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和遮光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及一种溶剂技术

技术编号:3245718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和遮光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及一种溶剂,包括: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遮光薄膜包括薄膜层、固定在所述薄膜层两侧的隔热层,以及固定在所述隔热层表面的第一遮光层与第二遮光层,所述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选择树脂材料作为薄膜层,利用热复合的方式将隔热层复合固定到薄膜层的两侧,热合时的温度为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和遮光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及一种溶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带领域,特别涉及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和遮光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及一种溶剂。

技术介绍

[0002]遮光胶带是具有遮光功能的黑色单/双面胶带,采用了印刷工艺制作的黑膜作为基材,有优良的遮蔽性及绝缘性,适用于LCD与背光源的固定,以及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PDA等显示屏部件背光源边框的遮光、固定。
[0003]现有公开号为CN112708371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和遮光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及一种溶剂。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遮光薄膜包括薄膜层和设置在薄膜层一侧或两侧的黑色油墨层,所述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选择油墨为热固型聚氨酯油墨,所述热固型聚氨酯油墨主要包括聚氨酯组合物和色浆,所述聚氨酯组合物包括聚氨酯树脂、苯类和酯类混合溶剂,如甲苯和二元酸酯混合物溶剂,所述二元酸酯混合物采用丁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或已二酸二甲酯,所述色浆包括黑色炭粉、分散剂、填料、附着力促进剂,所述分散剂采用毕克化学的Disperbyk

194分散剂,所述填料为钛白粉,所述附着力促进剂采用硅烷偶联剂类附着力促进剂;采用凹版印刷设备,烘箱长度为5M,凹版辊选择网孔150~300线,角度45~60
°
;涂布油墨时,采用丁酯、正己烷和甲苯中至少一种作为油墨的溶剂,设定所述烘箱温度为60~100℃,设定烘箱风速为5~20M/s,设定油墨粘度在温度为25℃时涂四杯粘度为10~30s,设定涂布速度50~300M/min,先对薄膜的一面进行第一层油墨印刷,印刷完成后,薄膜在设定温度50℃的循环老化室中熟化24h,得到油墨层1~2μm的单面印刷薄膜。
[0004]上述的专利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强度和韧性较差,制造工艺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和遮光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及一种溶剂,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遮光薄膜包括薄膜层、固定在所述薄膜层两侧的隔热层,以及固定在所述隔热层表面的第一遮光层与第二遮光层,所述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选择树脂材料作为薄膜层,利用热复合的方式将隔热层复合固定到薄膜层的两侧,热合时的温度为55

65℃,热合使得压强为2

3Mpa;之后在隔热层的两侧涂抹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之后在隔热层的表面高压喷涂第一遮光层,得到厚度在0.5

1um的第一遮光层,之后在第一遮光层的表面采用涂布的方式涂抹第二遮光层,设定涂布速度50

300M/min,并在40℃的循环老化室中熟化24h,得到厚度在1

2μm的第二遮光层。
[0008]较佳的,所述薄膜层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
[0009]较佳的,所述隔热层包括以下质量计组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20

30份,乙二醇2

4份、2020流平增稠剂5

8份、钛白粉2

5份,紫外线吸收剂UV

P1

2份,聚醚改性硅氧烷2

3份。
[0010]较佳的,所述第一遮光层为包括以下质量计组分: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醚50

60份、聚醚硅氧烷共聚物70

80份、颜填料20

25份、有机硅丙烯酸聚合物40

55份、增稠剂3

5份。
[0011]较佳的,所述第二遮光层为炭黑。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遮光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在两层所述遮光薄膜之间涂刷一层胶粘剂进行固定,并在所述遮光薄膜的表面涂抹一层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之后在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表面粘体不粘纸,得到遮光双面胶带。
[0013]较佳的,所述胶粘剂为环氧改性聚氨酯复合胶。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溶剂,为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包括以下质量计组分:丙烯酸及其酯类单体或共聚物80

90份、α-萜烯树脂5

10份、β-萜烯树脂3

5份、萜烯酚醛树脂4

8份、环氧树脂8

10份、N,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2

4份和偶氮二异丁腈2

4份。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相对于对比文件而言,遮光薄膜包括薄膜层、隔热层、第一遮光层与第二遮光层,其强度韧性皆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且采用热复合的方式将隔热层复合固定到薄膜层的两侧,并在隔热层的两侧涂抹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在隔热层的表面高压喷涂第一遮光层,在第一遮光层的表面采用涂布的方式涂抹第二遮光层,生成工艺简单,且制造的遮光薄膜遮光性更好;此外,本遮光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在两层所述遮光薄膜之间涂刷一层胶粘剂进行固定,并在所述遮光薄膜的表面涂抹一层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之后在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表面粘体不粘纸,得到遮光双面胶带,制造工艺简单,粘性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薄膜层;2、隔热层;3、第一遮光层;4、第二遮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参考图1,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遮光薄膜包括薄膜层1、固定在所述薄膜层1两侧的隔热层2,以及固定在所述隔热层2表面的第一遮光层3与第二遮光层4,所述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选择树脂材料作为薄膜层1,利用热复合的方式将隔热层2复合固定到薄膜层1的两侧,热合时的温度为65℃,热合使得压强为2Mpa;之后在隔热层2的两侧涂抹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之后在隔热层2的表面高压喷涂第一遮光层3,得到厚度在0.5um的第一遮光层3,之后在第一遮光层3的表面采用涂布的方式涂抹第二遮光层4,设
定涂布速度50M/min,并在40℃的循环老化室中熟化24h,得到厚度在2μm的第二遮光层4。
[0022]其中,所述薄膜层1为聚乙烯。
[0023]其中,所述隔热层2包括以下质量计组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20份,乙二醇2份、2020流平增稠剂8份、钛白粉2份,紫外线吸收剂UV

P2份,聚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薄膜包括薄膜层(1)、固定在所述薄膜层(1)两侧的隔热层(2),以及固定在所述隔热层(2)表面的第一遮光层(3)与第二遮光层(4),所述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选择树脂材料作为薄膜层(1),利用热复合的方式将隔热层(2)复合固定到薄膜层(1)的两侧,热合时的温度为55

65℃,热合使得压强为2

3Mpa;之后在隔热层(2)的两侧涂抹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之后在隔热层(2)的表面高压喷涂第一遮光层(3),得到厚度在0.5

1um的第一遮光层(3),之后在第一遮光层(3)的表面采用涂布的方式涂抹第二遮光层(4),设定涂布速度50

300M/min,并在40℃的循环老化室中熟化24h,得到厚度在1

2μm的第二遮光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层(1)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2)包括以下质量计组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树脂20

30份,乙二醇2

4份、2020流平增稠剂5

8份、钛白粉2

5份,紫外线吸收剂UV

P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香
申请(专利权)人:凯仁精密材料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