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501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该摩托车包括车架、动力组件、蓄电池、电气组件和线束组件。动力组件由车架支撑。电气组件由车架支撑。蓄电池由车架支撑,线束组件连接动力组件和电气组件。线束组件包括负极线束,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正极和蓄电池负极,蓄电池正极电连接至动力组件和/或电气组件,蓄电池负极和车架通过负极线束电连接,动力组件和/或电气组件与车架连接或抵接,以使车架、蓄电池、动力组件和/或电气组件之间能形成闭合的电路。通过上述设置,负极线束直接连接至车架,以减少负极线束的长度,从而减少负极线束与车架的安装点,同时提高负极线束与车架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指一种摩托车


技术介绍

1、目前,大部分摩托车上都设置有蓄电池,蓄电池为摩托车提供电能,蓄电池上设置有正极线束和负极线束,正极线束和负极线束均连接至用电器,以使用电器正常工作。但在现有技术中,负极线束的长度较长,车架上需要设置多个安装点来固定负极线束,从而提升了负极线束与车架的装配难度,进而降低了负极线束的装配效率。此外,正极线束和负极线束直接与用电器连接,当发生短路时,正极线束和负极线束容易烧毁,进而又提高了维修更换过程中的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其负极线束的长度短且装配效率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摩托车,包括车架、行走组件、动力组件、蓄电池、电气组件和线束组件。行走组件至少部分设置于车架的下侧;动力组件由车架支撑并包括发动机,发动机传动连接至行走组件;蓄电池由车架支撑;电气组件由车架支撑;线束组件连接动力组件和电气组件;线束组件包括负极线束,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正极和蓄电池负极,蓄电池正极电连接至动力组件和/或电气组件,蓄电池负极和车架通过负极线束电连接,动力组件和/或电气组件与车架连接或抵接,以使车架、蓄电池、动力组件和/或电气组件之间能形成闭合的电路。

4、进一步地,车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负极线束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定义一个垂直于摩托车高度方向的基准面,行走组件的最下端基本位于基准面上,第一连接部与基准面之间的最小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780mm且小于等于820mm。

5、进一步地,负极线束的长度设置为大于等于150mm且小于等于800mm。

6、进一步地,电气组件包括启动继电器,线束组件包括正极线束,启动继电器和蓄电池正极通过正极线束连接,启动继电器与动力组件电连接。

7、进一步地,车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主车架和副车架,发动机至少部分设置在主车架上,蓄电池至少部分设置在副车架上,第一连接部设置在副车架上。

8、进一步地,主车架围绕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副车架围绕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发动机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内,负极线束、蓄电池和启动继电器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内。

9、进一步地,主车架与副车架通过紧固件连接,主车架与副车架的接触面能够导电。

10、进一步地,车架上设置有固锁机构,固锁机构至少部分围绕并抵接在蓄电池上,车架包括副车架,固锁机构与车架连接,以使蓄电池与副车架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固锁机构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负极线束与第二连接部连接,以使蓄电池与固锁机构通过负极线束能够导电。

12、进一步地,固锁机构与副车架通过紧固件连接,固锁机构与副车架的接触面能够导电。

13、上述的摩托车可以使负极线束直接连接至车架,以减少负极线束的长度,从而有利于减少负极线束与车架之间安装点的数量,以便于负极线束的布置,进而有利于提高负极线束与车架的装配效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摩托车的装配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负极线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定义一个垂直于所述摩托车高度方向的基准面,所述行走组件的最下端基本位于所述基准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最小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780mm且小于等于82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线束的长度设置为大于等于150mm且小于等于8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组件包括启动继电器,所述线束组件包括正极线束,所述启动继电器和所述蓄电池正极通过所述正极线束连接,所述启动继电器与所述动力组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主车架和副车架,所述发动机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主车架上,所述蓄电池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副车架上,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副车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围绕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所述副车架围绕形成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发动机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所述负极线束、所述蓄电池和所述启动继电器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与所述副车架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主车架与所述副车架接触面能够导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固锁机构,所述车架包括副车架,所述固锁机构至少部分围绕并抵接在所述蓄电池上,所述固锁机构与所述副车架连接,以使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副车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锁机构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负极线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以使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固锁机构通过所述负极线束能够导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锁机构与所述副车架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固锁机构与所述副车架的接触面能够导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负极线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定义一个垂直于所述摩托车高度方向的基准面,所述行走组件的最下端基本位于所述基准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基准面之间的最小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780mm且小于等于82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线束的长度设置为大于等于150mm且小于等于8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组件包括启动继电器,所述线束组件包括正极线束,所述启动继电器和所述蓄电池正极通过所述正极线束连接,所述启动继电器与所述动力组件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主车架和副车架,所述发动机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主车架上,所述蓄电池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副车架上,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副车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超许献阳张保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