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环境-应力协同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19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然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环境

应力协同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试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自然环境

应力协同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程实际中,承力构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除遭遇诸如温度、湿度、雨雪、太阳辐射、风沙、尘埃、盐雾及工业污染等环境因素的单独或综合作用外,还会经受复杂载荷环境的协同作用,往往表现出与其构成材料在静态使用和单纯受载时不同的损伤模式和损伤机理。现阶段,使用条件下结构环境损伤模式与机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传统环境试验方法提出了新的需求与挑战。然而,现有环境试验大多针对材料工艺、元器件试样,采用静态或动态自然暴露方式,或实验室加速试验研究环境对其性能和/或功能的影响,较少考虑环境

载荷的耦合作用,缺乏针对承力结构有效的环境

应力协同试验装置与技术,尤其是针对典型/极端环境条件下多点协同加载、拉伸

弯曲/压缩

弯曲复合交变加载等复杂载荷形式的模拟装置与技术,结构环境损伤测试和量化表征技术研究基础薄弱,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环境

应力协同试验装置,包括用于夹持试件的夹持座A(101)和夹持座B(102),夹持座A(101)和夹持座B(102)水平布置在台座(1)上,其特征在于:夹持座A(101)和夹持座B(102)设置在同一组导轨(41)上,夹持座A(101)能够被固定,夹持座B(102)通过杠杆(21)连接拉/压载荷加载系统(100);拉/压载荷加载系统(100)包括绕在同一高度的两个定滑轮(20)上的不锈钢钢丝绳(22),不锈钢钢丝绳(22)一端连接砝码(23)、另一端连接立式拉杆(24),在立式拉杆(24)上设置有滑块(25),滑块(25)正面设置有支耳(28),支耳(28)活动套设在立式拉杆(24)上,滑块(25)背面的滑槽配合在竖直线轨(26)上,在位于支耳(28)下方的立式拉杆(24)上设置有环形限位板(27),套设在立式拉杆(24)上的第三弹簧(29)上端抵靠支耳(28),第三弹簧(29)下端抵靠在环形限位板(27)上,线轨(26)固定在支座(30)上,在支座(30)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凸轮组件(32),凸轮组件(32)连接滑块(25);驱动电机(31)运行时带动凸轮组件(32)转动,凸轮组件(32)带动滑块(25)上下反复移动,且在滑块(25)下移至极限位置时,第三弹簧(29)被压缩并带动立式拉杆(24)下移至极限位置,在滑块(25)上移至极限时第三弹簧(29)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环形限位板(27)下方的立式拉杆(24)上固定设置有导向板(33),滑块(25)卡合在导向板(33)上的卡槽(34)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位于第三弹簧(29)下方的立式拉杆(24)上设置有可取出的插销(35),环形限位板(27)套设在立式拉杆(24)上并被插销(35)轴向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杠杆(21)上固定设置有直角三角板(19),在靠近直角三角板(19)的竖直边沿设置有多个通孔(18),设置在台座(1)上的铰接轴(17)穿设在其中的任一通孔(18)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定滑轮(20)位于杠杆(21)下方,不锈钢钢丝绳(22)能够顺着定滑轮(20)移动,以实现砝码(23)跟随立式拉杆(24)作适应性升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台座(1)上设置有用于纵向顶压试件的顶压机构(300),顶压机构位于夹持座A(101)与夹持座B(102)之间;在台座(1)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夹持座A(101)回拉至指定位置的蠕变补偿系统(200),蠕变补偿系统(200)位于杠杆(21)的对侧并固定连接夹持座A(10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共并排设置有4

30个台座(1),每一个台座(1)上设置有两套相互错开的拉/压载荷加载系统(100)、两组相互平行的导轨(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勇王成章刘丽辉封先河杨万均杨小奎周堃郭赞洪许斌冯利军杨祎李昊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