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700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全地形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悬架组件,安装于车架上;车轮组件,安装于悬架组件上;动力组件;供油单元,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并与动力组件连接;供油单元包括:油箱;进油管,安装于油箱上,并与油箱内部连通;浮动件,设于油箱内,用于检测油箱内部的燃油量;进油管包括:第一管路,至少部分位于油箱外部;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连接,且至少部分设于油箱内;所述第二管路远离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为燃油出口,且燃油出口的朝向远离所述浮动件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避免燃油冲击浮动件,而引起与浮动连接的连杆变形,有效提高了浮动件测量燃油的准确性。高了浮动件测量燃油的准确性。高了浮动件测量燃油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地形车


[0001]本技术涉及全地形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0002]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全地形车可以用于道路越野、竞技和货运。全地形车包括能够存储燃油的油箱。油箱内设有能够监控油箱内燃油存储量的浮动件。现有全地形车中,油箱上插入油箱内部的进油管是与浮动件所在位置相对的。而这种设置,使得在加注燃油的过程中,燃油时油液冲击浮动件,引起与浮动件连接的连杆变形,造成仪表不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燃油监测准确性的全地形车。
[0004]为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悬架组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车轮组件,安装于所述悬架组件上;动力组件,包括发动机及供油单元,所述供油单元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并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供油单元包括:油箱,用于存储燃油,安装于车架上;进油管,安装于所述油箱上,并与所述油箱内部连通,用于加注燃油;浮动件,设于所述油箱内,用于检测所述油箱内部的燃油量;所述进油管包括:第一管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油箱外部,用于加注燃油;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且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油箱内;所述第二管路远离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为燃油出口,且所述燃油出口的朝向远离所述浮动件的位置。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管路设置为弯管,且所述弯管的弯曲方向背离所述浮动件,以使所述燃油出口远离所述浮动件的位置。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通过定位结构定位,且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油箱之间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箱包括互相连通的第一箱部和第二箱部,且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二箱部位于所述第一箱部的上方。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箱呈“L”设置。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箱部的底部设有凸筋,且所述凸筋将所述第一箱部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至少部分连通。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座椅,安装于所述车架上;沿着所述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所述至少部分油箱位于所述座椅的后方;并且,沿竖直方向,所述油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座椅下方。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油箱通过至少三个连接点位安装于所述车架上,且三个所述连接点位分布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三个所述连接点位呈三角形分布;其中,至少有一个所述
连接点的位置能够被调节。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全地形车还包括:压杆,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并与所述油箱抵靠,以将所述油箱压紧于所述车架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将所述第二管路上的燃油出口设置为朝向远离所述浮动件的位置,从而避免燃油冲击浮动件,而引起与浮动连接的连杆变形,有效提高了浮动件测量燃油的准确性,提高了仪表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全地形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全地形车省略前车轮组、后车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组件安装于车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供油单元安装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供油单元安装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供油单元安装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油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油箱的剖视图。
[0024]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供油单元的爆炸图。
[0025]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进油管和出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供油单元的一视角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8]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全地形车100。全地形车100作为通用性工具,其可以在沙滩、山坡、沙漠诸多等地带正常行驶。为清楚阐述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本申请在图1中定义了全地形车100的前端、后端、上侧、下侧、左侧以及右侧。
[0029]如图1及图3所示,全地形车100至少包括车架组件11、悬架组件12、车轮组件13及动力组件14。车架组件11作为骨架,用于承载和连接全地形车100上的各零部件,并承受来至车内外的各种载荷。悬架组件12安装于车架组件11上,且能够承载车轮组件13,用于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组件11等的冲击力,以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保证全地形车100能平顺、稳定地行驶。动力组件14其安装于车架组件11上,全地形车100的运动提供相应动力。
[0030]悬架组件12包括前悬架组件15以及后悬架组件16。车轮组件13包括前车轮组17、后车轮组18。前悬架组件15靠近全地形车100的前端设置,其安装于车架组件11上,并连接前车轮组17,以传递作用在前车轮组17和车架组件11之间的作用力。并且,前悬架组件15能够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组件11等的冲击力,以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后悬架组件16靠近全地形车100的后端设置,其安装于车架组件11上,并连接后车轮组18,用以传递作用在
后车轮组18和车架组件11之间的作用力。并且,后悬架组件16前悬架组件15能够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组件11等的冲击力,以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
[0031]如图1及图2所示,车架组件11包括车架111以及车身112,车架111采用框架式结构并作为基体,以承载车内外的各种载荷。前悬架组件15和后悬架组件16分别安装于车架111的前端和后端。当然,前悬架组件15、后悬架组件16在车架111上的布局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对应布置,在此不作展开。车身112安装于车架111上并且将车架111的至少部分包裹,从而对车架111上的零、部件进行防护。同时,车身112也是作为驾驶员的驾驶场所、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0032]请继续参考图2,车架111包括前架1111、中架1112、后架1113。前架1111位于全地形车100的前端,以承载或布置相应位于前端的零部件,如前悬架组件15、前大灯、水箱等。后架1113位于全地形车100的后端,以承载或布置相应位于后端后悬架组件16等零部件。中架1112作为连接以及承载部件,前架1111和后架1113分别连接在中架1112。并且前架1111、中架1112以及后架1113围绕形成一个容置空间111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地形车,包括:车架;悬架组件,安装于所述车架上;车轮组件,安装于所述悬架组件上;动力组件,包括发动机及供油单元,所述供油单元安装于所述车架上,并与所述发动机连接;所述供油单元包括:油箱,用于存储燃油,安装于车架上;进油管,安装于所述油箱上,并与所述油箱内部连通,用于加注燃油;浮动件,设于所述油箱内,用于检测所述油箱内部的燃油量;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包括:第一管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油箱外部,用于加注燃油;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且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油箱内;其中,所述第二管路远离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为燃油出口,且所述燃油出口的朝向远离所述浮动件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设置为弯管,且所述弯管的弯曲方向背离所述浮动件,以使所述燃油出口远离所述浮动件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通过定位结构定位,且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油箱之间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梅董涛涛李而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