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底壳组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17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底壳组件及车辆,油底壳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出油道和进油道;机油冷却器,所述机油冷却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周向外侧壁且所述机油冷却器内形成有与所述出油道连通的冷却油道;机油滤清器,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壁,所述机油滤清器内形成有滤油腔,所述滤油腔与所述冷却油道和所述进油道相连,所述机油滤清器倾斜设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油底壳组件中将机油冷却器设置在壳体的周向侧壁,将机油滤清器设置于壳体的底壁,从而减少了对壳体周向空间的占用,降低了发动机的布置难度。降低了发动机的布置难度。降低了发动机的布置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底壳组件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底壳组件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发动机润滑系统采用机油滤清器对机油进行过滤清洁、采用机油冷却器对机油进行冷却降温,传统发动机的机油滤清器和机油冷却器布置在气缸体组件侧面上,占用了与气缸体组件同一水平高度的部分空间,而发电机、起动电机、水泵总成等零部件也布置在气缸体组件侧面上,增加了整机在有限发动机机舱内的布置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油底壳组件,该油底壳组件中将机油冷却器设置在壳体的周向侧壁,将机油滤清器设置于壳体的底壁,从而减少了对壳体周向空间的占用,降低了发动机的布置难度。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油底壳组件的车辆。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油底壳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出油道和进油道;机油冷却器,所述机油冷却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周向外侧壁且所述机油冷却器内形成有与所述出油道连通的冷却油道;机油滤清器,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壁,所述机油滤清器内形成有滤油腔,所述滤油腔与所述冷却油道和所述进油道相连,所述机油滤清器倾斜设置。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油底壳组件,油底壳包括壳体,壳体的周向外侧壁设置有机油冷却器,在壳体的底壁设置有机油滤清器,从而减少发动机周向上的零部件的数量,并使机油滤清器的拆卸更加方便,机油冷却器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水路布置简洁。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适于安装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倾斜设置且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冷却油道以及滤油腔连通的集油腔。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座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轴线重合且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所述安装座的延伸方向与曲轴中心线的夹角为γ,且满足:20
°
≤β≤30
°
;50
°
≤γ≤60
°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收容至少部分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安装孔,所述机油滤清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配合的空心柱,所述空心柱连通所述集油腔与所述滤油腔。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外周壁设置有机油冷却器安装面,所述机油冷却器安装面上设置有所述出油道的出油孔以及所述进油道的进油孔,所述机油冷却器具有与所述冷却器安装面止抵的配合面。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油冷却器安装面倾斜设置,所述机油冷却器安装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且满足:65
°
≤α≤85
°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油冷却器安装面邻近所述安装座设置且位于所
述安装座上侧。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上油底壳,所述上油底壳内形成有所述出油道和所述进油道;下油底壳,所述下油底壳与所述上油底壳之间限定出储油腔。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油腔内设置有机油收集器,经过所述机油收集器的润滑油通过机油泵进入所述出油道。
[0015]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油底壳组件,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油底壳组件,因此该车辆中发动机舱内零部件的布置难度低,机油滤清器的安装维护更加方便,冷却器的水路设置也更加简洁,车辆的维修成本低。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底壳组件的结构实体;
[0020]图2是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0021]图3是图2中圈示B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油底壳组件的仰视图;
[0023]图5是图4中C-C截面的剖视图;
[0024]图6是上壳体不安装机油冷却器以及机油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油底壳组件1,
[0027]上油底壳11,安装座111,集油腔112,空心柱113,机油冷却器安装面114,出油孔1141,进油孔1142,机油冷却器12,机油滤清器13,滤油腔131,密封件1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附图中X轴为曲轴中心线方向、Y轴为进排气侧方向、Z轴为高度方向。
[0029]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油底壳组件。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油底壳组件包括壳体、机油冷却器12和机油滤清器13,壳体内形成有出油道和进油道,机油冷却器12设置于壳体的周向外侧壁且机油冷却器12内形成有与出油道连通的冷却油道;机油滤清器13设置于壳体的底壁,机油滤清器13内形成有滤油腔131,滤油腔131与机油冷却油道和进油道相连,所述机油滤清器倾斜设置。
[0031]相关技术中,发动机润滑系统采用机油滤清器对机油进行过滤清洁、采用机油冷却器对机油进行冷却降温,传统发动机的机油滤清器和机油冷却器布置在气缸体组件侧面上,占用了与气缸体组件同一水平高度的部分空间,而发电机、起动电机、水泵总成等零部
件也布置在气缸体组件侧面上,增加了整机在有限发动机机舱内的布置难度。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油底壳,通过将机油冷却器12设置于壳体的周向外侧壁、机油滤清器13设置在壳体的底壁,使得机油冷却器12以及机油滤清器13的安装更加方便,减少了发动机周向的空间占用,降低了发动机在发动机内的空间布置难度,使机油滤清器13以及机油冷却器12的布置更加合理。
[0033]将机油滤清器13设置在壳体的底壁上,使得机油滤清器13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使用者可以直接从油底壳的底部对机油滤清器13进行拆装,而不会与发动机周向的零部件产生干涉。
[0034]进一步地,将机油冷却器12设置在壳体的周向外侧壁,可以使机油冷却器12与冷却流路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降低了油底壳组件1中油路的复杂程度。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油底壳组件1,油底壳包括壳体,壳体的周向外侧壁设置有机油冷却器12,在壳体的底壁设置有机油滤清器13,从而减少发动机周向上的零部件的数量,并使机油滤清器13的拆卸更加方便,机油冷却器12与其他零部件之间的水路布置简洁。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出油道和进油道;机油冷却器,所述机油冷却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周向外侧壁且所述机油冷却器内形成有与所述出油道连通的冷却油道;机油滤清器,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壁,所述机油滤清器内形成有滤油腔,所述滤油腔与所述冷却油道和所述进油道相连,所述机油滤清器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适于安装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倾斜设置且内部形成有与所述冷却油道以及滤油腔连通的集油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机油滤清器的轴线重合且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所述安装座的延伸方向与曲轴中心线的夹角为γ,且满足:20
°
≤β≤30
°
;50
°
≤γ≤6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油底壳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收容至少部分所述机油滤清器的安装孔,所述机油滤清器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配合的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庆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臻宇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