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600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压铸成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机架、头板、中板以及锁模机构,所述头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头板上设置有定模,所述中板滑移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中板上设置有动模,所述锁模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锁模机构驱使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相互盖合并锁定。本申请的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具有锁模力较大、结构简单,容模量较大,体积较小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压铸成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压铸成型是将熔融的金属液在较高的压力下,以高速度填充入压铸模型腔,并使金属液在高压状态下凝固而形成金属压铸件的过程,它是目前所有金属铸造成型方法中效率最高的一种。
[0003]目前,传统压铸机的锁模大多采用双曲肘装置,具体的,双曲肘装置压铸机是用合模缸直接推动曲肘装置的十字头,并通过曲肘装置推动动模板往前移动,当前后撑臂在一条直线时,曲肘机构便达到它的死点位置。由于曲肘机构可以放大合模缸的推力,所以动模板与静模板锁模时可以达到需要的锁模力。
[0004]但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压铸产品体积不断加大,所需压铸机的锁模力也不断地增加,而传统的双曲肘锁模装置早已不能满足较大锁模力的压铸机,而且双曲肘锁模装置复杂、容模量较小、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双曲肘锁模装置不能满足较大锁模力,且双曲肘锁模装置复杂、容模量较小、体积较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包括机架、头板、中板以及锁模机构,所述头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头板上设置有定模,所述中板滑移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中板上设置有动模,所述锁模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锁模机构驱使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相互盖合并锁定;所述锁模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直快油缸、固定连接于所述直快油缸的输出端的尾板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尾板上的锁模油缸,所述尾板滑移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锁模油缸的输出端与中板固定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进行锁模操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开启直快油缸,此时,直快油缸驱使中板以及尾板向靠近头板的方向进行同步移动;当定模与动模相互盖合时,开启锁模油缸,锁模油缸再次推动中板,从而对动模与定模进行锁定,并得到所需的锁模力。
[0008]而相对于曲轴结构来说,锁模油缸除了可以达到锁模所需的锁模力之外,锁模油缸的结构还更为简单,体积相对更小,进而有效缩小压铸机所占用的空间并增大容模量。
[0009]可选的,所述锁模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尾板上的复位油缸,所述复位油缸与所述锁模油缸相互间隔,所述复位油缸的输出端与中板固定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模与动模相互盖合时,开启锁模油缸以及复位油缸,
此时,锁模油缸以及复位油缸可以同步对中板进行推动,从而对动模与定模提供更大的锁模力,进一步增加动模与定模锁模的精准性以及稳定性。
[0011]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头板上的哥林柱以及设置于所述尾板上的开合油缸组件,所述哥林柱远离所述头板的一端依次穿设所述中板以及所述尾板,所述哥林柱通过所述开合油缸组件对所述尾板的移动进行控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启锁模油缸以及复位油缸前,工作人员可以开启开合油缸组件,而后哥林柱便可以通过开合油缸组件对尾板的移动进行限制,进而在锁模油缸以及复位油缸对中板进行推动时,有效减少尾板发生后退的可能性,间接提高定模与动模锁模的稳定性和精准度。另外,由于哥林柱的直径相对较小,所以在制备哥林柱时,加工难度相对较小,成本相对较低。
[0013]可选的,所述开合油缸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哥林柱的两侧的开合油缸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合油缸的输出端的半开边螺母,所述开合油缸固定连接于所述尾板上,两个所述开合油缸迫使两个所述半开边螺母相互盖合并对所述哥林柱进行抱紧锁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尾板的移动进行限制时,工作人员可以开启两个开合油缸,两个开合油缸带动两个半开边螺母相互盖合并对哥林柱进行抱紧锁定,从而促使哥林柱通过两个半开边螺母对尾板进行限位,有效减少尾板发生后退的可能性,间接提高定模与动模锁模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0015]可选的,所述哥林柱的外周面设置有沟槽,当两个所述半开边螺母相互盖合时,两个所述半开边螺母与所述沟槽相互啮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半开边螺母对哥林柱进行抱紧锁定时,由于两个半开边螺母与沟槽相互啮合,所以沟槽的槽壁可以进一步限制两个半开边螺母的移动,从而有效增加哥林柱与半开边螺母的锁定效果,进一步减少尾板发生后退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定模与动模锁模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0017]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杆,所述哥林柱远离头板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孔内;所述头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哥林柱螺母,所述哥林柱螺母上设置有哥林柱螺母压板,所述哥林柱远离支架的一端通过所述哥林柱螺母以及所述哥林柱螺母压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头板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架通过连接杆对哥林柱的一端进行固定,头板通过哥林柱螺母以及哥林柱螺母压板对哥林柱的另一端进行固定,所以在对动模与定模进行锁模或者开模时,支架以及头板可以对哥林柱进行限位,有效减少哥林柱发生窜动的可能性,间接提高动模与定模锁模或者开模的稳定性以及精准性。
[0019]可选的,还包括用于输送压铸产品的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载物板以及驱动件,所述载物板滑移连接于机架上,所述载物板位于所述动模与所述定模的下方,所述驱动件驱使所述载物板进行往复滑移,所述载物板用于对压铸产品进行装载,所述载物板将压铸产品转移出所述机架;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中板上的驱动齿条、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驱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从动齿轮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载物板上的从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驱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条与所述从动齿轮相互配合并同步转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动模与定模进行锁模操作时,中板同步通过驱动齿条驱使驱动齿轮发生旋转,驱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驱使从动齿条发生滑移,从动齿条带动装载有压铸产品的载物板向脱离机架的方向移动,从而自动完成对压铸产品的转移操作,有效降低转移压铸产品的操作难度,间接提高转移压铸产品的安全性。
[0021]可选的,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推送件,所述推送件包括设置于机架的侧壁的传送带、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的传递油缸以及设置于传递油缸的输出端的推送板,当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载物板将压铸产品转移出所述机架上,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载物板的下方,所述传递油缸通过所述推送板将压铸产品转移至所述传送带上。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载物板将压铸产品脱离机架时,传递油缸可以通过推送板将压铸产品转移至传送带上,而传送带将压铸产品进行流水线转移,有效提高对压铸产品的转移效率。另外,由于转移压铸产品采用推送的方式,所以载物板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有效降低压铸产品下落的高度,间接减少压铸产品发生破损的可能性。
[0023]第二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头板(2)、中板(3)以及锁模机构(4),所述头板(2)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头板(2)上设置有定模(21),所述中板(3)滑移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中板(3)上设置有动模(31),所述锁模机构(4)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锁模机构(4)驱使所述动模(31)与所述定模(21)相互盖合并锁定;所述锁模机构(4)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直快油缸(41)、固定连接于所述直快油缸(41)的输出端的尾板(42)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尾板(42)上的锁模油缸(43),所述尾板(42)滑移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锁模油缸(43)的输出端与中板(3)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机构(4)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连接于所述尾板(42)上的复位油缸(44),所述复位油缸(44)与所述锁模油缸(43)相互间隔,所述复位油缸(44)的输出端与中板(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头板(2)上的哥林柱(51)以及设置于所述尾板(42)上的开合油缸组件(52),所述哥林柱(51)远离所述头板(2)的一端依次穿设所述中板(3)以及所述尾板(42),所述哥林柱(51)通过所述开合油缸组件(52)对所述尾板(42)的移动进行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油缸组件(52)包括对称设置于哥林柱(51)的两侧的开合油缸(521)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开合油缸(521)的输出端的半开边螺母(522),所述开合油缸(521)固定连接于所述尾板(42)上,两个所述开合油缸(521)迫使两个所述半开边螺母(522)相互盖合并对所述哥林柱(51)进行抱紧锁定。5.根据权利要求4述的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哥林柱(51)的外周面设置有沟槽(53),当两个所述半开边螺母(522)相互盖合时,两个所述半开边螺母(522)与所述沟槽(53)相互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支架(11),所述支架(1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杆(12),所述哥林柱(51)远离头板(2)的一端开设有固定孔(13),所述连接杆(12)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孔(13)内;所述头板(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哥林柱螺母(14),所述哥林柱螺母(14)上设置有哥林柱螺母(14)压板,所述哥林柱(51)远离支架(11)的一端通过所述哥林柱螺母(14)以及所述哥林柱螺母(14)压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头板(2)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机的直压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输送压铸产品的送料机构(6),所述送料机构(6)包括载物板(61)以及驱动件(62),所述载物板(61)滑移连接于机架(1)上,所述载物板(61)位于所述动模(31)与所述定模(21)的下方,所述驱动件(62)驱使所述载物板(61)进行往复滑移,所述载物板(61)用于对压铸产品进行装载,所述载物板(61)将压铸产品转移出所述机架(1);所述驱动件(62)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中板(3)上的驱动齿条(621)、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的驱动齿轮(622)、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1)上的从动齿轮(623)以及固定连接于所述载物板(61)上的从动齿条(624),所述驱动齿条(621)与所述驱动齿轮(622)相互啮合,所述从动齿条(624)与所述从动齿轮(623)相互配合并同步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光明刘亚刚史康郭龙刘仁桂胡奖品郝与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力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