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掺锡的锂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51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掺锡的锂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技术。该材料的化学式为:Li(Mn↓[x]Sn↓[z])↓[2]O↓[4],x和z分别是锰和锡的摩尔比,满足x+z=1,其中锡的摩尔数占锡和锰总摩尔数的0.1%~10%。制备方法为:将高温下能够分解产生锰金属氧化物的化合物或锰的氧化物、高温下能够分解产生氧化锡的化合物或氧化锡、高温下能够分解产生氧化锂的化合物或氧化锂混合,将混合物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得到掺杂锡的锂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其中反应温度为600~1000℃,保温时间为5~40小时。该复合材料的具有较好的循环特性,其制备方法的材料成本低、工艺流程简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掺锡的锂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掺锡的锂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材料制备
,特别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实用化的新型高能二次电池,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好、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码产品、电动工具等便携式设备领域。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源所表现出的良好应用前景以及在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锂离子电池问世以来,以石墨化碳材料为负极、钴酸锂材料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以笔记本电脑用18650型电池为例,其比能量在十年中提高了一倍左右。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仍主要以石墨化碳材料为负极、钴酸锂材料为正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为代表的便携式设备不断小型化、智能化,要求其电源更加高比能量化。此外,电动汽车等领域要求动力型电池必须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安全性。商品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上述发展的要求,其中正极材料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掺锡的锂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表达式为:Li(Mn↓[x]Sn↓[z])↓[2]O↓[4],其中x和z分别是锰和锡的摩尔比,满足x+z=1,且锡的摩尔数占锡和锰总摩尔数的0.1%~10%。

【技术特征摘要】
1、掺锡的锂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表达式为:Li(MnxSnz)2O4,其中x和z分别是锰和锡的摩尔比,满足x+z=1,且锡的摩尔数占锡和锰总摩尔数的0.1%~10%。2、掺锡的锂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含有以下步骤:1)将下述三种化合物混合:高温下能够分解产生锰金属氧化物的化合物或锰的氧化物;高温下能够分解产生氧化锡的化合物或氧化锡;高温下能够分解产生氧化锂的化合物或氧化锂;其中锡的摩尔数占锡和锰总摩尔数的0.1%~10%,锂的摩尔数等于锡和锰总摩尔数的二分之一;2)将第1)步得到的混合物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得到掺杂锡的锂锰氧化物正极材料,其中高温固相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向明郭少华蒲薇华王莉任建国李建军姜长印万春荣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