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滚筒及其制备方法和成型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325204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光滚筒及其制备方法和成型模具,属于水钻加工技术领域。成型模具模具座、垫板、外模、内模、撑板、压盖和拉杆;模具座内下部同轴设有支撑环,其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垫板置于支撑凸环上,其外侧与模具座的内壁间隙配合,其上侧同轴设有与内模的下端配合的定位孔;外模的下端置于垫板的上侧,其上端与模具座的上端平齐或较模具座的上端高,其外壁与模具座的内壁间隙配合;内模由多片圆弧状的瓣片组合而成,其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其下端插入定位孔中,其上端较外模的上端高;撑板为圆形结构;压盖为与内模的上端配合的圆盖,其盖设在内模的上端。可在常压和常温下得到抛光滚筒,易于脱模;得到的抛光滚筒使用时间长。用时间长。用时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光滚筒及其制备方法和成型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钻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抛光滚筒及其制备方法和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水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饰品和服饰的配件,传统的用于水钻的抛光滚筒都是整体形式的圆筒状的抛光轮对水钻的表面进行抛光。
[0003]现有的水钻加工磨轮,包括圆柱状的碳钢磨轮基体及套设于其外且沿其轴向设置的至少一个抛光滚筒,抛光滚筒为由氧化铈抛光粉、酚醛树脂等烧结而成,其具有使用寿命长、抛光面平整度高等优点,抛光滚筒为圆筒状结构且其与碳钢磨轮基体之间通过树脂胶粘在一起。抛光滚筒可通过如下工艺得到:原料混合、成型、加压、保压和加热固化等,在成型、加压和保压工序中均会用到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内具有与抛光滚筒的形状配合的成型模腔。
[0004]如申请号为CN201920326625 .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抛光滚筒上抛光圆筒的设备,所述抛光圆筒由定制的定形套制备而成,所述定形套包括内部中空设置的锥筒,所述锥筒上下两端外壁固定设置有连接台,上下连接台之间对称设置有螺纹通孔,在所述下连接台底部还设置有圆形挡板,所述圆形挡板半径不小于所述下连接台外缘所形成的圆形的半径,在圆形挡板中间固定安装有实心的圆锥筒柱,所述圆锥筒柱与所述锥筒同轴设置,所述圆形挡板周线方向上也间隔均匀设置有螺纹孔,上下连接台与所述圆形挡板之间通过螺栓进行紧固。
[0005]其中,抛光滚筒的制备过程为:将抛光粉、树脂、促进剂和固化剂等混合,加入成型模具中,再在压力机上压铸成型,保压于150℃左右加热固化5小时以上,冷却后进行精加工。
[0006]对于制备过程来说存在如下问题:需要加压和加热进行成型,设备复杂,能耗好,处理时间长(总时间大于12小时)等缺点;对于较大直径(玻璃珠的直径大于2.5mm)的产品的加工效果不好,容易让产品碎裂和出现裂纹。
[0007]对于产品来说存在如下问题:使用寿命短,对于加工2.6mm以上的水钻,寿命为20

25天(每天工作22小时以上)。
[0008]对于成型模具来说存在如下问题:为了脱模,产品通常具有锥度增加后续加工难度,且产品不易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前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抛光滚筒及其制备方法和成型模具,调整了相应的配方,对应地设计了相应的制备方法和成型模具,更便于脱模,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抛光滚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抛光
粉52

55份、硫酸镁1.1

2.0份、805树脂16

20份、促进剂0.2

0.8份、固化剂0.2

0.8份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1

0.4份。
[001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抛光滚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S101:按配比依次混入805树脂、抛光粉和助剂,所述助剂包括促进剂、固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硫酸镁,室温下搅拌10

20分钟得到浇注液;S102:在成型模具上涂抹脱模油;S103:将浇注液加入成型模具中,浇注液装满成型模具前对其顶部进行搅拌;S104:浇注完成后,于室温下静置40

75分钟;S105:将产品和内模4一起从外模3中取出;S106:室温下静置100

150分钟后将产品与内模4分离;S107:对产品进行精加工。
[0011]具体地,在步骤S103中,拉杆7未固定在撑板5上,通过盖子将压盖6上的通孔15遮蔽;在步骤S105中,将拉杆7安装在撑板5上,通过上拉拉杆7将产品和内模4一起从外模3中取出;若不能将产品和内模4从外模3中取出,通过向上顶压垫板2将产品、内模4和外模3从模具座1中取出;在步骤S106中,通过上拉拉杆7将撑板5和压盖6从内模4分离,先向内拆除小瓣片,再拆除两片大瓣片得到产品。
[0012]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抛光滚筒的成型模具,包括模具座1、模具座1内下部的垫板2、模具座1内且位于垫板2上侧的外模3、外模3内且位于垫板2上侧的内模4、内模4内中部的撑板5、内模4上端的压盖6和向下贯穿压盖6并可拆卸地设于撑板5上侧的拉杆7;所述模具座1、垫板2、外模3、内模4、撑板5和压盖6均与抛光滚筒同轴设置,所述垫板2、外模3和内模4围成成型抛光滚筒的环槽;所述模具座1为圆筒状,其内下部同轴设有支撑环9,其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所述垫板2为圆环状,其置于支撑凸环9上,其外侧与模具座1的内壁间隙配合,其上侧同轴设有与内模4的下端配合的定位孔10;所述外模3为圆筒状,其下端置于垫板2的上侧,其上端与模具座1的上端平齐或较模具座1的上端高,其外壁与模具座1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内模4为圆筒状,其由多片圆弧状的瓣片16组合而成,其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大,其下端插入定位孔10中,其上端较外模3的上端高;所述撑板5为与内模4的内壁中部配合的圆形结构;所述压盖6为与内模4的上端配合且向下敞口的圆盖,其盖设在内模4的上端。
[001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内模4的上端同轴设有环形凸台11,所述环形凸台11的直径小于内模4的外径且其与压盖6的内径配合,所述环形凸台11嵌入压盖6的盖口中。
[0014]其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拉杆7为与抛光滚筒同轴设置的圆杆,其下端与撑板5的圆心螺纹连接,其上端设有拉环8。
[0015]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压盖6的圆心处设有供拉杆7穿过的通孔15且其顶部由中心向外缘斜向下设置。
[001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撑板5的外缘向上翻折形成圆筒状的撑边13,所述撑边13与抛光滚筒同轴设置且其外侧与内模4的内壁中部紧配合。
[0017]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内模4由三片瓣片16组成,包括两片大瓣片和一片小瓣片,所述小瓣片的圆心角小于等于60
°
,所述大瓣片的圆心角大于等于120
°

[0018]优选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瓣片16的两端包覆有牛皮纸14。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抛光滚筒及其制备方法和成型模具,调整了相应的配方(降低了树脂的含量,使用了特定的树脂,添加了硫酸镁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应地设计了相应的制备方法和成型模具,更便于脱模,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提升至30天以上)。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抛光滚筒的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内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滚筒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1]图中:1模具座、2垫板、3外模、4内模、5撑板、6压盖、7拉杆、8拉环、9支撑凸环、10定位孔、11环形凸台、12圆环槽、13撑边、14牛皮纸、15通孔、16瓣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滚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抛光粉52

55份、硫酸镁1.1

2.0份、805树脂16

20份、促进剂0.2

0.8份、固化剂0.2

0.8份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1

0.4份。2.一种抛光滚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01:按配比依次混入805树脂、抛光粉和助剂,所述助剂包括促进剂、固化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硫酸镁,室温下搅拌10

20分钟得到浇注液;S102:在成型模具上涂抹脱模油;S103:将浇注液加入成型模具中,浇注液装满成型模具前对其顶部进行搅拌;S104:浇注完成后,于室温下静置40

75分钟;S105:将产品和内模(4)一起从外模(3)中取出;S106:室温下静置100

150分钟后将产品与内模(4)分离;S107:对产品进行精加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滚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3中,拉杆(7)未固定在撑板(5)上,通过盖子将压盖(6)上的通孔(15)遮蔽;在步骤S105中,将拉杆(7)安装在撑板(5)上,通过上拉拉杆(7)将产品和内模(4)一起从外模(3)中取出;若不能将产品和内模(4)从外模(3)中取出,通过向上顶压垫板(2)将产品、内模(4)和外模(3)从模具座(1)中取出;在步骤S106中,通过上拉拉杆(7)将撑板(5)和压盖(6)从内模(4)分离,先向内拆除小瓣片,再拆除两片大瓣片得到产品。4.一种抛光滚筒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座(1)、模具座(1)内下部的垫板(2)、模具座(1)内且位于垫板(2)上侧的外模(3)、外模(3)内且位于垫板(2)上侧的内模(4)、内模(4)内中部的撑板(5)、内模(4)上端的压盖(6)和向下贯穿压盖(6)并可拆卸地设于撑板(5)上侧的拉杆(7);所述模具座(1)、垫板(2)、外模(3)、内模(4)、撑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宇星水钻饰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