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阻尼器和用于振动阻尼器的阻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33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振动阻尼器和用于振动阻尼器的阻尼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振动阻尼器(1),其包括:彼此同轴地布置的外管(2)、至少一个中管(3)和内管(4),其中,在中管开口(7)的每一侧部上,内管(4)与至少一个中管(3)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件(13),所述侧部面向至少一个中管(3)的管端部,其中,径向环绕的密封元件(14)布置在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件(13)中,所述密封元件至少关于阻尼介质相对于外管补偿空间(5)来密封至少一个中管补偿空间(6),其中,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件(13)至少部分地配置为涂覆元件的形式,并且涂覆元件以物质与物质结合的方式设置在内管(4)或至少一个中管(3)上。(3)上。(3)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阻尼器和用于振动阻尼器的阻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振动阻尼器和用于振动阻尼器的阻尼管。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在大量的实施例中已知用于机动车辆的振动阻尼器、特别是多管式振动阻尼器。然而,在用于机动车辆的振动阻尼器、特别是多管式振动阻尼器以及用于机动车辆的振动阻尼器的阻尼管的设置中存在问题,其以简单、省时的方式组装且制造廉价,并且还满足或超出对安全性、可操作性、耐久性和强度的要求。特别地,挑战在于,在阻尼管上设置密封座而不影响静态承载能力。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基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振动阻尼器、特别是多管式振动阻尼器和改进的阻尼管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避免了上述缺点。特别地,该改进的振动阻尼器、特别是多管式振动阻尼器以及改进的阻尼管旨在用于促进简单的、特别是模块化的和廉价的设计。另外,改进的振动阻尼器旨在用于促进振动阻尼器的组装、特别是制造的改进的简易性。此外,旨在提供具有密封座的振动阻尼器、特别是阻尼管,其中,静态承载能力不受影响或仅在轻微程度上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振动阻尼器和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尼管来实现。
[0005]与传统的振动阻尼器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振动阻尼器、特别是多管式振动阻尼器具有的优点是,密封座不影响阻尼管的静态承载能力或者仅在轻微程度上影响阻尼管的静态承载能力。密封座还相对于阻尼器中的动态压力可靠地稳固。此外,密封座在振动阻尼器的操作期间产生的噪声很小,特别地,由于缺少相对移动而排除了共振频率。
[0006]与传统的阻尼管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管具有的优点是,密封座不影响阻尼管的静态承载能力或者仅在轻微程度上影响阻尼管的静态承载能力。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振动阻尼器、特别是多管式阻尼器,其包括:
[0008]‑
彼此同轴布置的外管、至少一个中管和内管,其中,在外管与至少一个中管之间形成用于接收阻尼介质的外管补偿空间,并且在至少一个中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用于接收阻尼介质的至少一个中管补偿空间,其中,
[0009]‑
至少一个中管具有用于将外管补偿空间流体连通地连接到中管补偿空间的至少一个中管开口,并且内管具有用于将中管补偿空间流体连通地连接到内管的内部空间的至少一个内管开口,其中,
[0010]‑
内管至少部分填充有阻尼介质,其中,内管中中布置有活塞杆以便能够前后移动,其中,布置在活塞杆上的工作活塞能够与活塞杆共同移动,其中,内管的内部空间被工作活塞划分为活塞杆侧工作空间和活塞杆远侧工作空间,其中,
[0011]在中管开口的每一侧部上,内管与至少一个中管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
件,所述侧部面向至少一个中管的管端部,其中,径向环绕的密封元件布置在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件中,所述密封元件至少关于阻尼介质相对于外管补偿空间来密封至少一个中管补偿空间,
[0012]其中,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件至少部分地配置为涂覆元件的形式,并且涂覆元件以物质与物质结合的方式布置在内管或至少一个中管上。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阻尼器、特别是多管式阻尼器的阻尼管、特别是内管,其中,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件布置在面向阻尼管的管端部的侧部上,其中,径向环绕的密封元件布置在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件中,其中,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件至少部分地配置为涂覆元件的形式,并且涂覆元件以物质与物质结合的方式布置在至少一个阻尼管上。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尼管、特别是以内管的形式、作为中管的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振动阻尼器、特别是多管式振动阻尼器的用途。
[0015]本专利技术既可以在振动阻尼器、特别是多管式阻尼器中实施,也可以在阻尼管中以及在阻尼管的用于制造振动阻尼器、特别是多管式振动阻尼器的用途中实施。
[0016]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振动阻尼器特别是多管式阻尼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管特别地为用于振动阻尼器、特别是多管式阻尼器的内管和/或中管。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密封接收元件被理解为是指这样一种元件,该元件上布置、特别是能够接收密封元件,使得密封元件至少关于阻尼介质相对于外管补偿空间来密封中管补偿空间。例如,密封接收元件可以在几何上配置为使得密封元件至少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被接收。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涂覆元件被理解为是指通过将例如由至少一种无定形材料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牢固粘附层施加到用于振动阻尼器、特别是多管式阻尼器的阻尼管、特别是内管或中管的表面上而形成的元件。例如,一个或多个牢固粘附层的施加可以例如根据DIN 8580通过堆焊(覆层)、例如激光堆焊、特别是高速激光堆焊来进行,其中,体积的堆焊完全或部分地通过焊接填充材料、特别是丝或粉末来实现。在堆焊中,通过熔化并且同时将几乎任何所需材料施加到工件(例如阻尼管)上来实现表面施加。这可以以粉末形式例如以金属粉末的形式或者另以焊丝或焊带的形式来实现。在激光堆焊中,使用高功率激光器作为热源,优选二极管激光器或纤维激光器,例如CO2或Nd:YAG激光器。堆焊既可以用于制造层,也可以用于自由成形的2.5D结构(激光生成)。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将其分类为增材制作工艺、特别是3D打印工艺。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上下文中,密封元件被理解为是指关于阻尼介质来密封的元件,特别是对阻尼介质不可渗透的元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密封元件例如选自扁平密封件、成形密封件、套筒密封件、密封组合物、密封环(特别是O形环)、橡胶密封环、硫化橡胶密封环、聚合物密封环或其组合。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件配置为两个径向环绕的环形元件的形式,该环形元件彼此平行地布置并且彼此间隔开。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中管具有比内管短的管长度。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外管补偿空间和/或中管补偿空间相对于内管同心地布置。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件布置在至少一个中管的至少一个管端部处。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件具有凹部,径向环绕的密封元件至少部分地接收在凹部中。
附图说明
[0026]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振动阻尼器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阻尼管。
[0027]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振动阻尼器在内管的相对于中管的密封件的区域中的纵向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振动阻尼器1在内管的相对于中管的密封件的区域中的纵向剖面,该振动阻尼器1呈包括外管2、中管3和内管4的三管式阻尼器的形式。在外管2与中管3之间的区域中布置有外管补偿空间5,并且在中管3与内管4之间的区域中布置有中管补偿空间6。活塞杆9布置在内管4中以便能够前后移动,其中,布置在活塞杆9上的工作活塞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振动阻尼器(1),包括:

彼此同轴布置的外管(2)、至少一个中管(3)和内管(4),其中,在所述外管(2)与所述至少一个中管(3)之间形成用于接收阻尼介质的外管补偿空间(5),并且在所述至少一个中管(3)与所述内管(4)之间形成用于接收阻尼介质的至少一个中管补偿空间(6),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中管(3)具有用于将所述外管补偿空间(5)流体连通地连接到所述中管补偿空间(6)的至少一个中管开口(7),并且所述内管(4)具有用于将所述中管补偿空间(6)流体连通地连接到所述内管(4)的内部空间的至少一个内管开口(8),其中,

所述内管(4)至少部分填充有阻尼介质,其中,所述内管(4)中布置有活塞杆(9)以便能够前后移动,其中,布置在所述活塞杆(9)上的工作活塞(10)能够与所述活塞杆(9)共同移动,其中,所述内管(4)的内部空间被所述工作活塞(10)划分为活塞杆侧工作空间(11)和活塞杆远侧工作空间(12),其中,在所述中管开口(7)的每一侧部,所述内管(4)与所述至少一个中管(3)之间布置有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件(13),所述侧部面向所述至少一个中管(3)的管端部,其中,径向环绕的密封元件(14)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件(13)中,所述密封元件至少关于所述阻尼介质相对于所述外管补偿空间(5)来密封所述至少一个中管补偿空间(6),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密封接收元件(13)至少部分地配置为涂覆元件的形式,并且所述涂覆元件以物质与物质结合的方式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乌尔里希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