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5086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容易地去除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气泡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工序A,在光学构件或透明面板形成包围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区域的壁部;工序B,在涂布区域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工序C,在低于大气压的减压气氛下,借助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将光学构件与透明面板贴合而得到层叠体;以及工序D,通过对层叠体加压来去除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气泡。在工序B中,按照使至少壁部侧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高于壁部、并且在工序C中得到的层叠体由于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厚度方向上形成的气泡而具有多个截断空间的方式,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合物。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本申请以在日本于2019年7月2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特愿2019-138981为基础主张优先权,该申请通过参照而被援引至本申请。

技术介绍

[0002]以往,用于智能手机、汽车导航装置等信息终端的图像显示装置等光学装置出于薄型化、提高视觉辨认性的目的,在液晶显示面板等光学构件与保护光学构件的透明面板之间设有透光性的固化树脂层。
[0003]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例如,可列举出如图9所示包括以下的工序a~工序f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
[0004]工序a:在透明面板100(例如透光性罩构件)形成包围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下,也称为填充材料。)103的涂布区域101的壁部(以下,也称为隔挡件。)102(图9的(A)、图9的(B))。
[0005]工序b:在涂布区域101涂布填充材料103(图9的(B))。
[0006]工序c:借助填充材料103通过真空贴合法将透明面板100与光学构件104(例如液晶显示面板)贴合而得到层叠体105(图9的(C))。
[0007]工序d:使用高压釜107对层叠体105进行加压脱泡处理(图9的(D))。
[0008]工序e:对夹持于光学构件104与透明面板100之间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106照射紫外线108而形成固化树脂层109(图9的(E)、图9的(F))。
[0009]在图9所示的方法的工序b中,使用如下方法:使用狭缝喷嘴110(图10的(A))、窄间距(例如1~2mm)的多喷嘴111(图11的(A))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103,以使填充材料103在涂布区域101整个面均匀地扩展的方法;使用点胶机(dispenser)112以粗糙的图案涂布在短时间内润湿扩展的低粘度的填充材料103的方法(图12的(A))等。
[0010]在图9所示的方法的工序c中,通常光学构件104与隔挡件102首先贴合,因此会抑制填充材料103向隔挡件102的外部泄漏(图13)。然后,光学构件104与隔挡件102贴合后,隔挡件102被压扁,填充材料103与光学构件104贴合(图14的(A)、图14的(B))。在填充材料103与光学构件104贴合时,填充材料103从某一部分113与光学构件104接触而进行贴合。在贴合时被封入的稀薄空气由于填充材料103的贴合扩展的效果而集中于最终贴合部分,成为气泡114(图15的(A)、图15的(B))。
[0011]气泡114由于密度变高,因此倾向于即使在工序d中的使用高压釜107的加压脱泡处理中也不易消失(图16的(A)、图16的(B))。作为容易去除气泡114的方法,可以考虑例如在工序c中进一步提高贴合中的真空度。但是,该方法伴有装置的成本提高、周期时间变长的问题,因此难以实现。此外,作为容易去除气泡114的其他方法,可以考虑使隔挡件102的高度尽量接近填充材料103的厚度(体积/面积)(图17的(A))。但是,该方法由于隔挡件102的高度、贴合装置的平面精度的问题而在应对方面存在限度,恐怕也会泄漏填充材料103
(图17的(B))。此外,在该方法中,在使用了贴合面积大的大型面板104A作为光学构件104的情况下(图18的(B)),与使用了小型面板104B的情况(图18的(A))相比,气泡114的体积相对变大,因此倾向于气泡114不易消失。
[0012]现有技术文献
[0013]专利文献
[001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2866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5]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容易地去除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气泡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
[0017]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8]本技术包括:工序A,在光学构件或透明面板形成包围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区域的壁部;工序B,在所述涂布区域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工序C,在低于大气压的减压气氛下,借助所述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将所述光学构件与所述透明面板贴合而得到层叠体;以及工序D,通过对所述层叠体加压来去除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气泡,在所述工序B中,按照使至少所述壁部侧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高于所述壁部、并且在所述工序C中得到的层叠体由于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厚度方向上形成的气泡而具有多个截断空间的方式,涂布所述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0019]专利技术效果
[0020]根据本技术,能容易地去除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气泡。
附图说明
[0021]图1的(A)是用于对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工序B进行说明的图,(A)是俯视图,(B)是剖视图。
[0022]图2的(A)是用于对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工序C进行说明的图,(A)是俯视图,(B)是剖视图。
[0023]图3的(A)是用于对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工序C进行说明的图,(A)是俯视图,(B)是剖视图。
[0024]图4的(A)是用于对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工序D进行说明的图,(A)是俯视图,(B)是剖视图。
[0025]图5的(A)是用于对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1的工序B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5的(B)是用于对工序C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5的(C)是用于对工序D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5的(D)是用于对得到的层叠体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0026]图6的(A)是用于对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2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工序B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6的(B)是用于对工序C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6的(C)是用于对工序D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0027]图7的(A)是用于对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3的工序B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7的(B)是用于对工序B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7的(C)是用于对工序C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7
的(D)是用于对工序D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0028]图8A的(A)是用于对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实施例4的工序B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8A的(B)是图8A的(A)中的A-A剖视图。
[0029]图8B的(C)~(E)是用于对工序C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0030]图8C的(F)是用于对工序C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8C的(G)是用于对工序D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0031]图9的(A)是用于对现有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剖视图,(A)是表示在透明面板形成包围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区域的壁部的工序的剖视图;(B)是表示在涂布区域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工序的剖视图;(C)是表示借助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通过真空贴合法将透明面板与光学构件贴合而得到层叠体的工序的剖视图;(D)是表示使用高压釜对层叠体进行加压脱泡处理的工序的剖视图;(E)是表示对夹持于光学构件与透明面板之间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层照射紫外线而形成固化树脂层的工序的剖视图;(F)是表示得到的光学装置的剖视图。
[0032]图10的(A)、图10的(B)是用于对使用狭缝喷嘴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工序A,在光学构件或透明面板形成包围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区域的壁部;工序B,在所述涂布区域涂布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工序C,在低于大气压的减压气氛下,借助所述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将所述光学构件与所述透明面板贴合而得到层叠体;以及工序D,对所述层叠体进行加压脱泡处理,在所述工序B中,按照使至少所述壁部侧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高度大于所述壁部的高度、并且在所述工序C中得到的层叠体由于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厚度方向上形成的气泡而具有多个截断空间的方式,涂布所述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B中,按照在所述工序C中得到的层叠体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遍布所述气泡的方式,涂布所述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工序C中的减压气氛为100Pa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工序B中,将所述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成选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泽好员竹林悠子
申请(专利权)人:迪睿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