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机舱结构、车辆和车身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653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前机舱结构、车辆和车身连接结构。所述前机舱结构用于车辆,所述前机舱结构包括前纵梁、横梁、减震塔和上端梁。所述横梁与所述前纵梁连接;所述减震塔设置在所述前纵梁上方;所述上端梁与所述减震塔和所述前纵梁连接,所述前纵梁、所述横梁、所述减震塔与所述上端梁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前机舱结构、车辆和车身连接结构中,通过一体铸造成型提升前机舱结构的连贯性,使得碰撞力在前机舱结构上能够得到较好的传递,从而提升前机舱结构的碰撞性能,同时还能减小前围侵入量以降低对驾乘人员的伤害。侵入量以降低对驾乘人员的伤害。侵入量以降低对驾乘人员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机舱结构、车辆和车身连接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机舱结构、车辆和车身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前机舱框架结构是车体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前机舱内各领域零部件的同时,还起到在碰撞中吸收能量、传递能量、为车身框架提供足够的刚度等作用。相关技术中前机舱结构一般由前纵梁、减震塔、前围板横梁等数十个零件焊接而成,结构复杂,碰撞力得不到较好的传递,造成前围侵入量大给乘员造成较大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前机舱结构、车辆和车身连接结构。
[0004]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所述前机舱结构用于车辆,所述前机舱结构包括前纵梁、横梁、减震塔和上端梁。所述横梁与所述前纵梁连接;所述减震塔设置在所述前纵梁上方;所述上端梁与所述减震塔和所述前纵梁连接,所述前纵梁、所述横梁、所述减震塔与所述上端梁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
[000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纵梁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副车架。
[000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机舱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前纵梁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电池包。
[000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纵梁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交接处形成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安装转向导柱。
[000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机舱结构包括筋条,所述筋条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筋条交错设置在所述底板上。<br/>[000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机舱结构包括吸能区域和与所述吸能区域连接的承力区域,所述吸能区域上设置有吸能件。
[00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减震塔上背离所述前纵梁的一端形成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用于安装减震器。
[00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端梁远离所述前纵梁的边缘处形成有豁口。
[00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加强筋。
[001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前机舱结构和车身。所述车身与所述前机舱结构连接。
[0014]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身连接结构用于车辆,所述车身连接结构包括前机舱结构、A柱和门槛。所述前机舱结构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所述A柱与所述前机舱结构的下部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的轴线方向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门槛与所述前机舱的下部连接,所述门槛的端部与所述前机舱结构的下部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
重叠设置。
[00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机舱结构的下部包裹所述门槛的至少部分端部。
[00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柱与所述前机舱结构的上部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的轴线沿车辆的宽度方向连接。
[001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机舱结构的根部与所述门槛的内侧面通过第三紧固件连接,所述前机舱结构的下部包括所述前机舱结构的根部。
[00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柱与所述前机舱结构的根部连接有所述第一紧固件,所述前机舱结构的下部包括所述前机舱结构的根部。
[00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柱包括两个,每个所述A柱朝向另一个所述A柱的内侧面,所述前机舱结构夹设在两个所述A柱之间。
[002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机舱结构与所述A柱的内侧面通过第四紧固件连接,所述第四紧固件的轴线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
[0021]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前机舱结构、车辆和车身连接结构中,通过一体铸造成型提升前机舱结构的连贯性,使得碰撞力在前机舱结构上能够得到较好的传递,从而提升前机舱结构的碰撞性能,同时还能减小前围侵入量以降低对驾乘人员的伤害。
[0022]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前机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前机舱结构的部分仰视示意图;
[0026]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平面示意图;
[0027]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前机舱结构的侧面示意图;
[0028]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前机舱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前机舱结构的部分放大示意图;
[0030]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前机舱结构的仰视示意图;
[0031]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前机舱结构的又一部分仰视示意图;
[0032]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前机舱结构的部分侧面示意图;
[0033]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前机舱结构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身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身连接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6]图1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身连接结构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7]图1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车身连接结构的再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9]前机舱结构10、前纵梁11、第一安装孔111、纵梁立面112、横梁12、加强筋121、减震塔13、装配孔131、吸能区域101、吸能件1011、承力区域102、上端梁14、豁口141、折弯点142、主筋15、上表面筋151、中间筋152、下表面筋153、筋条16、底板17、第二安装孔171、第三安装
孔172、车辆1000、车身20、车身连接结构100、前围板30、A柱40、门槛50、第一紧固件60、第二紧固件70、第三紧固件80、第四紧固件90。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4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机舱结构,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结构包括:前纵梁;与所述前纵梁连接的横梁;设置在所述前纵梁上方的减震塔;以及与所述减震塔和所述前纵梁连接的上端梁,所述前纵梁、所述横梁、所述减震塔与所述上端梁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安装副车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前纵梁连接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安装电池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纵梁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交接处形成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用于安装转向导柱。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结构包括筋条,所述筋条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筋条交错设置在所述底板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结构包括吸能区域和与所述吸能区域连接的承力区域,所述吸能区域上设置有吸能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塔上背离所述前纵梁的一端形成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用于安装减震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梁远离所述前纵梁的边缘处形成有豁口。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上设置有加强筋。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杨薛明张加勋向平李俊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