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突泥灾害治理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604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隧道突泥灾害治理设备及方法,其设备部分包括罐体、螺旋输送注浆机构和形变压盘;所述螺旋输送注浆机构一端与罐体连接,其另一端设有形变压盘,所述螺旋输送注浆机构可相对罐体调节工作角度,所述罐体可调节与地表的相对高度。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可进行抽泥的隧道突泥灾害治理设备及其方法,在进行初步注浆时,进行内部深处泥水的抽取,降低或防止注浆时,泥水的涌出,便于注浆封堵,同时具有形变压盘,可为注浆后期,提供填充位置,提高注浆外部的填充封堵效果,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注浆封堵效果。了整体的注浆封堵效果。了整体的注浆封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突泥灾害治理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突泥灾害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突泥灾害治理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隧道突泥事故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或者开挖轮廓四周的特大岩溶溶腔突然压溃临界面,造成隧道突泥地质灾害
[0003]现有的专利文献“CN204283443U立式搅拌注浆一体机”中,虽可进行注浆作业,但缺少抽泥设计,不易进行快速的注浆,初步注浆可能会受到水压阻挡,注浆效果可能不佳,同时在注浆后,不易在隧道壁上留下大范围、大面积的堵塞作用。现在尚没有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可进行抽泥的隧道突泥灾害治理设备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突泥灾害治理设备及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隧道突泥灾害治理设备及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抽泥设计,不易进行快速的注浆,初步注浆可能会受到水压阻挡的问题。
[0006]进一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易进行突泥位置的压实覆盖,形成封闭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突泥灾害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罐体、螺旋输送注浆机构和形变压盘;所述螺旋输送注浆机构一端与罐体连接,其另一端设有形变压盘,所述螺旋输送注浆机构可相对罐体调节工作角度,所述罐体可调节与地表的相对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突泥灾害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四周均匀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罐体的顶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端与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突泥灾害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压气泵,所述加压气泵的出气口与罐体的顶部连通安装,所述加压气泵的出气口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与罐体的一侧内壁之间设置有间槽,所述罐体的顶部还固定连接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与罐体连通,所述加料口的顶端螺纹连接有封口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所述螺旋输送注浆机构包括长筒、绞龙、注浆套、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长筒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绞龙,所述长筒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有注浆套,所述绞龙的一端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三齿轮,所述长筒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长筒的底端处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与输浆管连接,所述输浆管末端与电控阀门连接,且电控阀门安装在罐体的底部;所述绞龙的的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长孔,所述长孔与抽泥软管间隙嵌合连接,所述抽泥软管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所述连接管的末端与抽泥泵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抽泥泵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所述抽泥泵的出水口连接有排泥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突泥灾害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一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座,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有转动调节电机,另一个所述固定座转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长筒的底端外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也与长筒的底端外部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突泥灾害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泥软管收聚在U型座上,所述U型座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底部,所述U型座内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通过多个弹簧与底板的底部弹性连接,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与开设在U型座中部的通孔间隙配合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铁条,所述铁条的顶部设置有多个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U型座的底部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突泥灾害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外圈固定连接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圆环套设在抽泥软管上,所述圆环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夹持液压缸,所述夹持液压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艳王枫轩付朝江罗才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