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镍电池负极片以及采用其的氢镍电池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075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氢镍电池负极片以及采用其的氢镍电池制造方法,负极片是双负极片,其制造方法包括在单片负极长片的末端通过负极连接基体焊接单片负极短片组成双负极片,先在双负极片的连接缝对应处的隔膜上焊接一宽度大于负极连接基体宽度的小块保护膜,再将焊接有保护膜的隔膜置于正负极片之间,然后将双负极片、隔膜、正极片卷成筒状装入电池壳体,最后经注电解液、安装盖帽密封圈封口组装氢镍电池。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制造不同厚度和嵌渗不同负极活性物质量的极片,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电池的使用性能,相应减少双负极片的厚度和占用壳体的容积,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显著提高电池的制造效率,尤其有利于高容量电池的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镍电池负极片以及采用其的氢镍电池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直接转变化学能为电能的电池的电极制造,尤其是涉及一种氢镍电池负极片以及采用其的氢镍电池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氢镍电池是继镉镍电池之后的新一代高能碱性二次电池,具有高容量、大功率、无污染等特点,是当今二次电池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现有单负极片的AA型氢镍电池结构如图l所示,主要由正极片2、负极片4、隔膜3、电池壳体5,以及电解液和盖帽密封圈所组成,负极片4通过隔膜3,将正极片2从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完全包住,末尾一圈负极片4与电池壳体5接触。任一无负极片4包住的正极片2的地方都将降低正极活性物质的性能,在过充过程中正极析出的氧与负极的结合几率将会减少,造成电池内压过大。为防止在卷绕裂纹大的卷芯处发生电池短路,一般是采用小隔膜以增强隔膜的抗穿刺性。但是,这种电池结构的负极片4最外圈即负极尾部贴近电池壳体5一侧的负极合金粉与电池壳体5接触,相对正极活性物质,此处负极活性物质存在容量过剩,占用电池空间,利用率仅在60%左右的缺陷,在制造高容量电池时,还会增加电池装配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容量电池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负极尾部活性物质容量过剩,利用率不高的缺陷,从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工艺改进方面,提出一种氢镍电池负极片,其不仅能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而且能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负极尾部活性物质容量过剩,利用率不高的缺陷,从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工艺改进方面,提出一种采用上述氢镍电池负极片的氢镍电池制造方法,其不仅能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而且能够在保证电池性能的基础上,减少负极活性物质用-->量,降低电池成本,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对于氢镍电池负极片来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这种氢镍电池负极片,包括网状负极片基体和嵌渗在网状负极片基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这种氢镍电池负极片的特点是:所述负极片是包括单片负极长片和单片负极短片的双负极片,在单片负极长片的末端通过负极连接基体焊接单片负极短片组成。这种双负极片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制造不同厚度和嵌渗不同负极活性物质量的极片,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电池的使用性能。对于氢镍电池负极片来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所述负极短片嵌渗的单位活性物质量是负极长片嵌渗的单位活性物质量的55%~65%。可以相应减少双负极片的厚度和占用壳体的容积,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显著提高电池的制造效率。如果将节省的负极活性物质按比例相应嵌渗在负极长片、负极短片中,还可以提高电池性能。所述网状负极片基体是切拉网状集流体带材,包括铜网、镀镍钢网、镍丝网。使负极活性物质能均匀、有效地嵌渗至基体的网孔内,以及分布在基体的两面。所述嵌渗在网状负极片基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稀土贮氢合金。所述负极连接基体是可焊性导电基体,所述可焊性导电基体包括纯镍带、镍箔、镀镍钢带、铜箔。对于双负极片氢镍电池制造方法来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这种双负极片氢镍电池制造方法,依次有以下步骤:(1)制造正、负极片;(2)组装电池;(3)电池化成。这种双负极片氢镍电池制造方法的特点是:所述制造正、负极片包括将制造的负极长片、负极短片分别裁切成单片,再在单片负极长片的末端通过负极连接基体焊接单片负极短片组成双-->负极片。所述组装电池是先在双负极片的连接缝对应处的隔膜上焊接一宽度大于负极连接基体宽度的小块保护膜,再将焊接有小块保护膜的隔膜置于正负极片之间,然后将双负极片、隔膜、正极片卷成筒状装入电池壳体,装入电池壳体后的末尾一圈是单片负极短片,其与负极连接基体都和电池壳体接触,隔膜从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完全包卷住正极片,且双负极片连接缝对应处的隔膜上焊接有小块保护膜,最后经注电解液、安装盖帽密封圈封口组装成氢镍电池。对于双负极片氢镍电池制造方法来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所述负极片的制造是先将网状负极片基体从内置负极活性物质的粉箱中穿过,使负极活性物质嵌渗在网状负极片基体的网孔及两面,然后浸胶、除去表面余胶、烘干、辊压拉制和裁切。所述负极连接基体的焊接是点焊、碰焊、激光焊中的一种。所述小块保护膜的焊接采用膜用焊接机。所述隔膜与小块保护膜是经过磺化处理的非织造布隔膜,可以达到长时间贮存的效果。所述磺化处理是发烟硫酸处理、氯磺酸处理、无水硫酸处理中的一种。所述非织造布是聚烯类纤维制造的非织造布。所述聚烯类纤维是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由负极长片、负极短片以及将负极长片与负极短片焊接成一体的负极连接基体组成双负极片,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制造不同厚度和嵌渗不同负极活性物质量的极片,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电池的使用性能。在双负极片的连接缝对应处的隔膜上焊接一宽度大于负极连接基体宽度的小块保护膜,可以防止负极长、短片连接处的毛刺刺穿隔膜引起电池微短路甚至短路,还可以在双负极片卷成筒状时起到缓冲压力作用,避免双负极片的连接缝由于厚度不均匀在卷绕时发生断裂。(2)负极短片嵌渗的单位活性物质量是负极长片嵌渗的单位活性物质量的55%~65%,可以相应减少双负极片的厚度和占用壳体的容积,降低-->电池的制造成本和装配难度,显著提高电池的制造效率,如果将节省的负极活性物质按比例相应嵌渗在负极长片、负极短片中,还可以提高电池性能,使其符合国际相关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Eletro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制订的IEC 62133-2002-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液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便携式密封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安全要求,以及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公司(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 Inc,简称UL)制订的UL 2054-家用与商用电池规范。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单负极片的AA型氢镍电池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双负极片的高容量AA型氢镍电池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容量为2400mAh的AA型氢镍电池,其负极片是包括单片负极长片4和单片负极短片7的双负极片,在单片负极长片4的末端通过纯镍带负极连接基体6焊接单片负极短片7组成。这种双负极片的氢镍电池制造方法,依次有制造正负极片、组装电池和电池化成步骤。其中负极片的制造是先将镀镍钢网负极片基体从内置稀土贮氢合金粉的粉箱中穿过,使稀土贮氢合金粉嵌渗在镀镍钢网负极片基体的网孔及两面,然后浸胶、除去表面余胶、烘干、辊压拉制和裁切分别制成单片负极长片4、单片负极短片7,再在单片负极长片4的末端通过纯镍带负极连接基体6焊接单片负极短片7组成双负极片。而组装电池是先在双负极片的连接缝对应处的隔膜3上焊接一宽度大于纯镍带负极连接基体6宽度的小块保护膜8,再将焊接有小块保护膜8的隔膜3置于正负极片之间,然后将双负极片、隔膜3、正极片2卷成筒状装入电池壳体5,装入电池壳体5后的末尾一圈是单片负极短片7,其与纯镍带负极连接基体6都和电池壳体5接触,隔膜3从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完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氢镍电池负极片,包括网状负极片基体和嵌渗在网状负极片基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是包括单片负极长片和单片负极短片的双负极片,在单片负极长片的末端通过负极连接基体焊接单片负极短片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镍电池负极片,包括网状负极片基体和嵌渗在网状负极片基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是包括单片负极长片和单片负极短片的双负极片,在单片负极长片的末端通过负极连接基体焊接单片负极短片组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镍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短片嵌渗的单位活性物质量是负极长片嵌渗的单位活性物质量的55%~65%。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氢镍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负极片基体是切拉网状集流体带材,包括铜网、镀镍钢网、镍丝网。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氢镍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渗在网状负极片基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稀土贮氢合金。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镍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连接基体是可焊性导电基体,所述可焊性导电基体包括纯镍带、镍箔、镀镍钢带、铜箔。6.一种氢镍电池制造方法,依次有以下步骤:(1)制造正、负极片;(2)组装电池;(3)电池化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正、负极片包括将制造的负极长片、负极短片分别裁切成单片,再在单片负极长片的末端通过负极连接基体焊接单片负极短片组成双负极片;所述组装电池是先在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良孔令坤温恒李兴松廖兴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