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0709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系统。包括引气泵、冷凝箱、制冷机组、回收罐;引气泵安装在所述地下油罐和所述冷凝箱之间,用于抽取地下油罐内的油气进入冷凝箱;冷凝箱用于对油气进行冷却液化;制冷机组为冷凝箱提供冷量;回收罐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冷凝箱的油液出口连接用于存储冷却液化的油液,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地下油罐连通;还包括吸脱附装置,还包括真空泵,还包括控制系统。其有益效果为:投资小成本低,极具市场推广应用价值;比现有技术的类似系统降成本20%;运行能耗低,节约资源,运行成本低。冷凝箱工作温度控制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的回收和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油气回收是节能环保型的新技术,运用油气回收技术回收油品在储运、装卸过程中排放的油气,防止油气挥发造成的大气污染,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减小损益,从而获得较高的效益。目前最常见的方法有冷凝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冷凝法是利用制冷技术将油气的热量置换出来,实现油气组分从气相到液相的直接转换,原理简单,但一般需将气体冷却到

30℃~-50℃,甚至更低,由于冷凝前后油气温度的急剧变化,若不增加除霜除冰等设备,出油管处极易产生凝结或冻堵现象,不但降低了冷凝效率,而且还增加了管道上阀门的故障率,进而影响整个油气回收的稳定运行。
[0003]CN207276194U《一种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该专利的制冷系统是对脱附的油气进行冷却液化。缺点是吸附剂负荷大,吸附剂更换周期短;装置动设备多,投资大,能耗高。CN212253363U《压缩冷凝吸附法油气处理系统》,该专利是将油气加压至1.2MPa后,再进行冷却、吸附。缺点是能耗高,增加了油气压缩机、液体汽油(1.2MPa)排放至储油罐时会部分气化,导致轻组分多次循环压缩冷却;投资大,所有设备及管道工作压力均为1.2MPa,相应成本增加。CN206492360U《一种油气回收吸附冷凝装置》,该专利的工作原理先冷凝后吸脱附,缺点是没有引气泵,装置气阻较大,导致储油罐易超压;轻烃组分易在装置内富集,导致装置运行频繁;设置两套制冷机组,且制冷温度低(

60℃),能耗高,投资大。CN106807179A《一种利用自吸附热再生的吸附冷凝油气回收装置和油气回收工艺》,该专利的制冷系统是对脱附的油气进行冷却液化。缺点是没有引气泵,装置气阻较大,导致储油罐易超压;吸附剂负荷大,吸附剂更换周期短;设置两台真空泵、三套制冷机组,且制冷温度低(

80~

50℃),整机功率120kW(本申请专利的装置功率为1.8kW),能耗高,投资大。
[0004]总之,目前的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技术存在的缺点有:1.投资大成本高,市场推广应用价值不大;2.运行能耗高,浪费资源;3.装置设备过多,不利于维护维修;4.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超温、超压等情况没有紧急联锁停车保护;5.冷凝装置出油管处极易产生凝结或冻堵现象,不但降低了冷凝效率,而且还增加了管道上阀门的故障率,进而影响整个油气回收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次油气回收系统,可持续稳定运行,系统成本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都低)、结构简单利于维护维修、寿命长、易于操作。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加油站三次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气泵、冷凝箱、制冷机组、回收
罐;所述引气泵安装在所述地下油罐和所述冷凝箱之间,用于抽取地下油罐内的油气进入冷凝箱;所述冷凝箱为油气与制冷剂的换热场所,用于对油气进行冷却液化,所述冷凝箱为密封结构,所述冷凝箱设有油气入口、油气出口、油液出口;所述制冷机组为冷凝箱提供冷量;所述回收罐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冷凝箱的油液出口连接用于存储冷却液化的油液,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地下油罐连通;
[0008]还包括吸脱附装置,
[0009]所述吸脱附装置的油气入口端通过油气管道连通冷凝箱的油气出口端,还连通冷凝箱的油气入口端;所述吸脱附装置的油气出口端放空;
[0010]还包括真空泵,
[0011]所述真空泵安装在所述冷凝装置的油气入口端与所述吸脱附装置的油气入口端之间,用于抽取脱附所述吸脱附装置里被吸附的油气;
[0012]还包括控制系统,
[0013]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地下油罐内压力值、回收罐内液位值和吸脱附装置AE

01值进行工况的自动控制。
[001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系统启停模块、联锁控制模块、油液回收模块、吸脱附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
[0015]所述启停模块包括设置在地下油罐与引气泵之间的压力传感器,根据压力值的变化控制系统启停;
[0016]所述联锁控制模块包括设置在地下油罐与引气泵之间的压力传感器,当压力值高于设定值时,引气泵启动,当压力值低于设定值时,引气泵停止;
[0017]所述油液回收模块包括设置在回收罐上的液位传感器,根据回收罐内液位值的变化控制油液回流到地下油罐,当液位达到设定值时,排放阀打开,液态汽油回流到地下汽油储罐中;
[0018]所述吸脱附模块包括设置在吸脱附装置出口的气体浓度检测器,根据吸脱附装置内AE

01值的变化控制吸附油气或者脱附油气,当检测值AE

01高于设定值时,引气泵停止,同时吸脱附流程进行由吸附到脱附的切换,开始脱附流程;还包括吸脱附装置上的温度传感器,当温度值高于设定值时,引气泵停止,同时吸脱附流程进行由吸附到脱附的切换,开始脱附流程;
[0019]所述检测值AE

01高于设定值时说明所述吸脱附装置吸附油气已达到饱和,即切换到脱附;
[0020]所述温度设定值为50℃,温度值高50℃破坏活性炭,导致失活,如果切换到脱附即开始降温过程,保证吸脱附装置内温度不会高于50℃,对系统起到保护作用;现实状态不易达到,如果活性炭质量有问题,也会出现达到50℃的情况,通过吸脱附模块的控制切换就能够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安全无故障。
[0021]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温度值、压力值、液位值和AE

01值。
[0022]进一步地,制冷机组可实现温度压力双控制,
[0023]具体地,冷凝箱工作温度控制在

25℃~

15℃之间,此温度范围可冷却液化90%以上油气,同时也避免了频繁启停制冷机组,综合能耗低;当冷凝箱内部的温度值高于

15℃时,制冷机组启动,当冷凝箱内部的温度值低于
ꢀ‑
25℃时,制冷机组停止;或者,当地下油
罐与引气泵之间的压力值高于最高设定值(不同的系统对应不同的数值,例如50pa

500pa)时,制冷机组启动,当地下油罐与引气泵之间的压力值低于最低设定值(

50pa

0pa)时,制冷机组停止。
[0024]进一步地,所述吸脱附装置包括并联在一起的第一吸脱附器和第二吸脱附器,均为活性炭吸脱附器。
[00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脱附器和第二吸脱附器在吸附和脱附油气时自动切换使用,所述吸脱附模块根据吸脱附装置的油气出口端的AE

01值达到设定值后,自动切换到第二吸脱附器吸附油气,同时所述真空泵启动,对第一吸脱附器进行真空脱附油气,脱附的油气进入冷凝箱油气入口;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次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气泵、冷凝箱、制冷机组、回收罐;所述引气泵安装在所述地下油罐和所述冷凝箱之间,用于抽取地下油罐内的油气进入冷凝箱;所述冷凝箱为油气与制冷剂的换热场所,用于对油气进行冷却液化,所述冷凝箱为密封结构,所述冷凝箱设有油气入口、油气出口、油液出口;所述制冷机组为冷凝箱提供冷量;所述回收罐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冷凝箱的油液出口连接用于存储冷却液化的油液,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地下油罐连通;还包括吸脱附装置,所述吸脱附装置的油气入口端通过油气管道连通冷凝箱的油气出口端,还连通冷凝箱的油气入口端;所述吸脱附装置的油气出口端放空;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安装在所述冷凝装置的油气入口端与所述吸脱附装置的油气入口端之间,用于抽取脱附所述吸脱附装置里被吸附的油气;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地下油罐内压力值、回收罐内液位值和吸脱附装置AE

01值进行工况的自动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次油气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系统启停模块、联锁控制模块、油液回收模块、吸脱附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启停模块包括设置在地下油罐与引气泵之间的压力传感器,根据压力值的变化控制系统启停;所述联锁控制模块包括设置在地下油罐与引气泵之间的压力传感器,当压力值高于设定值时,引气泵启动,当压力值低于设定值时,引气泵停止;还包括吸脱附装置上的温度传感器,当温度值高于设定值时,引气泵停止,同时吸脱附流程进行由吸附到脱附的切换;还包括设置在吸脱附装置上的气体浓度检测器,当检测值AE

01高于设定值时,引气泵停止,同时吸脱附流程进行由吸附到脱附的切换;这三种情况中的一种情况出现均会使引气泵停止;所述油液回收模块包括设置在回收罐上的液位传感器,根据回收罐内液位值的变化控制油液回流到地下油罐,当液位达到设定值时,排放阀打开,液态汽油回流到地下汽油储罐中;所述吸脱附模块包括设置在吸脱附装置出口的气体浓度检测器,根据吸脱附装置内AE

01值的变化控制吸附油气或者脱附油气,当检测值AE

01高于设定值时,引气泵停止,同时吸脱附流程进行由吸附到脱附的切换,开始脱附流程;还包括吸脱附装置上的温度传感器,当温度值高于设定值时,引气泵停止,同时吸脱附流程进行由吸附到脱附的切换,开始脱附流程;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温度值、压力值、液位值和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武郑飞肖天成丁冬兵蓝桂平胡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三江航天远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