锌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焙烧系统配矿使锌精矿入炉;步骤二、浸出系统控制中浸pH值为5.0

5.2,沉矾上清液中铁浓度不低于5g/l,中上清液中锌离子浓度控制在150

160g/l之间;步骤三、净化系统优化除铜镉工艺:利用合金锌粉粒度细(

300目>90%)、活性好的优势替代金属锌粉除残镉,即一段净化低温(55

60℃)金属锌粉除铜镉,一次后液控制Ge≤200mg/l;二段净化合金锌粉除残镉,并加大合金锌粉加入量,按照一次后液镉含量的2.3

2.5倍过量加入,提高一次后液温度至65

70℃,二段净化后得到二次后液Cd≤10mg/l、Ge≤0.07mg/l;步骤四、净化系统优化除钴工艺:提高二次后液温度8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菲菲王自强杨文勇焦晓斌崔耀段小维杨旭旭岳运盛
申请(专利权)人: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