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连接机构和拉铆螺母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43180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连接机构和拉铆螺母的制造方法,其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机构包括:壳体,包括导电的本体层和涂设在本体层的一面的绝缘层,壳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连接板,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拉铆螺母,其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本体,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本体的第一端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外缘部,外缘部朝向第一端的端部具有尖刺部,尖刺部为多个,其绕本体的轴线呈圆周分布,尖刺部在径向横截面上朝向第一端的部分呈尖刺状,本体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开孔,开孔至少包括第一段开孔和第二段开孔,等等。本申请能够在螺栓与拉铆螺母拧合时实现壳体本体层和拉铆螺母之间导电。和拉铆螺母之间导电。和拉铆螺母之间导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连接机构和拉铆螺母的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固定连接机构和拉铆螺母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拉铆螺母目前广泛地使用在汽车、航空、仪器、家具、装饰等机电和轻工产品的装配上。为解决金属薄板、薄管焊接螺母易熔,攻内螺纹易滑牙等缺点而开发,它不需要攻内螺纹,不需要焊接螺母、铆接牢固效率高、使用方便。但是,部分需要拉铆螺母进行连接的配件产品表面具有不导电涂层,此时需要对配件产品内部的导电的本体层进行导电测试,而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拉铆螺母产品在进行拉铆后在螺栓连接时无法突破对配件产品表面导电涂层的厚度,从而不能快捷方便的通过连接拉铆螺母等位置实现与本体层的导通,这样不便于对配件产品内部的导电的本体层进行导电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固定连接机构和拉铆螺母的制造方法,其能够在螺栓与拉铆螺母拧合时实现壳体本体层和拉铆螺母之间导电。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包括:壳体,包括导电的本体层和涂设在所述本体层的一面的绝缘层,壳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拉铆螺母,其包括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本体,其具有相背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本体的第一端具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延伸的外缘部,所述外缘部朝向第一端的端部具有尖刺部,所述尖刺部为多个,其绕本体的轴线呈圆周分布,所述尖刺部在径向横截面上朝向所述第一端的部分呈尖刺状,所述本体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至少包括第一段开孔和第二段开孔,所述第一段开孔相比于所述第二段开孔更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段开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段开孔的内径,所述第二段开孔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所述拉铆螺母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进行拉铆以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拉铆螺母的尖刺部朝向所述壳体涂设有绝缘层的一面;螺栓,所述螺栓自所述壳体的另一面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拧入所述拉铆螺母并拧紧,以使所述尖刺部刺破所述绝缘层,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壳体的本体层相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层的两面均涂设有绝缘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层的另一面设置有压条,所述螺栓的头部压住所述压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尖刺部位于所述外缘部的外边缘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尖刺部包括相对应的外导向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宾科汽车紧固件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