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增碳负极及提升功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05330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增碳负极及提升功率的方法。该增碳负极为以泡沫镍为集流体承载储氢合金粉的传统负极片中,用掺杂锰氧化物活性炭和石墨粉代替15wt%的贮氢合金粉,来提升负极及电池的输出功率,降低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温升;并为将来过渡到碱性超电池、镍-碳系电容电池、电池转换电容的自转换电源或法拉第超级电容器的极片设计与制造奠定基础。以维生素C的钠盐与高锰酸钾构成氧化-还原反应对偶物料、所进行的掺杂锰氧化物原位反应,简便易行,工业化成本低,效果好,有效解决了石墨粉引入极片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近十年来,超级电池(Ultrabattery),简称“超电池”,其对传统电池行业有着强大吸引力。这种吸引、主要源于提升传统电池的循环寿命、输出功率和低温性能等迫切需求。传统电池,循环寿命难突破IO3数量级,输出功率很难突破30C(倍率)放电,低温性能方面难突破零下_50°C放电大关。而对于传统的电容(capacity),这些电池难突破的指标,对其来说,达到该指标轻而易举;电容的循环寿命至少在IO4数量级,50倍率放电和零下-50°C放电都易于实现。显见,利用功率密度高的电容弥补功率密度低的传统电池缺陷,是超电池对传统电池行业强大吸引力核心所在。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电池行业的超电池技术,一定程度上受到生物的转基因技术影响,即电池行业的超电池本质上类同生物学领域中,将一定量电容的“基因”(gene)通过电的共性这种“核酸”转移到电池中,诸如循环寿命至少在IO4数量级、50倍率放电和零下-50°C放电这些电容的“遗传因子”(genetic factor)能在电池中获得一定程度的“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比较早的开展将传统电池转化为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夺吴耀明王立民李晓忠程勇唐琛明石志水杨玉勋张新波高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