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的无人机载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901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的无人机载体,属于桥梁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其包括:与无人机固定连接的载体支架、用于连接拍摄装置的固定座以及连接载体支架和固定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载体支架之间设有用于减弱所述支撑件振动的第一缓冲连接组件和第二缓冲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缓冲连接组件和第二缓冲连接组件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有用于降低拍摄装置振动的第三缓冲连接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改善拍摄环境,提高照片和影像的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的无人机载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的无人机载体。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与道路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型桥梁、立交桥层出不穷,桥梁已超越原有的意义,不仅为跨越沟壑,更以其空间交叉立体的网路型式完美的呈现出来。国家现有的桥梁设施,经历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后逐渐进入了养护与维修阶段,尤其近几年出现的桥梁坍塌事故,使得桥梁安全成为桥梁管理部门的重头戏。由于桥梁的支座位置特殊,很多检测设备无法靠近桥梁支座,目前比较常规的检测手段是通过桥检车对桥梁支座处进行检测,但是桥检车在工作时对公路桥梁的占道严重,影响正常的交通运行;同时,检测人员需要高空作业,存在安全风险,检测效率也比较低下。
[0003]近年来,无人机桥梁检测技术逐渐进入市场,成为一种较为高效和安全的桥梁检测方式。现有的桥梁检测无人机,需要通过摄像机拍摄桥梁,来对桥梁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在对摄像机进行安装与拆卸时,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使得影响其工作效率。最重要的是现有的无人机能够设置的最小避障距离在一米左右,使得无人机无法太靠近桥底面,而桥梁支座通常是直接挨着桥底面的,拍摄设备与桥梁支座间隔过远,就难以拍摄到高质量的图片和影像。另外,无人机本身的大幅振动,也容易对拍摄设备进行干扰,影响拍摄,使得检测的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的无人机载体,用以解决现有无人机载体无法近距离拍摄和振动过大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的无人机载体,包括:与无人机固定连接的载体支架、用于连接拍摄装置的固定座以及连接载体支架和固定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载体支架之间设有用于减弱所述支撑件振动的第一缓冲连接组件和第二缓冲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缓冲连接组件和第二缓冲连接组件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有用于降低拍摄装置振动的第三缓冲连接组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载体支架包括自下而上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包括与无人机连接的底板以及至少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以及用于连接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连接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下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杆至少为三根且均匀布设于所述上连接板的外围,所述上连接板的中心设有用于插装所述支撑件的连接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支撑件的中部被所述第一缓冲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缓冲连接组件包括弹性护套,所述弹性护套的外壁与所述连接孔的孔壁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护套的内壁与所述支撑件过盈配合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的端部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被所述第二缓冲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二缓冲连接组件包括与所述支撑件的端部固定连接的上减振座、与所述下连接板连接的下减振座以及弹性件,所述上减振座和下减振座被所述弹性件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减振座上设有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筒,所述下减振座上设有至少两个水平设置的第二连接筒,所述第一连接筒与所述第二连接筒的轴线方向交错设置,所述弹性件为钢丝绳,钢丝绳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筒和所述第二连接筒中。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固定板,两所述固定板被所述第三缓冲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三缓冲连接组件包括多个减振球,所述减振球设置于两所述固定板的间隔中,铆钉经所述减振球分别与两所述固定板连接。
[0012]进一步的,位于上方的所述固定板与拍摄装置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拍摄装置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拍摄装置仰角的调角垫片。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的两端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所述支撑件可拆卸式连接;一个所述连接套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式连接,另一个所述连接套与所述上减振座可拆卸式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电源控制盒,所述电源控制盒与拍摄装置电性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的无人机载体,通过在载体上设置线性连接的第一连接支架、第二连接支架以及支撑杆,使得拍摄装置远离无人机设置,拍摄装置可以贴近桥梁支座牌照和摄像,抵消无人机避障距离对拍摄装置的影响,获得高质量的照片和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0017](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的无人机载体,通过在支撑件与上连接板之间设置弹性护套,在支撑件与下连接板之间设置钢丝绳减振结构,在固定座内设置减振球,降低拍摄装置在工作时的振动,使得拍摄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二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载体支架100、第一连接支架110、底板111、支撑杆112、第二连接支架120、上连接板121、连接孔121a、下连接板122、连接杆123、固定座200、固定板210、调角垫片220、支撑件300、连接套310、第一缓冲连接组件400、弹性护套410、第二缓冲连接组件500、上减振座510、第一连接筒511、下减振座520、第二连接筒521、弹性件530、第三缓冲连接组件600、减振球610、电源控制盒7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的无人机载体,包括:与无人机固定连接的载体支架100、用于连接拍摄装置的固定座200以及连接载体支架100和固定座200的支撑件300,载体支架100连接着无人机,由无人机通过载体支架100带动整个载体移动。固定座200上安装拍摄装置,拍摄装置包括摄像机和照相机,既能够动态地记录桥梁支座的影像,还能对具体位置进行细节牌照,在更好地分辨率下分析桥梁支座可能存在的问题。支撑件300连接载体支架100和固定座200,支撑件300和载体支架100共同作用于拍摄装置,使得拍摄装置远离无人机设置,缩短拍摄装置与桥梁支座表面的距离,使得拍摄更加清晰。支撑件300与载体支架100之间设有用于减弱支撑件300振动的第一缓冲连接组件400和第二缓冲连接组件500,第一缓冲连接组件400和第二缓冲连接组件500的间隔设置可以对支撑件300进行更加稳定的定位,减弱支撑件300的振动。同时,在固定座200的内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的无人机载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无人机固定连接的载体支架、用于连接拍摄装置的固定座以及连接载体支架和固定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与所述载体支架之间设有用于减弱所述支撑件振动的第一缓冲连接组件和第二缓冲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缓冲连接组件和第二缓冲连接组件之间间隔设置;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设有用于降低拍摄装置振动的第三缓冲连接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的无人机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支架包括自下而上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支架和第二连接支架,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包括与无人机连接的底板以及至少三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的无人机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以及用于连接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连接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与所述下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杆至少为三根且均匀布设于所述上连接板的外围,所述上连接板的中心设有用于插装所述支撑件的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的无人机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与所述支撑件的中部被所述第一缓冲连接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缓冲连接组件包括弹性护套,所述弹性护套的外壁与所述连接孔的孔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护套的内壁与所述支撑件过盈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桥梁支座的无人机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的端部与所述下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鹏刘爱军焦康崔铁军董新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珈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