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开发出了诸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等车辆,该车辆具备作为车辆的驱动源的电动机(电动发电机)以及向该电动机供给电力的蓄电装置(蓄电池)。在这样的车辆中也存在如下技术:通过将伴随车辆的制动而由电动机再生发电得到的电力供给至蓄电装置,从而能够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另外,在这样的车辆中也存在如下技术:基于车辆的行驶预定路径来控制蓄电装置的充放电。
[0003]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满足规定的条件的下坡包含于车辆的行驶预定路径的情况下,使蓄电池的剩余容量成为比标准剩余容量小的第一剩余容量。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基于车辆的行驶预定路径中的道路坡度以及车速的预测结果来预测在该行驶预定路径中的高压蓄电池的SOC,并在基于预测的SOC判定为高压蓄电池成为饱和状态的情况下,增加高压蓄电池的放电量,使得其不会成为饱和状态。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该车辆具备:蓄电装置;以及电动机,其与驱动轮连结,通过被供给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力而被驱动,并且能够将通过再生动作产生的再生电力供给至所述蓄电装置,其中,所述车辆的控制装置具备放电控制部,在所述电动机能够进行再生动作的再生区间包含于所述车辆的行驶预定路径的情况下,所述放电控制部能够基于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以及该再生区间中的再生预测电力量,在所述车辆到达该再生区间的开始地点之前执行使所述蓄电装置放电的放电控制,在所述行驶预定路径中包含多个所述再生区间的情况下,所述放电控制部提取所述多个再生区间中的所述车辆侧的第一再生区间、所述多个再生区间中的在所述车辆的行进方向上最接近所述第一再生区间的第二再生区间、以及所述第一再生区间与所述第二再生区间之间的可放电区间,在所述第一再生区间中的再生预测电力量大于所述可放电区间中的放电预测电力量的情况下,所述放电控制部将合并了所述第一再生区间、所述第二再生区间以及所述可放电区间而得到的区间设定为视作一个再生区间的控制对象区间,所述放电控制部基于所述蓄电装置的剩余容量以及所述控制对象区间中的再生预测电力量,在所述车辆到达该控制对象区间的开始地点之前,执行所述放电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对象区间中的再生预测电力量是从所述第一再生区间中的再生预测电力量以及所述第二再生区间中的再生预测电力量的合计值中减去所述可放电区间中的放电预测电力量而得到的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可放电区间中的放电预测电力量是在所述可放电区间中,在视作仅将所述蓄电装置的电力供给至所述电动机并仅通过根据该电力而由所述电动机输出的动力使所述车辆行驶的情况下,从所述蓄电装置放出的电力量。4.一种车辆的控制装置,该车辆具备:蓄电装置;电动机,其与驱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凯文,有贺畅幸,江藤正,二寺晓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