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近十年来,超级电池(Ultrabattery),简称“超电池”,其对传统电池行业有着强大吸引力。这种吸引、主要源于提升传统电池的循环寿命、输出功率和低温性能等迫切需求。传统电池,循环寿命难突破IO3数量级,输出功率很难突破30C(倍率)放电,低温性能方面难突破零下_50°C放电大关。而对于传统的电容(capacity),这些电池难突破的指标,对其来说,达到该指标轻而易举;电容的循环寿命至少在IO4数量级,50倍率放电和零下-50°C放电都易于实现。显见,利用功率密度高的电容弥补功率密度低的传统电池缺陷,是超电池对传统电池行业强大吸引力核心所在。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电池行业的超电池技术,一定程度上受到生物的转基因技术影响,即电池行业的超电池本质上类同生物学领域中,将一定量电容的“基因”(gene)通过电的共性这种“核酸”转移到电池中,诸如循环寿命至少在IO4数量级、50倍率放电和零下-50°C放电这些电容的“遗传因子”(genetic factor)能在电池中获得一定程度的“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比较早的开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夺,吴耀明,王立民,李晓忠,程勇,唐琛明,石志水,杨玉勋,张新波,高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