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锂离子电池的NiO-Ni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720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锂离子电池的NiO-Ni负极材料含有质量百分比为3%-15%的纳米金属Ni,85%-97%的NiO。其制备步骤如下:将1.5-2.5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加入到0.5-1.5mol/L的硝酸镍醇水溶液中产生沉淀,调节pH值至7.5-8.0,分离沉淀,用水及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物,将未经干燥的沉淀物于600~800℃,空气气氛中煅烧0.5-1h。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极材料相对于NiO材料而言,具有更多的分散的纳米金属Ni,它具有更高的可逆容量和首次库仑效率,以及更好的循环性能。采用该负极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无环境污染,可用于驱动移动通讯器械、小型电子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和交通工具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的NiO-Ni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关于锂离子电池的NiO-Ni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与传统的二次电池相比具有平均电压高(约3.6V),放电时间长,容量密度高,没有记忆效应等优点。锂离子电池传统的负极材料是碳材料,但碳材料的容量较低。新型的负极材料有合金材料、锡基氧化物材料等。合金材料虽然能提供较高的可逆容量,但其循环性能不够理想。锡基氧化物材料虽然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但它的缺点是首次循环不可逆容量损失较大(常大于5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比容量大,循环性能好,首次库仑效率高的锂离子电池的NiO-Ni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的NiO-Ni负极材料含有质量百分比为3%-15%的纳米金属Ni,85%-97%的NiO。锂离子电池的NiO-Ni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将1.5-2.5mol/L的碳酸氢铵溶液加入到0.5-1.5mol/L的硝酸镍醇水溶液中产生沉淀,调节pH值至7.5-8.0,分离沉淀,用水及无水乙醇洗涤沉淀物,将未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锂离子电池的NiO-Ni负极材料,其特征是含有质量百分比为3%-15%的纳米金属Ni,85%-97%的NiO。

【技术特征摘要】
1.锂离子电池的NiO-Ni负极材料,其特征是含有质量百分比为3%-15%的纳米金属Ni,85%-97%的Ni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NiO-Ni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将1.5-2.5mo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江平黄小华杨友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