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按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26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光按键结构,其包含底板、键帽以及多个发光晶粒。底板具有通孔;键帽沿垂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底板上方;多个发光晶粒设置于该键帽下方且该多个发光晶粒不高于该底板,该多个发光晶粒位于该通孔于该垂直方向的投影内,该多个发光晶粒中的至少两个发光晶粒平行于该通孔的孔缘排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光按键结构,平行于该孔缘排列的发光晶粒至该孔缘的距离相近,其发射的不同色光以相近的距离行经该孔缘,进而能抑制混光不均、颜色偏差的程度。的程度。的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按键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尤其指一种发光按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对一的发光按键通常于每颗键帽下方设置一光源,光源用于发射光线形成背光。当键帽具有可透光区对应文字或符号等字符时,对应的光源通常会正对该字符设置并朝向该字符发射光线。于实际产品中,光源至键帽的可透光区之间常常存在着其他构件,例如支架、底板、电路板等,使得光线传递路径受到干扰,造成键帽的字符色彩不均匀。在光源具有多种颜色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色彩偏差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先前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按键结构,通过使多个发光晶粒平行于上方底板结构边缘排列的方式,以抑制结构边缘对发光晶粒发射的光线混光的影响。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发光按键结构,其包含底板、键帽以及多个发光晶粒。底板具有通孔;键帽沿垂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底板上方;多个发光晶粒设置于该键帽下方且该多个发光晶粒不高于该底板,该多个发光晶粒位于该通孔于该垂直方向的投影内,该多个发光晶粒中的至少两个发光晶粒平行于该通孔的孔缘排列。
[0005]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发光晶粒均平行于该孔缘排列。
[000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发光按键结构还包含开关电路板,该开关电路板设置于该键帽下方且该开关电路板设置于该多个发光晶粒上方,其中该开关电路板包含开关接点,该开关接点于该垂直方向的投影位于该通孔于该垂直方向的投影内且该开关接点于该垂直方向的投影具有平边,该多个发光晶粒中的该至少两个发光晶粒平行于该平边排列。
[000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发光晶粒与该开关接点于一水平方向具有出光间距,该出光间距介于0.3至0.5mm之间。
[000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通孔于该垂直方向的部分投影轮廓与该开关接点与该垂直方向的部分投影轮廓平行。
[000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发光晶粒呈多边形排列。
[00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发光晶粒中的至少两个发光晶粒垂直于该孔缘排列。
[001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于水平方向上具有最靠近该多个发光晶粒的外板缘,该多个发光晶粒与该外板缘间于该水平方向上具有出光间距,该出光间距介于4.8mm至7.7mm之间。
[00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多个发光晶粒固定于光源电路板上,该光源电路板位于该底板下方。
[00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孔缘呈直线状。
[0014]藉此,本专利技术的发光按键结构,多个发光晶粒位于底板的通孔于垂直方向的投影内,多个发光晶粒中的至少两个发光晶粒平行于通孔的孔缘排列。从而,平行于该孔缘排列的发光晶粒至该孔缘的距离相近,其发射的不同色光以相近的距离行经该孔缘,进而能抑制混光不均、颜色偏差的程度。
[00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根据一实施例的发光按键结构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发光按键结构的爆炸图。
[0018]图3为图1中发光按键结构沿线X

X的剖面图。
[0019]图4A为图2中发光按键结构的部分的开关电路板与发光晶粒的俯视配置示意图。
[0020]图4B为图4A延伸另一实施例的俯视配置示意图。
[0021]图4C为图4A延伸另一实施例的俯视配置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A中开关接点与发光晶粒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俯视配置示意图。
[0023]图6为图4A中开关接点与发光晶粒根据另一实施例的俯视配置示意图。
[0024]图7为图1中发光按键结构的俯视图。
[0025]图8为部分的开关电路板与发光晶粒根据一实施例的俯视配置示意图。
[0026]图9为对应图8实施例沿线Y

Y的剖面图。
[0027]图10为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发光按键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8]图11A为图10中发光按键结构移除键帽后的俯视图。
[0029]图11B为图11A延伸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0030]图12为图10中发光按键结构的剖面图,其切面位于如图10中线Z

Z所示的位置。
[0031]图13A为图10中发光按键结构的俯视图。
[0032]图13B为图13A延伸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34]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根据一实施例的发光按键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发光按键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图1中发光按键结构沿线X

X的剖面图。根据一实施例的发光按键结构1包含键帽12、底板14、第一支架16、第二支架18、透明的开关电路板20及一或多颗发光晶粒(例如但不限于三个发光晶粒22a、22b、22c,发光晶粒用于发射不同色光的光线,例如红光、绿光及蓝光;又,发光晶粒22a、22b、22c可由但不限于发光二极管实际制作)。键帽12设置于底板14上方,第一支架16及第二支架18均连接至键帽12及底板14之间,以支撑键帽12并使键帽12能经由第一支架16及第二支架18沿一垂直方向D1(以双头箭头标示于图1、图3中)可移动。开关电路板20放置于底板14上(即位于键帽12下方)。发光晶粒22a、22b、22c设置于开关电路板20下方,例如固定于位于底板14下方的光源电路板24(光源电路板24例如为但不限于挠性印刷电路板)上,底板14形成对应的通孔142,以露出发光晶粒22a、22b、22c;实际操作中,发光晶粒22a、22b、22c可部分或全部进入通孔142。如图3可以明确看出,
发光晶粒22a、22b、22c不高于底板14,发光晶粒22a、22b、22c位于通孔142于垂直方向D1的投影内。开关电路板20的电路(其部分以虚线绘示于图2中)未遮蔽发光晶粒22a、22b、22c,使得发光晶粒22a、22b、22c向上发射的光线能穿过开关电路板20以照射键帽12。
[0035]于本实施例中,开关电路板20可以薄膜电路板实际制作,其通常由三层透明薄片叠置而成,其中上层及下层透明薄片其上形成所需的电路,中间的透明薄片提供电路所需的绝缘效果。开关电路板20的电路包含开关接点202及数个导线段(其隐藏轮廓于图2中均以虚线绘示)。发光按键结构1利用可透光的弹性圆突26作为回复元件,弹性圆突26对齐开关接点202设置于开关电路板20上并于垂直方向D1上遮盖住开关接点202及发光晶粒22a、22b、22c。键帽12可被按压(例如使用者以手指按压)而向下挤压弹性圆突26,进而触发开关接点202。施加于键帽12上的外力移除后(例如使用者自键帽12移开手指),被挤压的弹性圆突26可回复原状以向上推抵键帽12回到原位。
[0036]请亦参阅图4A,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底板,具有通孔;键帽,沿垂直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底板上方;以及多个发光晶粒,设置于该键帽下方且该多个发光晶粒不高于该底板,该多个发光晶粒位于该通孔于该垂直方向的投影内,该多个发光晶粒中的至少两个发光晶粒平行于该通孔的孔缘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发光晶粒均平行于该孔缘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按键结构还包含开关电路板,该开关电路板设置于该键帽下方且该开关电路板设置于该多个发光晶粒上方,其中该开关电路板包含开关接点,该开关接点于该垂直方向的投影位于该通孔于该垂直方向的投影内且该开关接点于该垂直方向的投影具有平边,该多个发光晶粒中的该至少两个发光晶粒平行于该平边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发光晶粒与该开关接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佑铨许文明黄裕明
申请(专利权)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