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138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学产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聚氨酯组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5~60份的树脂、40~53份的改性异氰酸酯、1~2份的匀泡剂、0.5~0.8份的催化剂、0.2~0.8份的发泡剂、2~3.5份的阻燃剂和11~15份的固化剂,使用时能够快速固化并对环境没有危害,解决了现有的聚氨酯组合料的固化时间较长且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的问题。危害的问题。危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产品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涂料是一种含颜料或不含颜料的,用树脂及油等制成的化工产品。将涂料涂覆在物体表面上能够干结成膜,使被涂物体的表面与环境介质相隔离,从而对被涂物体起到的保护和装饰的作用。
[0003]目前市场上聚氨酯组合料的固化时间较长且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的聚氨酯组合料的固化时间较长且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所述聚氨酯组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树脂35~60份、改性异氰酸酯40~53份、匀泡剂1~2份、催化剂0.5~0.8份、发泡剂0.2~0.8份、阻燃剂2~3.5份和固化剂11~15份。
[0006]其中,所述树脂为无卤无苯改性的高羟值丙烯酸聚合物。
[0007]其中,所述匀泡剂为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
[0008]其中,所述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
[0009]其中,所述发泡剂由环戊烷、正丁烷和异丁烷按比例进行混合配制而成,所述环戊烷:正丁烷:异丁烷的重量份比为8~9:0.6~1:0.6~1。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述所述的聚氨酯组合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1]依次称取35~60份的树脂、40~53份的改性异氰酸酯、1~2份的匀泡剂、0.5~0.8份的催化剂、0.2~0.8份的发泡剂、2~3.5份的阻燃剂和11~15份的固化剂;
[0012]将35~60份的树脂、40~53份的改性异氰酸酯、1~2份的匀泡剂、0.5~0.8份的催化剂、0.2~0.8份的发泡剂和2~3.5份的阻燃剂进行混合,并在混合过程中进行搅拌加热;
[0013]再加入11~15份的固化剂,并继续进行搅拌,得到聚氨酯组合料。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所述的聚氨酯组合料的系统,包括箱体、安装板和搅拌结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结构包括电机和搅拌杆,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所述搅拌杆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搅拌杆的周侧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聚氨酯组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系统,聚氨酯组合料由35~60份的树脂、40~53份的改性异氰酸酯、1~2份的匀泡剂、0.5~0.8份的催化剂、0.2~0.8份的发泡剂、2~3.5份的阻燃剂和11~15份的固化剂组成,使用时能够快速固化并对环境没有危害,解决了现有的聚氨酯组合料的固化时间较长且对环境有一定的危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聚氨酯组合料的其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制备聚氨酯组合料的系统的结构剖视图。
[0019]1‑
箱体、2

安装板、3

搅拌结构、31

电机、32

搅拌杆、321

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1]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氨酯组合料,所述聚氨酯组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树脂35~60份、改性异氰酸酯40~53份、匀泡剂1~2份、催化剂0.5~0.8份、发泡剂0.2~0.8份、阻燃剂2~3.5份和固化剂11~15份。
[0022]进一步的,所述树脂为无卤无苯改性的高羟值丙烯酸聚合物。
[0023]进一步的,所述匀泡剂为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
[0024]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
[0025]进一步的,所述发泡剂由环戊烷、正丁烷和异丁烷按比例进行混合配制而成,所述环戊烷:正丁烷:异丁烷的重量份比为8~9:0.6~1:0.6~1。
[0026]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剂由三氧化二锑和十溴二苯乙烷按比例进行混合配制而成,所述三氧化二锑:十溴二苯乙烷的重量份比为1:1。
[0027]进一步的,所述固化剂为聚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聚氨酯组合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9]将35~60份的树脂、40~53份的改性异氰酸酯、1~2份的匀泡剂、0.5~0.8份的催化剂、0.2~0.8份的发泡剂和2~3.5份的阻燃剂进行混合,并在混合过程中进行搅拌加热,搅拌速度为2000~3000r/min,加热温度为50~70℃;
[0030]再加入11~15份的固化剂,并继续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2500~3000r/min,得到聚氨酯组合料。
[003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制备上述所述的聚氨酯组合料的系统,包括箱体1、安装板2和搅拌结构3,所述安装板2与所述箱体1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结构3包括电机31和搅拌杆32,所述电机31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2的顶部,所述搅拌杆32与所述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32位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所述搅拌杆32的周侧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321。
[0032]所述安装板2通过多个螺栓与所述箱体1进行固定,所述电机31固定安装所述安装板2的顶部,所述电机31对所述搅拌杆32进行驱动,使得所述搅拌杆32能够在所述箱体1的内部进行转动,使得所述搅拌叶片321能够对上述原料进行搅拌。
[0033]实施例1:
[0034]依次称取35份的无卤无苯改性的高羟值丙烯酸聚合物、40份的改性异氰酸酯、1份
的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0.5份的三乙烯二胺、0.2份的发泡剂、2份的阻燃剂和11份的固化剂,所述发泡剂由环戊烷:正丁烷:异丁烷的按重量份8:0.6:0.6配制而成,所述阻燃剂由三氧化二锑:十溴二苯乙烷按重量份1:1配制而成;
[0035]将35份的无卤无苯改性的高羟值丙烯酸聚合物、40份的改性异氰酸酯、1份的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0.5份的三乙烯二胺、0.2份的发泡剂和2份的阻燃剂进行混合,并在混合过程中进行搅拌加热,搅拌速度为2000r/min,加热温度为50;
[0036]再加入11份的聚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并继续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2500r/min,得到聚氨酯组合料。...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组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组合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树脂35~60份、改性异氰酸酯40~53份、匀泡剂1~2份、催化剂0.5~0.8份、发泡剂0.2~0.8份、阻燃剂2~3.5份和固化剂11~15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组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为无卤无苯改性的高羟值丙烯酸聚合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氨酯组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泡剂为聚硅氧烷表面活性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氨酯组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氨酯组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剂由环戊烷、正丁烷和异丁烷按比例进行混合配制而成,所述环戊烷:正丁烷:异丁烷的重量份比为8~9:0.6~1:0.6~1。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氨酯组合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中苏醒陈荣虎刘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凯凯建筑节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