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814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离型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离型膜和两个功能层,两个功能层分别位于离型膜的两侧,离型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PET颗粒85~96份、非水溶性碳酸盐2~5份、含氢增粘剂0.5~1份和纳米石墨0.08~0.8份;功能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32~44份、消光剂5~12份、柔性树脂39~55份和抗氧化剂0.3~0.9份,通过在离型膜的两表面粘接有功能层,功能层中采用柔性树脂和高密度聚乙烯,增加了离型基膜的柔性以及消光性。基膜的柔性以及消光性。基膜的柔性以及消光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型膜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MLCC既为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是由印好电极的陶瓷介质膜片以错位的方式叠合起来,经过一次性高温烧结形成陶瓷芯片,再在芯片的两端封上金属层,从而形成一个类似独石的结构体。
[0003]而现有的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大多直接以现有的透明PET原膜为基材,在表面涂布离型物质,以降低透明PET薄膜表面的自由能,以达到离型的效果,但现有的透明PET原膜的柔性较差,因此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的柔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增加离型基膜的柔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包括离型膜和两个功能层,两个功能层分别位于所述离型膜的两侧;
[0006]所述离型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PET颗粒85~96份、非水溶性碳酸盐2~5份、含氢增粘剂0.5~1份和纳米石墨0.08~0.8份;
[0007]所述功能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32~44份、消光剂5~12份、柔性树脂39~55份和抗氧化剂0.3~0.9份。
[0008]其中,所述非水溶性碳酸盐为碳酸钙或碳酸钡中的一种。
[0009]其中,所述消光剂为无定型白炭黑。
[0010]其中,所述柔性树脂为聚氨酯类树脂。
[0011]其中,所述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硫代类或受阻胺类中的一种。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所述的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3]按上述原料配比制备离型膜;
[0014]按上述原料配比制备两个功能层;
[0015]将两个功能层分别粘接在离型膜的两表面从而得到离型基膜。
[0016]其中,所述按上述原料配比制备离型膜的具体步骤为:
[0017]按上述重量份比称取PET颗粒、非水溶性碳酸盐、含氢增粘剂和纳米石墨;将称取的PET颗粒、非水溶性碳酸盐、含氢增粘剂和纳米石墨在室温下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
[0018]将第一混合料进行加热至熔融状态,挤出成型为离型膜。
[0019]其中,所述按上述原料配比制备两个功能层的具体步骤为:
[0020]按上述重量份比称取高密度聚乙烯、消光剂、柔性树脂和抗氧化剂;
[0021]将称取的高密度聚乙烯、消光剂、柔性树脂和抗氧化剂在室温下进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
[0022]将第二混合料进行加热至熔融状态,挤出成型为功能层。
[002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离型膜的两表面粘接有功能层,功能层中采用柔性树脂和高密度聚乙烯,增加了离型基膜的柔性以及消光性。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备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S100的具体步骤的流程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S200的具体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9]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包括离型膜和两个功能层,两个功能层分别位于所述离型膜的两侧;
[0030]所述离型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PET颗粒85~96份、非水溶性碳酸盐2~5份、含氢增粘剂0.5~1份和纳米石墨0.08~0.8份;
[0031]所述非水溶性碳酸盐为碳酸钙或碳酸钡中的一种;
[0032]所述功能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32~44份、消光剂5~12份、柔性树脂39~55份和抗氧化剂0.3~0.9份;
[0033]所述消光剂为无定型白炭黑;
[0034]所述柔性树脂为聚氨酯类树脂;
[0035]所述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硫代类或受阻胺类中的一种。
[003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所述的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7]S100:按上述原料配比制备离型膜;
[0038]S100的具体步骤为:
[0039]S101:按上述重量份比称取PET颗粒、非水溶性碳酸盐、含氢增粘剂和纳
[0040]米石墨;
[0041]S102:将称取的PET颗粒、非水溶性碳酸盐、含氢增粘剂和纳米石墨在室温下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混合时间为10~40min,混合速度为900~1800r/min;
[0042]S103:将第一混合料进行加热至熔融状态,挤出成型为离型膜;
[0043]S200:按上述原料配比制备两个功能层;
[0044]S200的具体步骤为:
[0045]S201:按上述重量份比称取高密度聚乙烯、消光剂、柔性树脂和抗氧化剂;
[0046]S202:将称取的高密度聚乙烯、消光剂、柔性树脂和抗氧化剂在室温下进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所述混合时间为10~30min,混合速度为1000~1850r/min;
[0047]S203:将第二混合料进行加热至熔融状态,挤出成型为功能层;
[0048]S300:将两个功能层分别粘接在离型膜的两表面从而得到离型基膜;
[0049]S400:将离型基膜放置在含硅溶剂中进行浸泡,得到具有粘性的离型基膜。
[0050]实施例1:
[0051]称取PET颗粒85份、非水溶性碳酸盐5份、含氢增粘剂1份和纳米石墨0.08份,将称取的PET颗粒、非水溶性碳酸盐、含氢增粘剂和纳米石墨在室温下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混合时间为20min,混合速度为900r/min,将第一混合料进行加热至熔融状态,挤出成型为离型膜,称取高密度聚乙烯32份、消光剂5份、柔性树脂39份和抗氧化剂0.3份,将称取的高密度聚乙烯、消光剂、柔性树脂和抗氧化剂在室温下进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所述混合时间为15min,混合速度为1600r/min,将第二混合料进行加热至熔融状态,挤出成型为功能层,将两个功能层分别粘接在离型膜的两表面从而得到离型基膜,将离型基膜放置在含硅溶剂中进行浸泡,得到具有粘性的离型基膜。
[0052]实施例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型膜和两个功能层,两个功能层分别位于所述离型膜的两侧;所述离型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PET颗粒85~96份、非水溶性碳酸盐2~5份、含氢增粘剂0.5~1份和纳米石墨0.08~0.8份;所述功能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高密度聚乙烯32~44份、消光剂5~12份、柔性树脂39~55份和抗氧化剂0.3~0.9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溶性碳酸盐为碳酸钙或碳酸钡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剂为无定型白炭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树脂为聚氨酯类树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MLCC的离型基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类、硫代类或受阻胺类中的一种。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ML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怀龙孟洲渔胡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兰埔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