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6482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采用4阶的设计,在带外形成4个传输零点,可达到带外高抑制的要求;且整体尺寸为1.6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涉及滤波器,具体涉及一种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带通滤波器能通过某一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分量,且将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带通滤波器应具有较平坦的通带,在通带内无衰减或放大,且在通带外使所有频率都被衰减掉,而且通带外的转换应该在极小频率范围就能完成。实际应用带通滤波器的需求,既需要带通滤波器具有带外高抑制的特性,又需要带通滤波器体积小型化,能尽可能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采用微波低损耗介质陶瓷,且滤波器采用4阶的设计,在带外形成4个传输零点,达到带外高抑制。
[0004]优选的,整体尺寸为1.6mm
×
0.8mm
×
0.7mm。
[0005]优选的,微波低损耗介质陶瓷的介电常数为40。
[0006]优选的,微波低损耗介质陶瓷的介质损耗小于0.002。
[0007]优选的,微波低损耗介质陶瓷内部设有电感和电容。
[0008]优选的,所述电感包括:主要由第四微带线及与其相连接的通孔构成的第一电感;主要由第一微带线形成的第二电感;主要由第五微带线及其相连接的通孔组成的第三电感;主要由第八通孔形成的第四电感;主要由第三微带线形成的第五电感;主要由第十通孔形成的第六电感;主要由第六微带线及其相连接的通孔构成的第七电感;主要由第七微带线及与其相连接的通孔构成的第八电感;主要由第二微带线形成的第九电感。/>[0009]优选的,所述电容包括:主要由第四极板、第二极板组成的第一电容;主要由第八极板、第二极板、第三极板形成的第二电容;主要由第八极板、第六极板形成的第三电容;主要由第二极板、第一极板构成的第四电容;主要由第三极板、第一极板形成的第五电容;主要由第五极板、第三极板组成的第六电容;主要由第八极板、第七极板形成的第七电容。
[0010]优选的,使第一电感与第三电容形成振子;使第四电感与第四电容形成振子使第六电感与第五电容形成振子;使第八电感与第七电容形成振子。
[0011]优选的,引入第二电感与第九电感,使滤波器在高端形成两个零点。
[0012]优选的,引入第二电容,使滤波器在低端与高端各形成一个零点。
[001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采用4阶的设计,在带外形成4个传输零点,可达到带外高抑制的要求;且整体尺寸为1.6mm
×
0.8mm
×
0.7mm,可达到小型化的目的。
[0014]本专利技术采用微波低损耗介质陶瓷,介质材料(介电常数为40,且介质损耗小于0.002)添加溶剂、分散剂、粘合剂,并通过流延工艺形成生瓷材料。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层、微带线印刷在生瓷片表面。本专利技术将多层结构叠压在一起,然后切割烧结成瓷,最终制得成品。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图2和图3是本专利技术滤波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尺寸为1.6mm
×
0.8mm
×
0.7mm、介电常数为40、介质损耗小于0.002的陶瓷体,设于陶瓷体底面左端的输入焊盘P1,设于陶瓷体底面右端且与输入焊盘P1对称设置的输出焊盘P2,设于陶瓷体底面中部的接地焊盘GND,以及设于陶瓷体内部的六个金属层;所述六个金属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金属层,其包含由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微带线31,第二微带线32,第三微带线33,以及第四微带线34;第一微带线31、第二微带线32、第三微带线33、第四微带线34都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一微带线31和第四微带线34对称设置;第二微带线32和第三微带线33对称设置;第二金属层,其包含:位于第二极板102和第三极板103上方的第八极板108,以及位于第一极板101后侧上方的第五微带线35;第五微带线35沿左右方向延伸;第八极板108的左端还延伸至第六极板106上方;第八极板108的右端还延伸至第七极板107上方;第三金属层,其包含:位于输入焊盘P1上方的第六极板106,以及位于输出焊盘P2上方的第七极板107;第六极板106通过第三过孔203与输入焊盘P1电连接;第七极板107通过第四过孔204与输出焊盘P2电连接;第六极板106和第七极板107对称设置;第四金属层,其包含:位于第二极板102上方的第四极板104,由第四极板104前侧延伸至输入焊盘P1上方的第六微带线36,位于第三极板103上方的第五极板105,以及由第五极板105前侧延伸至输出焊盘P2上方的第七微带线37;第四极板104和第五极板105对称设置;第六微带线36和第七微带线37对称设置;第五金属层,其包含:位于第一极板101左半部上方的第二极板102,以及位于第一极板101右半部上方的第三极板103;第二极板102和第三极板103对称设置;第六金属层,其包含:位于接地焊盘GND上方的第一极板101,由第一极板101后侧左端延伸至输入焊盘P1上方的左延部,以及由第一极板101后侧右端延伸至输出焊盘P2上方的右延部;第一极板101通过第一过孔201与接地焊盘GND的左半部电连接;第一极板101通过第二过孔202与接地焊盘GND的右半部电连接;第一微带线31的前端位于第六微带线36和第六极板106上方,第一微带线31的前端通过第五过孔205与第六极板106、第六微带线36电连接;第一微带线31的后端位于第一极板101左延部的上方,第一微带线31的后端通过第六过孔206与第一极板101的左延部电连接;第二微带线32的前端位于第二极板102上方,第二微带线32的前端通过第七过孔207与第二极板102电连接;第二微带线32的后端位于位于第五微带线35左端的上方,第二微带线32的后端通过第八过孔208与第五微带线35的左端、第一极板101电连接;
第三微带线33的前端位于第三极板103上方,第三微带线33的前端通过第九过孔209与第三极板103电连接;第三微带线33的后端位于位于第五微带线35右端的上方,第三微带线33的后端通过第十过孔210与第五微带线35的右端、第一极板101电连接;第八过孔208与第十过孔210对称设置;第四微带线34的前端位于第七微带线37和第七极板107上方,第四微带线34的前端通过第十一过孔211与第七极板107、第七微带线37电连接;第四微带线34的后端位于第一极板101右延部的上方,第四微带线34的后端通过第十二过孔212与第一极板101的右延部电连接。
[0018]本专利技术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如图1所示,电路图中包括七个电容和九个电感。
[0019]具体的,所述七个电容分别为:1)主要由第四极板104、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采用微波低损耗介质陶瓷,且滤波器采用4阶的设计,在带外形成4个传输零点,达到带外高抑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整体尺寸为1.6mm
×
0.8mm
×
0.7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微波低损耗介质陶瓷的介电常数为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微波低损耗介质陶瓷的介质损耗小于0.00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微波低损耗介质陶瓷内部设有电感和电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抑制LC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包括:主要由第四微带线及与其相连接的通孔构成的第一电感;主要由第一微带线形成的第二电感;主要由第五微带线及其相连接的通孔组成的第三电感;主要由第八通孔形成的第四电感;主要由第三微带线形成的第五电感;主要由第十通孔形成的第六电感;主要由第六微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希拉米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