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轮结构及具有其的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74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轮结构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带轮结构包括带轮、固定轴、支撑组件、第一调节元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带轮内部具有中空结构,支撑组件位于中空结构内并设于固定轴和带轮之间,第一调节元件套设于固定轴中部的外侧并设于带轮的一端和固定轴的端部之间,第二调节组件套设于固定轴的固定部并能够与固定轴发生相对转动,第二调节组件与带轮相连接并能够配合第一调节元件对带轮进行轴向载荷的调节。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带轮结构,采用第一调节元件对带轮进行力矩的施加或减小,能够配合第二调节组件进行对带轮轴向载荷的调节,提升了可靠性。提升了可靠性。提升了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轮结构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带轮结构及具有其的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前端轮系作为发动机重要的子系统,关乎动力传输、驱动附件的正常运行以及机车NVH性能。随着驱动附件的增加、所需传递功率的增大,对轮系提出更高一层的要求。轮系对齐度对整个轮系驱动系统影响不可忽视,过大的对齐度误差不仅会增大皮带横振、皮带抖动,而且会加剧皮带磨损、严重降低皮带使用寿命。但轮系对齐度误差却常常被设计人员忽略,人们对轮系对齐度的控制手段也仅仅停留在设计和安装阶段。
[0003]目前,前端轮系对齐度的控制手段有:

设计阶段时通过优化轮系布局和优化皮带缠绕方式(多采用由槽轮进入平轮走向方式)减小误差;

安装阶段时使用对齐度误差测量设备保证合理的对齐度误差。
[0004]但发动机运行后,由于发动机各零部件的连接方式、曲轴扭振及滚振、其他旋转件的惯量输入、皮带自身不可避免的横振与抖动等多方面因素,会导致发动机运转一段时间后,轮系对齐度误差偏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目前发动机轮系结构对齐度误差较大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带轮结构,包括:
[0007]带轮,所述带轮内部具有中空结构;
[0008]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穿设于所述中空结构;
[0009]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并设于所述固定轴和所述带轮之间
[0010]第一调节元件,所述第一调节元件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中部的外侧并设于所述带轮的一端和所述固定轴的端部之间;
[0011]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套设于所述固定轴的固定部并能够与所述固定轴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带轮相连接并能够配合所述第一调节元件对所述带轮进行轴向载荷的调节。
[0012]通过使用本技术方案中的带轮结构,当发动机停火后需要对带轮结构进行对齐度的调整时,采用第一调节元件对带轮进行力矩的施加或减小,能够配合第二调节组件进行对带轮轴向载荷的调节,从而使得带轮进行轴向方向的移动,以便发动机下次启动时对齐度误差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提升了可靠性,同时本申请文件中还采用了支撑组件对固定轴进行支撑,能够使得带轮结构的稳固性得到一定的提升。
[0013]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带轮结构,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带轮包括本体部、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
和抵靠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别设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所述抵靠部设于所述本体部的内部并靠近所述带轮的端口处,所述抵靠部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相连接。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部朝向所述本体部的一侧设有限位传感器,所述限位传感器与控制中心电连接。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和执行元件,所述执行元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并与所述抵靠部相连接,所述执行元件与所述控制中心电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套设于所述固定轴的所述固定部。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执行元件为执行传感器。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元件和所述带轮之间还设有第一防尘盖,所述第一调节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轴的所述端部相抵,所述第一调节元件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防尘盖与所述带轮的所述一端相连接。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和轴套,所述轴套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之间,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和所述轴套均套设于所述固定轴的所述中部外侧。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带轮结构还包括第二防尘盖,所述第二防尘盖套设于所述固定轴的所述固定部并与所述带轮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防尘盖的内表面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相抵。
[00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元件为碟形弹簧。
[0022]在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发动机,该带轮结构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带轮结构。
附图说明
[0023]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4]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带轮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带轮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100:带轮结构;
[0027]10:带轮、11:本体部、12:第一凸起部、121:限位传感器、13:第二凸起部、14:抵靠部、15:中空结构;
[0028]21:端部、22:中部、23:固定部;
[0029]31:第二轴承、32:第三轴承、33:轴套;
[0030]40:第一调节元件;
[0031]51:第一轴承、52:执行元件;
[0032]61:第一防尘盖、62:第二防尘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
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4]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0035]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0036]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带轮,所述带轮内部具有中空结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穿设于所述中空结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位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并设于所述固定轴和所述带轮之间;第一调节元件,所述第一调节元件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中部的外侧并设于所述带轮的一端和所述固定轴的端部之间;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套设于所述固定轴的固定部并能够与所述固定轴发生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带轮相连接并能够配合所述第一调节元件对所述带轮进行轴向载荷的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轮包括本体部、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抵靠部,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分别设于所述本体部的两侧,所述抵靠部设于所述本体部的内部并靠近所述带轮的端口处,所述抵靠部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部朝向所述本体部的一侧设有限位传感器,所述限位传感器与控制中心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和执行元件,所述执行元件套设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侧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灵童徐贤发骆翠芳杜祥宁卜祥玮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