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粉末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4550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用于高密度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层状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粉末,以提供具有高容量和优异的速率特性的锂二次电池。该粉末是用于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层状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粉末,其体积密度大于等于2.0g/cc、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B为0.1~1μm、二次粒子的中值粒径A为9~20μm、二次粒子的中值粒径A与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B的比A/B在10~200范围。(*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其原申请的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4/006694,中国国家申请号为200480000392.6,申请日为2004年5月12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层状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粉末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层状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粉末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层状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粉末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以及锂二次电池。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提供容量高并且速率特性也优秀的锂二次电池的高密度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用层状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粉末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上述材料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锂二次电池具有优异的能量密度和输出密度等特性,并且可以实现小型化和轻质化,所以对其作为笔记本型计算机、手机以及手提式摄像机等便携式设备的电源的需求出现了急剧的增长。另外,锂二次电池还作为电车和电力负载调整等的电源而倍受瞩目。锂二次电池中所使用的正极通常是由集电器和形成在集电器表面上的正极活性物质层构成,该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以及粘合剂。作为正极活性物质,锂锰复合氧化物、锂钴复合氧化物或者锂镍复合氧化物等锂与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因具有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层状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粉末,所述粉末的组成用下述式1表示,其是一次粒子聚集形成二次粒子所得到的层状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粉末,其特征在于,其体积密度大于等于2.0g/cc,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B为0.1~1μm,二次粒子的中值粒径A为9~20μm,二次粒子的中值粒径A与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B的比A/B为10~200:    Li↓[1+x]Ni↓[1-y-z-p]Mn↓[y]Co↓[z]M↓[p]O↓[2]  1    其中,0≤x≤0.20,0.1≤y≤0.5,0.05≤z≤0.5,0≤p≤0.2,0.2≤y+z+p≤0.8;M是从由Al、Fe、Ti、Mg、Cr、Ga、Cu、Zn...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5-13 2003-134695;JP 2003-6-27 2003-185175;1、用于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层状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粉末,所述粉末的组成用下述式1表示,其是一次粒子聚集形成二次粒子所得到的层状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粉末,其特征在于,其体积密度大于等于2.0g/cc,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B为0.1~1μm,二次粒子的中值粒径A为9~20μm,二次粒子的中值粒径A与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径B的比A/B为10~200:Li1+xNi1-y-z-pMnyCozMpO2    1其中,0≤x≤0.20,0.1≤y≤0.5,0.05≤z≤0.5,0≤p≤0.2,0.2≤y+z+p≤0.8;M是从由Al、Fe、Ti、Mg、Cr、Ga、Cu、Zn、Nb和Zr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1种元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粉末,其特征在于,其BET比表面积为0.5~1m2/g。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状锂镍系复合氧化物粉末,其特征在于,式1中,y为0.2~0.4、z为0.2~0.4、y+z+p为0.3~0.7。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志塚贤治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