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例如可有效地进行过滤器的除尘及灰尘回收的吸尘器(electric vacuum cleaner),上述过滤器旋转自由地安装在设置于吸尘器主体内的吸入风路途中。
技术介绍
先前以来,众所周知的是将集尘容器装卸自由地设置于吸尘器主体的吸尘器(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04-358135号公报)。所述吸尘器包括集尘容器室形成于内部的吸尘器主体;装卸自由地安装于集尘容器室中的集尘容器;设置于该集尘容器室下游侧的电动鼓风机(electric blower);装卸自由地安装于集尘容器的后部开口的二次过滤器、亦即折叠式过滤器(pleated filter);以及将附着于该折叠式过滤器的灰尘抖落的除尘装置。此外,折叠式过滤器的褶延伸于上下方向。该除尘装置将环旋转自由地配置于与折叠式过滤器相对的位置,且在该环中设有与折叠式过滤器抵接的突起,电线卷盘在缠绕电源线时使环旋转,并通过旋转该环,突起越过折叠式过滤器的褶的耸出部并移动,由此使折叠式过滤器振动,从而使附着于折叠式过滤器的灰尘落下。但是,上述吸尘器中存在如下问题当环的突起移动于折叠式过滤器的上部位置时,因为褶延伸于上下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主体;过滤器,设置于上述吸尘器主体内,以在自吸入灰尘的灰尘吸入口至电动鼓风机的吸入开口的吸入风路途中吸附灰尘;过滤器除尘装置,去除附着于该过滤器的灰尘;灰尘接收部,接收过滤器 所去除的灰尘并包括排出灰尘的排出口;以及灰尘排出装置,将该灰尘接收部的灰尘自上述排出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7-13 2005-204009;JP 2005-8-26 2005-246818;1.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主体;过滤器,设置于上述吸尘器主体内,以在自吸入灰尘的灰尘吸入口至电动鼓风机的吸入开口的吸入风路途中吸附灰尘;过滤器除尘装置,去除附着于该过滤器的灰尘;灰尘接收部,接收过滤器所去除的灰尘并包括排出灰尘的排出口;以及灰尘排出装置,将该灰尘接收部的灰尘自上述排出口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过滤器除尘装置包括旋转上述过滤器的驱动机构、及与旋转着的过滤器接触并去除附着于过滤器的灰尘的去除构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装置包括将积存于上述灰尘接收部的灰尘移动至上述排出口的排出构件、及驱动该排出构件的驱动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排出构件形成为在上述电动鼓风机驱动时可堵塞上述排出口。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灰尘排出装置更包括位置检测装置,用以检测该排出构件的位置,且在上述过滤器旋转期间,当上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出上述排出构件移动至上述排出口的位置时,使上述过滤器的旋转停止。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当电源插头连接于插座时,在上述排出构件移动至堵塞上述排出口的位置之前,使上述过滤器旋转。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排出构件移动至堵塞上述排出口的位置期间,不驱动上述电动鼓风机。8.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分离部,设置于自吸入灰尘的灰尘吸入口至吸尘器主体的电动鼓风机的吸入开口的吸入风路途中,且将吸入上述灰尘吸入口的灰尘与空气分离;集尘部,收集在该第1分离部分离的灰尘;过滤器室,形成于上述第1分离部的下游;二次过滤器,设置于该过滤器室内;除尘装置,使附着于该二次过滤器的灰尘落下;灰尘接收部,位于上述第1分离部或其上游或上述集尘部与上述二次过滤器之间,并设置于区划上述过滤器室的区划壁上,且接收利用上述除尘装置而落下的灰尘;排出口,形成于上述区划壁上以排除灰尘;堵塞盖,堵塞该排出口;以及扫出构件,通过移动积存于上述灰尘接收部的灰尘,将该灰尘扫出至上述排出口,且当上述扫出构件向上述排出口位置移动时,打开上述堵塞盖,并且使由上述扫出构件而扫出的灰尘自上述排出口排出,并返回至上述第1分离部或其上游或上述集尘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屋善弘,田中正俊,森下笃至,鸟泽阳,高井保志,松野真爱,田中爱,渡边满,平久明子,竹本律雄,町田幸雄,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泰格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