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人机上用于黑暗条件下拍照用的光源组件,包括两个灯珠、控制单元、透镜、卡接件和安装件;两个灯珠设于所述控制单元上,灯珠的输入端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供于无人机上的相机在黑暗情况下拍照进行补光,透镜设于所述灯珠上,供于灯珠上的灯光聚光,增加灯光的光强,所述灯珠、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透镜通过所述卡接件固定连接,安装件固设于所述卡接件上,供于将所述卡接件及其上的所述灯珠、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透镜固定在无人机上。该无人机上用于黑暗条件下拍照用的光源组件,对无人机相机的补光效果好,提高了补光的亮度,且光强度集中在固定的光斑处,保证了无人机相机在黑暗条件下清晰的完成拍照任务。务。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上用于黑暗条件下拍照用的光源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上用于黑暗条件下拍照用的光源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等等领域中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
[0003]目前利用无人机进行检测的场景越来越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户外,甚至包含隧道,桥底,地下厂房等密闭黑暗空间。同时需要在黑暗空间中进行目标拍照检测,此种条件下相机的闪光灯功能能够作为一定的使用条件,但是对于需要快速拍照的场景条件下,相机闪光灯往往来不及进行冲放电,达不到实时补光的效果。同时,为了保证在距离被测物体在一定范围外依然能够保证被拍清晰,对灯光的功率提出较高要求。
[0004]在授权公告号CN 214420722 U中记载了一种可搭载夜拍照相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拍摄装置、多个照明装置、用于调节所述拍摄装置拍摄角度的第一调节组件和用于调节所述照明装置照射角度的第二调节组件,所述无人机本体底面向下延伸有两个固定臂,所述拍摄装置设置于两个所述固定臂之间,所述拍摄装置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固定臂的两侧侧面均设置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固定臂中,与之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臂的侧面、且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拍摄装置外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照明装置的固定盘,所述照明装置环绕所述拍摄装置均匀设置于所述固定盘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盘上且与所述照明装置一一对应,以驱动每个所述照明装置调节照射角度。
[0005]其对相机拍照补光效果不好,亮度低,且无法将光强集中在固定的光斑处,光强效果差,无法保证无人机相机在黑暗条件下清晰的完成拍照任务,无人机相机拍照的图案效果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无人机上用于黑暗条件下拍照用的光源组件,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相机补光效果不好,亮度低,无法将光强集中,光强效果差,无法保证无人机相机在黑暗条件下清晰拍照的技术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无人机上用于黑暗条件下拍照用的光源组件,包括两个灯珠、控制单元、透镜、卡接件和安装件;两个所述灯珠设于所述控制单元上,所述灯珠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供于无人机上的相机
在黑暗情况下拍照进行补光,所述透镜设于所述灯珠上,供于所述灯珠上的灯光聚光,所述灯珠、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透镜通过所述卡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件固设于所述卡接件上,供于将所述卡接件及其上的所述灯珠、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透镜固定在无人机上;所述卡接件包括壳体连接件和两个灯具壳体,所述壳体连接件内部形成卡放腔且上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卡放腔的开口,所述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卡放腔中,两个所述灯珠对称设于所述壳体连接件两侧,两个所述灯具壳体内部形成放置腔且上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放置腔的通槽,两个所述灯珠设于所述放置腔中,所述灯珠的照明端朝向所述通槽,两个所述灯具壳体可滑动卡接于所述壳体连接件的两侧。
[0008]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驱动板和开关板,所述灯珠与所述驱动板电连接,所述开关板与所述驱动板电连接,所述驱动板和所述开关板均设于所述卡放腔中。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连接件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灯具壳体可滑动卡接于所述滑槽中。
[0010]优选的,还包括灯具盖,所述灯具盖上开设有供于所述灯珠灯光穿过的开口,所述灯具盖套设于所述透镜和所述灯珠上,所述透镜位于所述开口中,所述灯具盖与所述壳体连接件、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述灯具壳体上开设有供于所述灯具盖卡放的卡槽,所述灯具盖通过螺丝与所述壳体连接件、所述灯具壳体和所述安装件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所述第一扣件与所述壳体连接件和所述灯具盖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扣件滑动卡接于所述第二扣件上,所述第二扣件上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中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用于将所述第二扣件与无人机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扣件上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二扣件上的凸起抵接于所述滑轨上。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扣件下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扣件的下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接于所述限位槽中。
[0015]优选的,所述灯具盖和所述灯具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放腔和所述放置腔连通的散热孔。
[0016]优选的,还包括绝缘垫片,所述绝缘垫片套设于所述灯珠和所述透镜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该无人机上用于黑暗条件下拍照用的光源组件,通过灯珠、控制单元、透镜、卡接件和安装件的设置,灯珠为无人机相机提供了光源,透镜将灯珠中照射的灯光聚集,使光强集中在固定的光斑处,增加了灯光强度,控制单元控制灯珠的开启和关闭,卡接件对灯珠、控制单元、透镜起到了装载的作用,安装件方便该设备安装在无人机上,该无人机上用于黑暗条件下拍照用的光源组件,对无人机相机的补光效果好,提高了补光的亮度,且光强度集中在固定的光斑处,保证了无人机相机在黑暗条件下清晰的完成拍照任务。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结构爆炸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结构灯具盖和安装件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结构安装件的爆炸图。
[0022]附图标记:100、灯珠;200、控制单元;210、驱动板;220、开关板;300、透镜;400、卡接件;410、壳体连接件;420、灯具壳体;500、安装件;510、第一扣件;520、第二扣件;600、灯具盖;700、绝缘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如图1
‑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上用于黑暗条件下拍照用的光源组件,包括两个灯珠100、控制单元200、透镜300、卡接件400和安装件500;控制单元200与外置电源电连接,或者在卡接件400内部设置电源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功率可以达到120w的灯珠100。透镜300可实现灯光的聚光,使得光强能够集中在固定的光斑大小处,增加灯光的光强,满足拍照要求。
[0025]两个灯珠100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上用于黑暗条件下拍照用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灯珠、控制单元、透镜、卡接件和安装件;两个所述灯珠设于所述控制单元上,所述灯珠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供于无人机上的相机在黑暗情况下拍照进行补光,所述透镜设于所述灯珠上,供于所述灯珠上的灯光聚光,所述灯珠、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透镜通过所述卡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件固设于所述卡接件上,供于将所述卡接件及其上的所述灯珠、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透镜固定在无人机上;所述卡接件包括壳体连接件和两个灯具壳体,所述壳体连接件内部形成卡放腔且上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卡放腔的开口,所述控制单元设于所述卡放腔中,两个所述灯珠对称设于所述壳体连接件两侧,两个所述灯具壳体内部形成放置腔且上部开设有连通所述放置腔的通槽,两个所述灯珠设于所述放置腔中,所述灯珠的照明端朝向所述通槽,两个所述灯具壳体可滑动卡接于所述壳体连接件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上用于黑暗条件下拍照用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驱动板和开关板,所述灯珠与所述驱动板电连接,所述开关板与所述驱动板电连接,所述驱动板和所述开关板均设于所述卡放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上用于黑暗条件下拍照用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连接件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灯具壳体可滑动卡接于所述滑槽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上用于黑暗条件下拍照用的光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灯具盖,所述灯具盖上开设有供于所述灯珠灯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鹏,聂威,张俊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珈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