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水电解液及采用它的锂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及采用它的锂二次电池。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容量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以及非水电解液在电池中的应用,该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具有优异的持续充电之后的放电特性、贮存特性、载荷特性和循环特性,并且减少气体的产生。
技术介绍
近来,随着电子产品之重量减轻和尺寸减小的趋势,有关高能量密度的锂二次电池的开发正在进行。而且,由于锂二次电池的应用领域的拓展,还需要改善各种电池特性。而且,在锂二次电池用作供电中断时的备用电源或便携式设备的电源的情况下,为了补偿自放电,通常采用持续充电法(连续补充充电),其中一直施加非常弱的电流,以使电池保持充电状态。以金属锂为负极的二次电池所面临的问题在于:重复充放电之后金属性的锂生长成枝晶,及该枝晶延伸到正极,导致电池内部出现短路故障,这是以金属锂为负极的锂二次电池实用化的最大障碍。相反,对于以碳质材料如能够嵌入或释放锂的焦碳、人造石墨或天然石墨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锂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液,包含非水有机溶剂和溶解于其中的锂盐,其中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含至少一种选自酸酐和具有不饱和键的碳酸酯的化合物,及至少一种选自[A]和[B]的化合物;[A]:下面式(1)至式(5)中任一项所示的磺酸酯类化合物:* **(1)式中L↑[1]代表Z↑[1]-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连接基团,R↑[1]代表烃基,及Z↑[1]为3或更大的整数;***(2)式中L↑[2]代表Z↑[2]-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连接基团,R↑[2 ]代表氟化的脂族饱和烃基,n↑[2]为1或更大的整数 ...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3-8 63545/2002;JP 2002-3-8 63547/2002;JP 21.一种非水电解液,包含非水有机溶剂和溶解于其中的锂盐,其中所述非水有机溶剂包含至少一种选自酸酐和具有不饱和键的碳酸酯的化合物,及至少一种选自[A]和[B]的化合物;[A]:下面式(1)至式(5)中任一项所示的磺酸酯类化合物:式中L1代表Z1-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连接基团,R1代表烃基,及Z1为3或更大的整数;式中L2代表Z2-价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连接基团,R2代表氟化的脂族饱和烃基,n2为1或更大的整数,及Z2为2或更大的整数;式中R3~R7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烃基,R8代表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烃基,及n3代表0~4的整数;式中R9~R12各自独立地代表氢原子或具有1~8个碳原子的烃基,或者R9和R10,R11和R12各自可以互相结合成环,且R10和R11也可以彼此结合;及-->式中R13~R15各自独立地代表可以被氟原子取代的具有1~12个碳原子的烷基,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贯正道,古田土稔,今野勋,木下信一,岛纪子,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