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80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其包括彼此间隔开的单元电池,所述单元电池具有限定在该空间内的冷却介质流动通道。该电池模块包括设置在单元电池之间的隔肋,所述隔肋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突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适于用作二次电池模块,通过包括具有突起的隔肋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使电池模块中的单元电池能够被有效冷却,且有助于避免由于例如高温造成的单元电池变形。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重量轻,可以应用到更宽广的范围,而且可为包括这种电池模块的装置提供更大的设计自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模块。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二次电池的电池模块,其包括多个单元电池(unit batteries)和设置在相邻单元电池之间的隔肋(barrier rib)。
技术介绍
正如本领域所公知的那样,原电池是一次性使用的电池。相反,一般称为可充电电池的二次电池可以反复放电和充电。根据二次电池的外形通常可将二次电池分为不同的类型。普通二次电池包括如方型之类的棱柱型电池和圆柱型电池。小功率电池可以用于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蜂窝电话、膝上型计算机、录像摄像机等。大型、大容量按尺寸分组(larger,bulk size)的电池可以用作如燃油电力两用车(HEVS)的电机驱动电源。为了适于大功率或高容量的应用,例如,驱动电机、HEVS等,可将多个电池组装成电池模块的形式。电池模块可以通过连接,例如,串联连接几个单独的电池而形成。为了清楚起见,单独的电池在本文中被称为“单元电池”,而以串联、并联或其组合形式连接的单元电池的组合体被称作“电池模块”。在电池模块中,每一单独的单元电池都可以包括电极组件,其中隔板被设置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可将电极组件插在容器内侧,而盖组件可以设置在容器上将容器密封。盖组件可以包括设置成从容器内部延伸到外部的端子,其与正极和负极电性连接。可将单元电池排列成正极和负极端子交替,使得第一单元电池的正极端子可以设置成与相邻的第二单元电池的负极端子相邻。在有螺纹的正极和负极端子上装有导体以使相邻的单元电池电连接,从而形成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可以包括几个到十几个单元电池。由于单元电池产生热量,因此在包括多个单元电池的模块中需要有效地发散由各单元电池产生的热量。尤其是,当电池模块是用于例如驱动电机、HEVS、电动机车、电动摩托-->车、可充电真空吸尘器等大型、大容量按尺寸分组的二次电池模块时,有效发散热量尤为重要。如果不能适当处理电池模块散发的热量,电池模块的温度可能因每一单元电池产生的热量而过度增加,因此,电池模块以及与其相连的机械可能出现故障。因此,在形成电池模块时,可以在单元电池之间设置隔肋。单元电池之间由隔肋形成的空间可以用来冷却单元电池,并且隔肋还有利于避免因单元电池热膨胀而引起的变形。为了实现这些功能,要求隔肋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有助于有效传热的结构。然而,传统的电池模块中的隔肋不能令人满意地同时实现上述两种功能。也就是说,可将隔肋制造成能确保足够的强度,但是这将导致生产成本提高并且限制了提供冷却的设计自由度。或者,可将隔肋设计成可具有高的冷却效率,但是这又可能导致结构上的不足。因此,需要提供在这些和其他方面具有更高性能、并且在强度、重量和冷却方面能满足用户需求的隔肋和电池模块。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本上能解决因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电池模块。为此,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特点是提供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以保持其中的单元电池的形状。此外,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另一特点是提供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具有能减轻电池模块重量的隔肋结构。再者,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又一特点是提供一种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以保持其中的单元电池的形状,同时能为电池模块提供有效冷却。借助于提供包括多个单元电池的电池模块、并且在两相邻单元电池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隔肋可获得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和其他特点及优点,其中,所述隔肋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突起。每一突起具有高度,两相邻的单元电池可以由这些高度分隔。在两相邻单元电池之间和在所述突起之间可限定出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可包括围绕每一突起的至少两条路径。电池模块还可以包括多个-->使突起互相连接的支撑杆,其中冷却介质流动通道被限定在突起之间并且与每一支撑杆交叉。可将这些突起排列成棋盘式布局(grid pattren)。隔肋还可以包括使突起互相连接的支撑杆。每一支撑杆可以使两个相邻的突起相互连接。隔肋还可以包括设置成直接与支撑杆和突起的一侧相邻的基本平坦的平面。每一突起可以由隔肋朝同一方向凸出。隔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肋件,每一肋件具有从其凸出的突起,其中第一和第二肋件彼此相邻设置,并被排列成使得第一肋件上的突起与第二肋件上的突起以相反方向凸出。第一和第二肋件上的突起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这些突起可以是切去顶点区域的圆锥体形,使得突起具有一宽侧和一窄侧。突起可具有基本为半球形的横截面。突起也可具有基本为矩形的横截面。突起还可具有基本为三角形的横截面。单元电池可以是原电池。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和其他特征及优点还可以通过提供如下这种电池模块来实现,即,该电池模块包括具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的外壳、至少两个相邻的单元电池、以及至少一个限定所述两相邻单元电池之间的空间的隔肋,其中,冷却介质流动通道被限定在两相邻单元电池之间并通过所述空间,隔肋包括多个由支撑杆相互连接的突起,相邻支撑杆之间所限定的角度在约30°到约150°之间。该角度可以在约45°到约60°之间。等分该角的线可以基本上垂直于冷却介质流动通道。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特征及优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一侧的横截面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模块的隔肋的透视图;图3示出了沿图2中III-III线剖切的横截面;图4和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隔肋的另一些实例的横截面;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隔肋的横截面;图7和8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隔肋的另一些实例的横截面;图9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隔肋的横截面;图10和1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隔肋的另一些实-->例的横截面;图1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隔肋的横截面;图13和1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隔肋的另一些实例的横截面;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隔肋的功能示意图;图16为用于驱动电机的二次电池模块的示意性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当然,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而不应解释为仅局限于本文所提出的一些实施方式。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文件更详尽而全面,并能清楚地向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为了清楚起见,在附图中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尺寸。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适于用作二次电池模块,通过包括具有突起的隔肋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并使电池模块中的单元电池能够被有效冷却,且有助于避免由于例如高温造成的单元电池变形。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重量轻,可以应用到更宽广的范围,并为包括这种电池模块的装置提供了更大的设计自由度。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一侧的横截面图。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模块10可以包括以预定距离彼此分隔开的多个单元电池11(分别由111、112...11n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单元电池11可以是方型或棱柱型二次电池,其作为常规的二次电池可以包括容器、包括插入容器中的正极、负极、隔板的电极组件以及置于容器内的盖组件。在单元电池11之间设有隔肋20,使得冷却介质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单元电池;及设置在两相邻单元电池之间的至少一个隔肋,其中,所述隔肋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4-11-30 99316/041.一种电池模块,包括:多个单元电池;及设置在两相邻单元电池之间的至少一个隔肋,其中,所述隔肋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突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每一突起具有一高度,所述两相邻单元电池被所述高度分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在所述两相邻单元电池之间和在所述突起之间限定出冷却介质流动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冷却介质流动通道包括围绕每一突起的至少两条路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还包括多个使所述突起相互连接的支撑杆;所述冷却介质流动通道被限定在所述突起之间并与每一支撑杆交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突起被排列成棋盘式布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隔肋还包括使所述突起相互连接的支撑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每一所述支撑杆使相邻的两个突起相互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隔肋还包括被设置成直接与所述支撑杆相邻以及与所述突起的一侧相邻的基本平坦的板。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每一所述突起沿相同的方向从所述隔肋凸出。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隔肋包括第一和第二肋件,每一肋件具有从其凸出的突起;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泰容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