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鞍座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及液罐吊装精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9446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鞍座安装精度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结构鞍座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及液罐吊装精度控制方法,包括S100:在下料阶段,对结构鞍座的鞍座腹板和鞍座肘板设置余量;S200:依据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和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获取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并将鞍座面板安装在修割至预设尺寸的鞍座腹板和鞍座肘板上;S300:依据实测承压木间距和实测腹板间距,在鞍座面板上确定安装位置线并安装鞍座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获取的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对鞍座腹板上口的修割余量进行修割,可有效保证结构鞍座的安装精度,使得承压木与鞍座面板、鞍座挡板的间距满足环氧浇注要求。座挡板的间距满足环氧浇注要求。座挡板的间距满足环氧浇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鞍座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及液罐吊装精度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鞍座安装精度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鞍座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及液罐吊装精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8000立方米LNG浮式再气化装置是海上浮式LNG接收终端(LNG

FSRU)的一种再气化外输功能装置。随着全球LNG贸易量的快速增长,液化天然气(LNG)产业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不同形式的LNG再气化基础设施。LNG浮式再气化装置即为其中之一,相对于传统的LNG 运输加再气化陆地工厂模式,该装置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短、受地理条件限制少等优点。
[0003]28000立方米LNG浮式再气化装置的舱内一左一右布置有两个超长超重单耳型液罐,液罐的主尺度(LXBXH)为75.2m*16.8m*16.8m,液罐单重1150吨,单个液罐容积为14000立方米。液罐主尺度相对于常规液化气运输船的双球型液罐来说,液罐长度尺寸是常规液罐长度的1.5倍,液罐宽度尺寸仅有常规液罐宽度的2/3,罐体呈“香肠”状细长型圆柱体,然而液罐罐体的船体支撑结构仅有两道结构鞍座,液罐的起吊点也仅有两处,前后吊点的跨距长达43.2米。液罐吊装时超长液罐罐体不仅容易产生中垂现象,过大的跨距也不利于两道结构鞍座前后间距的精度控制,并最终影响到液罐与船体鞍座的正确匹配,导致液罐吊装时常出现罐体上承压木与结构鞍座的间隙过大或过小,使得浇注在承压木与结构鞍座之间的环氧厚度无法满足技术要求(10mm~45mm);严重时还会出现液罐隔热层与结构鞍座的支撑耳板相互干涉的现象,使得罐体上承压木局部悬于结构鞍座上,无法正常落入鞍座槽内,从而无法实施环氧浇注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鞍座安装精度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结构鞍座安装精度不足导致的环氧树脂浇注厚度无法满足技术要求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结构鞍座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00:在下料阶段,对结构鞍座的鞍座腹板和鞍座肘板设置余量;
[0007]S200:依据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和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获取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并将鞍座面板安装在修割至预设尺寸的鞍座腹板和鞍座肘板上;
[0008]S300:依据实测承压木间距和实测腹板间距,在所述鞍座面板上确定安装位置线并安装鞍座挡板。
[0009]优选的,所述S100具体包括:在下料阶段,对所述结构鞍座的所述鞍座腹板上口和所述鞍座肘板上口设置50mm的修割余量。
[0010]优选的,所述S200具体包括:
[0011]S210:采用分段式取点测量法获取所述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和所述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
[0012]S220:依据所述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和所述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获取所述
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
[0013]S230:依据所述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将所述鞍座腹板和所述鞍座肘板修割至预设尺寸;
[0014]S240:将鞍座面板垂直安装于鞍座腹板上。
[0015]优选的,所述S210具体包括:
[0016]S211:使用全站仪将腹板上口线形按分段式取点,测量每点高度值H1,并记录数据值;
[0017]S212:依据实测腹板上口线形上各点的高度值H1,绘制所述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
[0018]S213:将所述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与理论腹板上口线形曲线进行对比分析,测量出偏差值S1,S1≦20mm;
[0019]S214:使用全站仪将承压木端面下口线形按分段式取点,测量每点高度值H2,并记录数据值;
[0020]S215:依据实测承压木端面下口线形上各点的高度值H2,绘制出所述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
[0021]S216:将所述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与理论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进行拟合匹配,测量出偏差值S2,S2≦20mm。
[0022]优选的,所述S220具体包括:
[0023]S221:以O点为圆心,绘制出同心的所述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和所述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
[0024]S222:绘制出所述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其中,所述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与所述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和所述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同心,所述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的径向尺寸比所述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的径向尺寸增加40mm~75mm,并位于所述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下方;
[0025]S223:获取所述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与鞍座肘板的交点,测量出所述交点到圆心O的半径值r。
[0026]优选的,所述S230具体包括:
[0027]S231:利用全站仪在所述鞍座腹板上口和所述鞍座肘板上口确定余量划线点;
[0028]S232:用样条曲线顺次连接各个所述余量划线点获得余量修割线;
[0029]S233:沿着所述余量修割线割除所述鞍座腹板上口和所述鞍座肘板上口的修割余量;
[0030]S234:对修割后的所述鞍座腹板上口和所述鞍座肘板上口进行打磨,增开焊接坡口,确保所述鞍座腹板上口和所述鞍座肘板上口线形光顺过渡。
[0031]优选的,所述S300具体包括:
[0032]S310:采用分段式取点测量法,获取所述实测腹板间距和所述实测承压木端面间距;
[0033]S320:依据所述实测承压木端面间距绘制固定端承压木实际安装位置线和滑动端承压木实际安装位置线,同时绘制固定端承压木理论安装位置线和滑动端承压木理论安装位置线,测量所述固定端承压木实际安装位置线和所述固定端承压木理论安装位置线、所
述滑动端承压木实际安装位置线和所述滑动端承压木理论安装位置线的角尺度A,A≦30mm;
[0034]S330:依据所述实测腹板间距和所述实测承压木端面间距,在所述鞍座面板上确定安装位置线并垂直安装所述鞍座挡板。
[0035]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S400:采用分段式取点测量法对鞍座面板上口线形和鞍座面板间距D1进行二次测量,将获取的实测面板上口线形曲线与所述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对比分析得出环氧厚度t1,将鞍座面板间距D1与承压木间距D2对比分析得出环氧厚度t2。
[0036]优选的,所述分段式取点测量法的分段间隔为200mm~400mm。
[003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罐吊装精度控制方法,用于长柱形液罐10的吊装于上述的结构鞍座20上,包括如下步骤:使用起吊索具将罐体沿结构鞍座的轴线所在竖直面水平下落,并通过罐体端部两侧的止浮装置监控罐体的水平状态,直至罐体的滑动端承压木和固定端承压木均吊落于结构鞍座的鞍槽内。
[003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9]1、本专利技术先通过在鞍座腹板和鞍座肘板上设置修割余量,再通过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和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获取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然后利用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将鞍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鞍座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0:在下料阶段,对结构鞍座(20)的鞍座腹板(24)和鞍座肘板(25)设置余量;S200:依据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31)和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33)获取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30),并将鞍座面板(22)安装在修割至预设尺寸的所述鞍座腹板(24)和所述鞍座肘板(25)上;S300:依据实测承压木间距和实测腹板间距,在所述鞍座面板(22)上确定安装位置线(43)并安装鞍座挡板(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鞍座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0具体包括:在下料阶段,对所述结构鞍座(20)的所述鞍座腹板(24)上口和所述鞍座肘板(25)上口设置50mm的修割余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鞍座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0具体包括:S210:采用分段式取点测量法获取所述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31)和所述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33);S220:依据所述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31)和所述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33)获取所述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30);S230:依据所述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30)将所述鞍座腹板(24)和所述鞍座肘板(25)修割至预设尺寸;S240:将鞍座面板(22)垂直安装于鞍座腹板(24)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鞍座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10具体包括:S211:使用全站仪(40)将腹板上口线形按分段式取点,测量每点高度值H1,并记录数据值;S212:依据实测腹板上口线形上各点的高度值H1,绘制所述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31);S213:将所述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31)与理论腹板上口线形曲线(32)进行对比分析,测量出偏差值S1,S1≦20mm;S214:使用全站仪(40)将承压木端面下口线形按分段式取点,测量每点高度值H2,并记录数据值;S215:依据实测承压木端面下口线形上各点的高度值H2,绘制出所述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33);S216:将所述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33)与理论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34)进行拟合匹配,测量出偏差值S2,S2≦20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结构鞍座安装精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20具体包括:S221:以O点为圆心,绘制出同心的所述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31)和所述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33);S222:绘制出所述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30);其中,所述腹板上口余量修割曲线(30)与所述实测腹板上口线形曲线(31)和所述实测承压木外缘线形曲线(33)同心,所述腹板上
口余量修割曲线(30)的径向尺寸比所述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丽先范功昇苏晓鸣毛辉袁敬平张焱皓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