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槛梁碰撞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67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槛梁碰撞加强结构,包括平行布置的若干防撞管,所述防撞管上固定有至少三个吸能盒,所述防撞管的两端穿过中部的吸能盒后伸入到两端的吸能盒内,所述吸能盒固定在门槛内板上,能够使门槛横向和纵向的的抗弯强度得到加强;在侧面柱碰和侧面车碰的过程中防撞加强结构可以将碰撞力从防撞管传递到吸能盒,然后通过门槛传递至车身前后和另一侧,优化了侧面碰撞的传力路径;在正面小偏置碰撞过程中,前吸能盒和设置过压溃筋的防撞管吸收碰撞能量;防撞管和吸能盒采用的是高强度钢材料,后侧可以抵抗碰撞变形,保证驾驶室内的成员生存空间。室内的成员生存空间。室内的成员生存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槛梁碰撞加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门槛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槛梁碰撞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设计车在进行正面小偏置碰撞和侧面碰撞尤其是侧面柱碰的过程中,由于门槛梁的强度不足导致碰撞后成员空间侵入量远远超过目标要求,无法保证车内成员的生存要求。由于车身门槛、A、B柱、座椅横梁等主要的传力结构早已定型,重新设计比较困难;很难通过优化门槛梁的结构达到目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门槛梁碰撞加强结构,包括平行布置的若干防撞管,所述防撞管上固定有至少三个吸能盒,所述防撞管的两端穿过中部的吸能盒后伸入到两端的吸能盒内,所述吸能盒固定在门槛内板上。
[0005]优选地,所述吸能盒与门槛内板焊接固定,所述防撞管与吸能盒焊接固定。
[0006]优选地,所述防撞管包括平行设置的防撞管一、防撞管二;所述吸能盒包括前部吸能盒、中部吸能盒、后部吸能盒;所述防撞管一、防撞管二的两端穿过中部吸能盒后伸入到前部吸能盒、后部吸能盒内。
[0007]优选地,所述防撞管一、防撞管二伸入前部吸能盒的部分形成有过压溃筋。
[0008]优选地,所述吸能盒结构采用B410LA的材质制作。
[0009]优选地,所述防撞管采用热成型B1500HS材质制作。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本技术能够使门槛横向和纵向的的抗弯强度得到加强;
[0012]2、在侧面柱碰和侧面车碰的过程中本技术可以将碰撞力从防撞管传递到吸能盒,然后通过门槛传递至车身前后和另一侧,优化了侧面碰撞的传力路径;
[0013]3、在正面小偏置碰撞过程中,前吸能盒和设置过压溃筋的防撞管吸收碰撞能量。
[0014]4、防撞管和吸能盒采用的是高强度钢材料,后侧可以抵抗碰撞变形,保证驾驶室内的成员生存空间。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侧面柱碰和侧面车碰的过程的传力路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拆解状态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防撞管;101、防撞管一;102、防撞管二;103、过压溃筋;2、吸能盒;201、前部吸能盒;202、中部吸能盒;203、后部吸能盒;3、门槛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门槛梁碰撞加强结构,包括平行布置的若干防撞管1,所述防撞管1上固定有至少三个吸能盒2,所述防撞管1的两端穿过中部的吸能盒2后伸入到两端的吸能盒2内,所述吸能盒2固定在门槛内板3上。
[0024]所述吸能盒2与门槛内板焊接固定,所述防撞管1与吸能盒2焊接固定。所述防撞管1包括平行设置的防撞管一101、防撞管二102;所述吸能盒2包括前部吸能盒201、中部吸能盒202、后部吸能盒203;所述防撞管一101、防撞管二102的两端穿过中部吸能盒202后伸入到前部吸能盒201、后部吸能盒203内。所述防撞管一101、防撞管二102伸入前部吸能盒201的部分形成有过压溃筋103。
[0025]所述吸能盒2结构采用B410LA的材质制作。所述防撞管1采用热成型B1500HS材质制作。
[0026]本实施例能够使门槛横向和纵向的的抗弯强度得到加强;在侧面柱碰和侧面车碰的过程中防撞加强结构可以将碰撞力从防撞管传递到吸能盒,然后通过门槛分别通过图3所示的传力路径传递至车身前后和另一侧,优化了侧面碰撞的传力路径;在正面小偏置碰撞过程中,前吸能盒和设置过压溃筋的防撞管吸收碰撞能量;防撞管和吸能盒采用的是高强度钢材料,后侧可以抵抗碰撞变形,保证驾驶室内的成员生存空间。
[0027]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槛梁碰撞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布置的若干防撞管(1),所述防撞管(1)上固定有至少三个吸能盒(2),所述防撞管(1)的两端穿过中部的吸能盒(2)后伸入到两端的吸能盒(2)内,所述吸能盒(2)固定在门槛内板(3)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槛梁碰撞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与门槛内板焊接固定,所述防撞管(1)与吸能盒(2)焊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槛梁碰撞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管(1)包括平行设置的防撞管一(101)、防撞管二(102);所述吸能盒(2)包括前部吸能盒(201)、中部吸能盒(202)、后部吸能盒(20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伟李国道袁文俊祝应芳毛祖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吉麦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