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521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电芯构造为多个且多个电芯在厚度方向上堆叠设置;汇流排组件,汇流排组件与多个电芯的正极极耳或者多个电芯的负极极耳相连,汇流排组件包括:汇流排本体,汇流排本体包括:本体部和弯折部,本体部设置在多个电芯的上端且与对应的极耳相连,弯折部设置在本体部的外边沿且朝下延伸;导热硅胶层,导热硅胶层包覆在弯折部的外周且导热硅胶层构造为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为绝缘层的导热硅胶层包覆弯折部的外周避免弯折部与其他零部件发生接触,提高了绝缘效果,同时利用导热硅胶层的性质相比较现有技术的PET膜提高了防护能力,相比较现有技术的导热塑料降低了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的电池包由于提升了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电池包对快充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电池模组快充或放电电流都比较较大,电池模组的汇流排一般需要带冷却才能满足快充或放电工况的温升需求。现有的汇流排的外侧设计成向下折弯形状,通过汇流排的向下折弯部分接触冷却件来实现汇流排的冷却降温。向下折弯部分通常进行绝缘处理,但是现有的方式,例如PET等绝缘膜包覆及导热塑料注塑工艺,可能出现绝缘失效、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模组,降低成本,提高防护能力。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电池模组的车辆,降低成本,提高防护能力。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所述电芯构造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电芯在厚度方向上堆叠设置;汇流排组件,所述汇流排组件与多个所述电芯的正极极耳或者多个所述电芯的负极极耳相连,所述汇流排组件包括:汇流排本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200),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21),所述电芯(21)构造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电芯(21)在厚度方向上堆叠设置;汇流排组件(100),所述汇流排组件(100)与多个所述电芯(21)的正极极耳(211)或者多个所述电芯(21)的负极极耳(212)相连,所述汇流排组件(100)包括:汇流排本体(10),所述汇流排本体(10)包括:本体部(11)和弯折部(12),所述本体部(11)设置在多个所述电芯(21)的上端且与对应的极耳相连,所述弯折部(12)设置在所述本体部(11)的外边沿且朝下延伸;导热硅胶层(30),所述导热硅胶层(30)包覆在所述弯折部(12)的外周且所述导热硅胶层(30)构造为绝缘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排组件(100)构造为两个且分别为第一汇流排(22)和第二汇流排(23),所述第一汇流排(22)与多个所述电芯(21)的正极极耳(211)相连,所述第二汇流排(23)与多个所述电芯(21)的负极极耳(21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2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汇流排(22)和所述第二汇流排(23)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侧壁(24)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24)和所述第二侧壁夹设多个所述电芯(21),所述第一侧壁(24)与所述第一汇流排(22)的绝缘层贴合,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汇流排(23)的绝缘层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200),其特征在于,第一侧壁(24)的上端形成有上端敞开的第一容纳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