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成形装置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87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装置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可稳定地回收不需要的树脂并且使传递机构的结构简单,且包括:上模,形成有模腔;下模,与上模相向,并载置成形对象物;合模机构,将上模与下模合模;槽块,设置于下模,形成有收容树脂材料的多个槽,且包括在下模的模面上伸出的伸出部;以及传递机构,包括设置于多个槽各自的内部的多个柱塞,且使多个柱塞移动而从多个槽向模腔注入树脂材料,在上模或者槽块形成有用以将与多个槽分别对应地残留的不需要的树脂连结的连结部,传递机构使多个柱塞以相同的移动量移动。同的移动量移动。同的移动量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脂成形装置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脂成形装置及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考虑将上模与下模合模,且在设置于下模的浇口块将基板的一部分按接于下模的状态下,从浇口块的上表面与上模的下表面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将熔融的树脂注入至上模的模腔部来进行树脂密封。
[0003]在所述树脂密封装置中,在浇口块的下侧设置有用以使浇口块上下移动的弹簧,且在合模时成为压缩的状态。而且,在上模与下模的开模时,所述弹簧从压缩的状态复原,而浇口块相对于下模的上表面(模面)被相对地上推,浇口块上的作为不需要的树脂的流道从基板分离。
[0004][现有技术文献][0005][专利文献][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

31190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8]然而,在所述树脂成形装置中,由于与多个槽分别对应地形成有多个不需要的树脂的流道,因此在树脂成形后,在浇口块会残留多个不需要的树脂。因此,必须逐个地回收这些多个不需要的树脂,从而有浇口块上的不需要的树脂的数量越增加,则不需要的树脂的回收的稳定性越损坏的担忧。
[0009]除此以外,包括剔料池部、流道部及浇口部的树脂通路部按照每个槽独立地形成,为了使从各槽注入至模腔部的树脂的注入压力均匀,还必须在支撑柱塞的支撑块设置使用弹性构件等的等压机构。
[0010]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点而成,其主要问题在于可稳定地回收不需要的树脂并且使传递机构的结构简单。
[0011][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2]即,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装置包括:第一模,形成有模腔;第二模,与所述第一模相向,并载置成形对象物;合模机构,将所述第一模与所述第二模合模,槽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形成有收容树脂材料的多个槽,且包括在所述第二模的模面上伸出的伸出部;以及传递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多个槽各自的内部的多个柱塞,且使所述多个柱塞移动而从所述多个槽向所述模腔注入所述树脂材料,在所述第一模或者所述槽块形成有用以将与所述多个槽分别对应地残留的不需要的树脂连结的连结部,所述传递机构使所述多个柱塞以相同的移动量移动。
[0013]进而,本专利技术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是使用所述树脂成形装置的树脂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0014][专利技术的效果][0015]根据如此构成的本专利技术,可稳定地回收不需要的树脂并且可使传递机构的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树脂成形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2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形模块的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图3中的(a)槽块的平面图、及表示图3中的(b)不需要的树脂的示意图。
[0019]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传递机构的结构的图4中的(a)平面图、及图4中的(b)右侧面图。
[0020]图5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形模块的基板载置状态及树脂材料装填状态的示意图。
[0021]图6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形模块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0022]图7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形模块的树脂注入状态的示意图。
[0023]图8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形模块的基准位置X的示意图。
[0024]图9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形模块的剥落状态的示意图。
[0025]图10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形模块的开模动作开始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0026]图11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形模块的开模动作中的浇口断开动作的示意图。
[0027]图12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形模块的开模动作中的浇口断开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0028]图13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成形模块的开模状态的示意图。
[0029]图14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卸载机的各吸附部与树脂成形品及不需要的树脂接触的状态的示意图。
[0030]图15是表示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不需要的树脂上升而不需要的树脂用吸附部收缩的状态的示意图。
[0031]图16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卸载机吸附树脂成形品及不需要的树脂并予以搬出的状态的示意图。
[0032]图17是表示所述实施方式的扒出动作中的图17中的(a)扒出位置及图17中的(b)装载位置的示意图。
[0033]符号的说明
[0034]2:第一模(上模、成形模)
[0035]2a:模腔
[0036]2b:凹部
[0037]2c:流道部
[0038]3:第二模(下模、成形模)
[0039]4:树脂注入部
[0040]5:合模机构
[0041]11:成形对象物供给部
[0042]12:树脂材料供给部
[0043]13:搬送装置(装载机)
[0044]14:收纳部
[0045]15:搬送机构(搬送装置、卸载机)
[0046]15a:成形品用吸附部
[0047]15a1、15b1:吸附开口部
[0048]15b:不需要的树脂用吸附部
[0049]41:槽块
[0050]41a:槽
[0051]41b:剔料池部
[0052]41c:浇口部
[0053]41d:连结部
[0054]42:传递机构
[0055]43:弹性构件
[0056]61:顶出销
[0057]62:顶出板
[0058]63:弹性构件
[0059]64:回位销
[0060]100:树脂成形装置
[0061]100A:供给模块
[0062]100B:成形模块
[0063]100C:收纳模块
[0064]101:上模固持器
[0065]102:上压板
[0066]103:上模基底板
[0067]104:下模固持器
[0068]105:可动压板
[0069]106:下模基底板
[0070]151:基底构件
[0071]152:保持爪
[0072]153:移动机构
[0073]410:筒状构件
[0074]411:伸出部
[0075]421:柱塞
[0076]422:固定块
[0077]423:柱塞驱动部
[0078]COM:控制部
[0079]J:树脂材料
[0080]K:不需要的树脂
[0081]K1:残留部
[0082]KM:不需要的树脂体
[0083]W1:成形对象物
[0084]W2:树脂成形品(成形对象物)
[0085]Wx:电子零件
[0086]X:基准位置
[0087]Y:剥落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88]接着,列举例子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成形装置,包括:第一模,形成有模腔;第二模,与所述第一模相向,并载置成形对象物;合模机构,将所述第一模与所述第二模合模,槽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模,形成有收容树脂材料的多个槽,且包括在所述第二模的模面上伸出的伸出部;以及传递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多个槽各自的内部的多个柱塞,且使所述多个柱塞移动而从所述多个槽向所述模腔注入所述树脂材料,在所述第一模或者所述槽块形成有用以将与所述多个槽分别对应地残留的不需要的树脂连结的连结部,所述传递机构使所述多个柱塞以相同的移动量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成形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或者所述槽块包括与所述多个槽分别对应地形成的多个剔料池部,所述连结部通过将相互相邻的所述剔料池部连结来将所述不需要的树脂连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成形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剔料池部及所述连结部形成于所述槽块。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成形装置,其中,所述连结部将多个所述不需要的树脂分成多个组来连结。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成形装置,其中,所述传递机构包括:固定块,用来固定所述多个柱塞;以及柱塞驱动部,通过移动所述固定块来使所述多个柱塞一并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成形装置,还包括在树脂成形后将所述槽块上的不需要的树脂搬出的搬送机构,所述搬送机构包括用以吸附所述不需要的树脂的不需要的树脂用吸附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树脂成形装置,其中,在所述搬送机构使所述不需要的树脂用吸附部与所述槽块上的不需要的树脂接触之后,所述传递机构使所述柱塞向所述第一模移动而从所述槽块剥离所述不需要的树脂,其后,所述搬送机构利用所述不需要的树脂用吸附部吸附所述不需要的树脂并将所述不需要的树脂搬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脂成形装置,其中,所述传递机构在使所述柱塞向所述第一模移动而从所述槽块剥离所述不需要的树脂之前,使所述柱塞向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西祥人宫景孝之高山敏畅
申请(专利权)人:东和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