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和该电池的电极及它们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7935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锂离子电池电极包括集电体及涂覆和/或填充于集电体上的电极材料,所述电极材料含有电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合剂,其中,该电极材料还含有一种分散剂,所述分散剂选自能降低含有电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合剂和溶剂的浆料粘度的物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使用所述电极的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体积比容量和较小的电阻。(*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和该电池的电极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电池和电池的电极及它们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电极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化学电源,指分别用两个能可逆地嵌入与脱嵌锂离子的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构成的二次电池,目前广泛应用于3C产品,即个人电脑、移动电话和诸如便携式CD机、PDA之类的个人无线电子设备中。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极芯和非水电解液,所述极芯和非水电解液密封在电池壳体内,所述极芯包括电池电极及隔膜,所述电池电极包括正极和负极,所述电池电极包括集电体及涂覆和/或填充于集电体上的电极材料,所述电极材料包括电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合剂。电池电极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电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合剂与溶剂的浆料涂覆和/或填充在集电体上,干燥,压模或不压模。由于导电剂,如石墨粉、炭黑等粒度小、比表面大,在电池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比较严重的技术问题,即在含有电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合剂与溶剂的浆料的制各过程中,加入导电剂会使浆料的粘度增大,给浆料的分散带来很大的困难,从而导致浆料分散不均匀、状态不一致,使电池的内阻较大,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该电极包括集电体及涂覆和/或填充于集电体上的电极材料,所述电极材料含有电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合剂,其特征在于,该电极材料还含有一种分散剂,所述分散剂选自能降低含有电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合剂和溶剂的浆料粘度的物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该电极包括集电体及涂覆和/或填充于集电体上的电极材料,所述电极材料含有电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合剂,其特征在于,该电极材料还含有一种分散剂,所述分散剂选自能降低含有电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合剂和溶剂的浆料粘度的物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环氧乙烷醚、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十二烷基聚环氧乙烷酯、脂肪酸聚环氧乙烷酯、聚己内脂、烷基酸、烷基二氧己环、烷基二氧戊环、烷基二氧庚环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环氧乙烷醚、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十二烷基聚环氧乙烷酯、脂肪酸聚环氧乙烷酯、聚己内脂的分子量为500-5000000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酸的分子结构为:其中n1为6-2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二氧己环的分子结构为:-->其中n2为6-2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二氧戊环的分子结构为:其中n3为6-20。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二氧庚环的分子结构为:其中n4为6-2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电极活性物质的重量为基准,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0.05-1.0重量%。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极,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电极活性物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斯源雷裕东邓鹏邓慧芬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