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及其制造方法和包括其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自1980年提出“摇椅电池”(RCB)的概念后,日本索尼公司和三洋公司分别于1985年和1988年开始了锂离子二次电池实用化研究,由于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自放电小、应用温度范围宽、工作电压平稳、贮存寿命长等突出特点,世界各国均对锂离子二次电池在通讯领域、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车和航天航空等方面的应用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并且针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及制造工艺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改进。近些年来,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使得例如型号为18650的圆柱电池的容量,从最初的1200mAh提高到目前的2400mAh。但在一些看似细节,实际上却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池整体性能和质量的问题上却仍有待改进。例如,在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制片工艺中,现有的正极片都是在极片的末端超焊一铝带作为正极耳,由于极耳是通过焊接连接在极片上,故会产生一定的接触内阻,从而增加了电池的内阻,降低了电池的放电性能;另外,由于铝带的价格较高,因此不利于锂离子电池生产成本的降低。于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其包括集流体、附着在集流体的两表面上的极性活性物质层和极耳,其特征在于:该极耳是通过先切割一部分未附着极性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然后将其自集流体卷绕起始端沿卷绕方向和垂直卷绕方向折叠而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其包括集流体、附着在集流体的两表面上的极性活性物质层和极耳,其特征在于:该极耳是通过先切割一部分未附着极性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然后将其自集流体卷绕起始端沿卷绕方向和垂直卷绕方向折叠而形成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其自集流体卷绕起始端沿卷绕方向和垂直卷绕方向折叠的步骤可以为先将切割的集流体沿垂直卷绕方向折叠,再将向上折叠的集流体沿卷绕方向折叠;或将切割的集流体自集流体卷绕起始端沿卷绕方向折叠,再将折叠的集流体沿垂直卷绕方向向上折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固定该极耳的胶纸。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其特征在于:该集流体沿卷绕方向折叠的次数为1-3次,该集流体沿垂直卷绕方向向上折叠的部分大于该集流体横向宽度的一半。5.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切割一部分未附着极性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然后将其自集流体卷绕起始端沿卷绕方向和垂直卷绕方向折叠。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其自集流体卷绕起始端沿卷绕方向和垂直卷绕方向折叠的步骤可以为先将切割的集流体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腾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