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葡萄种植的大棚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960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葡萄种植的大棚膜及其制备方法,该大棚膜包含若干堆叠的可降解材料层,所述的可降解材料层为PLA树脂层和PBAT树脂层依次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A树脂层和所述的PBAT树脂层具有不同的调色功能;所述的PLA树脂层和所述的PBAT树脂层之间还设置有网格加强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有机与无机光致变色粒子有效结合,使得大棚膜随着光照呈现不同的颜色,对太阳光整体的吸收效果良好。该大棚膜的整体材质均采用环保绿色材质,对环境无危害,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葡萄种植的大棚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葡萄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葡萄种植的大棚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棚葡萄栽培是保护地葡萄栽培的一种形式,它以人工设置的保护设施为手段,控制自然条件,人为创造出适于葡萄生长发育所需生态环境条件,并根据葡萄物候期特点,加强技术管理,合理确定负载量,使之提高产品质量,并根据生产者的愿望,使果实提前或延后成熟,使果品的上市时间避开露地葡萄上市旺季,夺取最高经济效益。
[0003]大棚膜的选择是大棚种植技术中的关键,因为大棚膜可以直接影响大棚内的光照、湿度等,进而影响到葡萄的生长周期。
[0004]我国常用的大棚膜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聚氯乙烯(PVC)棚膜;第二种是聚乙烯(PE) 棚膜;第三种是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棚膜;第四种是调光性农膜。
[0005]其中调光性农膜在PE树脂中加入稀土及其他功能性助剂制成的调光膜,能对光线进行选择性透过,是能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的新型覆盖材料。与其他棚膜相比,棚内增温保温效果好,作物生化效应强,对不同作物具有早熟、高产、提高营养成分等功能,稀土还能吸收紫外线,延长农膜的使用寿命。薄膜呈微蓝紫色,减少强光,提高温度,生长期提早,优质高产,尤其适用于北方果蔬的种植。但是稀土元素匮乏,原料不易得,导致现有调光性农膜价格较贵,且大棚膜不易降解,使用废弃后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使用受到限制。
[0006]文献CN103688798A公开了一种调光保温隔热大棚膜,其结构包含EVA材质的基膜,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材质的调色膜以及TiO2隔热膜。虽然该大棚膜保温效果好,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的蓝光和红光,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但是调色效果单一,不能随着光照调节薄膜颜色,且调色膜与TiO2隔热膜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容易脱落,使用周期不长。
[0007]基于此,需开发一种具备优异的调色性能,环保无污染,且使用周期较长的大棚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用于葡萄种植的大棚膜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大棚膜不易降解、使用周期短且调色单一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葡萄种植的大棚膜,包含若干堆叠的可降解材料层,所述的可降解材料层为PLA树脂层和PBAT树脂层依次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A树脂层和所述的PBAT树脂层具有不同的调色功能;所述的PLA树脂层和所述的PBAT树脂层之间还设置有网格加强层;;上述各层之间均设置有水性胶水。
[0010]优选的,所述的PLA树脂层为包含WO3和MoO3复合调色粒子的树脂层。
[0011]优选的,所述的PBAT树脂层为含有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
[0012]优选的,所述的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为2,3

双(2,4,5

三甲基
‑3‑
噻吩基)马来酐。
[0013]优选的,所述的网格加强层的材质为甲壳素纤维。
[0014]优选的,所述的PLA树脂层厚度设置为100

200微米;所述的PBAT树脂层厚度设置为 100

150微米。
[0015]优选的,所述的网格加强层厚度设置为10

20微米。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葡萄种植的大棚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17](一)、制备PLA树脂层:
[0018](1)将颗粒状聚乳酸置于鼓风干燥箱内,80℃恒温干燥12h,将1kg干燥后的聚乳酸颗粒和200g钛酸四丁酯搅拌均匀后再添加10g抗氧化剂、10g硬脂酸锌,搅拌均匀备用;
[0019](2)制备复合调色粒子:90g WO3和10g MoO3混合后备用;
[0020](3)将步骤(2)中的复合调色粒子添加到步骤(1)制备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后从螺杆挤出机的加料口加入,设定挤出机三区的温度依次为170℃,180℃和155℃,挤出形成厚度 100

200微米的PLA树脂层;
[0021](二)、制备PBAT树脂层:
[0022](1)将颗粒状PBAT置于鼓风干燥箱内,60℃恒温干燥12h,将1kg干燥后的PBAT颗粒和200g钛酸四丁酯搅拌均匀后再添加10g抗氧化剂、10g硬脂酸锌,搅拌均匀备用;
[0023](2)将50g有机光致变色粒子2,3

双(2,4,5

三甲基
‑3‑
噻吩基)马来酐添加到步骤(1)的混合物中,混合均匀后从螺杆挤出机的加料口加入,设定挤出机三区的温度依次为120℃, 110℃和125℃,挤出形成厚度100

150微米的PBAT树脂层;
[0024](三)制备网格加强层
[0025]经化学处理后的甲壳素纤维,经纬编织后形成厚度10

20μm的网格加强层;
[0026](四)压制成型
[0027]从上至下依次叠放PLA树脂层/网格加强层/PBAT树脂层/PLA树脂层/网格加强层/PBAT 树脂层于层压机,相邻层之间均匀喷洒水性胶水,设置温度120℃,压制时间10

15min,将上述各层材料热压一体成型。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大棚膜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9]1、聚乳酸(简称PLA),是以微生物发酵产物乳酸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化学反应聚合而成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其中聚乳酸单体的乳酸主要由自然界的谷物或植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发酵得到,原料储量丰富,来源成分,可再生。此外,聚乳酸产品可以被自然界的多种微生物或动植物体内的酶分解代谢,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对环境不造成任何污染,是绿色环保的高分子材料。
[0030]2、WO3和MoO3混合形成的无机复配调光粒子,比单独使用WO3或MoO3获得的变色性能都要好,使得薄膜呈现不同的着色效果,随着阳光照射的强度不同,能够呈现不同的颜色,对不同波段的太阳光进行有效吸收,且WO3和MoO3具有较好的耐疲劳性好和耐高温性能,薄膜经久耐用。
[0031]3、PBAT(全称聚对苯二甲酸

己二酸丁二醇酯),属于石化基生物降解塑料,PBAT材料不仅可以生物降解也可堆肥,是对抗“白色污染”的理想材料。
[0032]4、有机光致变色粒子具有变色灵敏的优点,在日光或其他光源照射下,会很快由无色或浅色变成红色、绿色、蓝色、紫色等各种颜色,停止光照或加热又恢复到原来的无色状态,是可逆的变色过程,可以很好的起到调节膜内温度的作用。
[0033]5、将有机与无机光致变色粒子有效结合,使得大棚膜随着光照呈现不同的颜色,对太阳光整体的吸收效果良好。
[0034]6、甲壳素纤维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和高轴向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葡萄种植的大棚膜,包含若干堆叠的可降解材料层,所述的可降解材料层为PLA树脂层和PBAT树脂层依次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A树脂层和所述的PBAT树脂层具有不同的调色功能;所述的PLA树脂层和所述的PBAT树脂层之间还设置有网格加强层;上述各层之间均设置有水性胶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A树脂层为包含WO3和MoO3复合调色粒子的树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BAT树脂层为含有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树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为2,3

双(2,4,5

三甲基
‑3‑
噻吩基)马来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格加强层的材质为甲壳素纤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LA树脂层厚度设置为100

200微米;所述的PBAT树脂层厚度设置为100

150微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棚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格加强层厚度设置为10

20微米。8.如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大棚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一)制备PLA树脂层:(1)将颗粒状聚乳酸置于鼓风干燥箱内,80℃恒温干燥12h,将1kg干燥后的聚乳酸颗粒和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亮亮刘三军贾凤荣冯宝艳王锋买春艳章鹏宋银花张太明彭帅帅陈豆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