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电厂二回路给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4342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6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核电厂二回路给水系统,包括主给水泵、主给水流量管线、应急给水流量管线,主给水流量管线包括主路给水管、主给水止回阀、主给水调节阀、主给水隔离阀、流量测量装置、手动隔离阀,主路给水管与主给水泵、蒸汽发生器相连,手动隔离阀、流量测量装置、主给水调节阀、主给水隔离阀、主给水止回阀依次设于主路给水管上,手动隔离阀处于非抗震厂房内,流量测量装置处于抗震厂房内;应急给水流量管线包括辅助给水管、辅助给水控制阀、辅助给水止回阀,辅助给水管与蒸汽发生器相连,辅助给水控制阀、辅助给水止回阀均设于辅助给水管上,且辅助给水止回阀处于安全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以及经济性。以及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厂二回路给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核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二回路给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二回路给水系统是核电厂非常重要的安全相关的系统。目前的核电厂二回路给水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向该蒸汽发生器供应正常给水的主给水流量管线和应急给水流量管线、至少三台主给水泵和一台启动给水泵、以及断路器等部件(如图3所示),其中,主给水流量管线的配置包括位于安全壳内的止回阀、位于安全壳外并紧靠安全壳的止回阀、位于抗震厂房内的主路调节阀及隔离阀组和旁路调节阀及隔离阀组、以及位于非抗震厂房的流量测量装置,应急给水流量管线的配置包括位于安全壳内的止回阀和位于抗震厂房内的辅助给水调节阀。这种核电厂二回路系统在使用时至少存在结构复杂、布置不合理等问题:比如,位于抗震厂房内的主路调节阀及隔离阀组中的上游隔离阀和旁路调节阀及隔离阀组中的上游隔离阀均接受核岛反应堆保护系统的信号,然而,这种上游隔离阀实质上不需要实现核安全级给水的隔离,仅用于维修时隔离,这些冗余设置以及布置不仅带来了经济性差的问题,并且带来了控制逻辑复杂等问题;流量测量信号需要从非抗震厂房通过仪控装置进入位于抗震厂房的反应堆保护系统,导致该流量信号的可靠性不能保证;辅助给水调节阀只具有手动调节功能,在SGTR(蒸汽发生器U型管破损导致泄漏)事故情况下,不能有效隔离向蒸汽发生器的供水,可能导致蒸汽发生器满溢,安全性差;启动给水泵为独立设置,但是,其仅在核电厂的启停过程中用于向蒸汽发生器供水,而在核电厂实际运行经验过程中使用较少,设备闲置率高,经济性差。r/>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核电厂二回路给水系统,可简化系统结构,优化控制逻辑,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核电厂二回路给水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主给水泵、主给水流量管线、以及应急给水流量管线,所述主给水流量管线包括主路给水管、主给水止回阀、主给水调节阀、主给水隔离阀、流量测量装置、以及手动隔离阀,所述主路给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给水泵、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所述手动隔离阀、所述流量测量装置、所述主给水调节阀、所述主给水隔离阀、以及所述主给水止回阀按从所述主路给水管的上游至下游的顺序依次设于主路给水管上,其中,手动隔离阀处于核电厂中的非抗震厂房内,
[0006]用于检修隔离,流量测量装置、主给水调节阀、以及主给水隔离阀均处于核电厂中的抗震厂房内,且流量测量装置与核电厂中的反应堆保护系统电信号连接,用于向反应堆保护系统传送其检测到的主给水流量管线中的流量信号,主给水止回阀设于核电厂中的安全壳内;
[0007]所述应急给水流量管线包括辅助给水管、辅助给水控制阀、以及辅助给水止回阀,所述辅助给水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所述辅助给水控制阀、所述辅助给水止回阀均设于辅助给水管上,且辅助给水止回阀处于辅助给水控制阀的下游并处于所述安全壳内。
[0008]优选的是,所述主给水调节阀、所述主给水隔离阀、以及所述辅助给水控制阀均与所述反应堆保护系统电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反应堆保护系统发送的核安全级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核安全级信号控制其自身的开闭/开度。
[0009]优选的是,所述主给水流量管线还包括旁路给水管,所述旁路给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流量测量装置和所述主给水调节阀之间的主路给水管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主给水止回阀上游的主路给水管相连;
[0010]所述主给水调节阀包括主路调节阀和旁路调节阀,所述主路调节阀与所述旁路调节阀并列设置,且主路调节阀设于所述主路给水管上,旁路调节阀设于所述旁路给水管上。
[0011]优选的是,所述主路调节阀、所述旁路调节阀、以及所述辅助给水控制阀均为气动调节阀,且主路调节阀和旁路调节阀的失效安全位置为关闭状态,辅助给水控制阀的失效安全位置为开启状态。
[0012]优选的是,所述主给水隔离阀为电动隔离阀,且由应急柴油机或蓄电池组供电,或者,所述主给水隔离阀为汽液联动快速隔离阀。
[0013]优选的是,所述主路调节阀、所述旁路调节阀、所述主给水隔离阀、以及所述辅助给水控制阀均为核安全级阀门。
[0014]优选的是,所述主给水隔离阀包括主路隔离阀和旁路隔离阀,所述主路隔离阀与所述旁路隔离阀并列设置,且主路隔离阀设于所述主路给水管上,旁路隔离阀设于所述旁路给水管上。
[0015]优选的是,本系统还包括断路器,所述断路器设于核电厂中的抗震厂房内,并与所述主给水泵电连接,用于控制主给水泵的启闭。
[0016]优选的是,本系统还包括启动给水小流量管线,所述主给水泵的数量为三台以上,各台主给水泵并列设置,并分别与主路给水管相连,所述启动给水小流量管线与其中一台主给水泵相连,启动给水小流量管线上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在核电厂启停阶段开启,以使与启动给水小流量管线相连的主给水泵作为启动给水泵使用。
[0017]优选的是,所述蒸汽发生器的数量为两台以上,所述主给水流量管线和所述应急给水流量管线的数量为与所述蒸汽发生器数量相同的多条,各台蒸汽发生器分别通过一条主给水流量管线与所述主给水泵相连,多条应急给水流量管线分别与一台蒸汽发生器相连。
[0018]本技术的核电厂二回路给水系统,简化了系统结构,优化了控制逻辑,可在确保系统功能性完整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具体可以分别体现在以下方面:
[0019]通过将流量测量装置布置到抗震厂房中,可以使发送给反应堆保护系统中的主给水流量信号的可靠性得以保证,同时,通过在非抗震厂房内设置手动隔离阀,可以取消接收现有技术中来自反应堆保护系统的控制信号,既保证了主给水的有效隔离功能,又简化了系统配置,优化了控制逻辑,还节省了布置空间;
[0020]通过设置主路给水管和旁路给水管以及主给水调节阀和主给水隔离阀,可以避免
隔离设备单一故障问题,保证可实现主给水的有效隔离,避免在主蒸汽管道破裂叠加地震情况下,蒸汽通过破裂的管道向安全壳质能释放带来的安全壳超压风险,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21]通过设置既具有调节功能又具有自动隔离功能的辅助给水控制阀,可以在SGTR事故时接收反应堆保护系统发送的保护隔离信号而自动关闭或减小自身开度,隔离辅助给水供应,防止蒸汽发生器出现满溢,减少放射性物质的释放;
[0022]通过将断路器设置在抗震厂房中,可减少地震等事故的影响,即使发生地震等事故,也能将主给水泵关闭,保证主给水泵停止向核岛输送主给水,避免对管道设备带来的压力冲击,可以保证在主蒸汽管道破裂叠加地震情况下对主给水进行有效隔离,避免蒸汽通过破裂的管道向安全壳质能释放带来的安全壳超压风险,进一步提高了电厂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0023]通过设置启动小流量管线,可以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启动给水泵,减少了设备闲置率,提高了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24]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厂二回路给水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主给水泵、主给水流量管线、以及应急给水流量管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流量管线包括主路给水管、主给水止回阀、主给水调节阀、主给水隔离阀、流量测量装置、以及手动隔离阀,所述主路给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给水泵、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所述手动隔离阀、所述流量测量装置、所述主给水调节阀、所述主给水隔离阀、以及所述主给水止回阀按从所述主路给水管的上游至下游的顺序依次设于主路给水管上,其中,手动隔离阀处于核电厂中的非抗震厂房内,用于检修隔离,流量测量装置、主给水调节阀、以及主给水隔离阀均处于核电厂中的抗震厂房内,且流量测量装置与核电厂中的反应堆保护系统电信号连接,用于向反应堆保护系统传送其检测到的主给水流量管线中的流量信号,主给水止回阀设于核电厂中的安全壳内;所述应急给水流量管线包括辅助给水管、辅助给水控制阀、以及辅助给水止回阀,所述辅助给水管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相连,所述辅助给水控制阀、所述辅助给水止回阀均设于辅助给水管上,且辅助给水止回阀处于辅助给水控制阀的下游并处于所述安全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二回路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调节阀、所述主给水隔离阀、以及所述辅助给水控制阀均与所述反应堆保护系统电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反应堆保护系统发送的核安全级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核安全级信号控制其自身的开闭/开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厂二回路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给水流量管线还包括旁路给水管,所述旁路给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流量测量装置和所述主给水调节阀之间的主路给水管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主给水止回阀上游的主路给水管相连;所述主给水调节阀包括主路调节阀和旁路调节阀,所述主路调节阀与所述旁路调节阀并列设置,且主路调节阀设于所述主路给水管上,旁路调节阀设于所述旁路给水管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厂二回路给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嘉明王晓江李军杨轶吴冰王佳明李亚飞陈彦霖皮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