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裂化和渣油加氢联合处理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314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8:45
一种催化裂化和渣油加氢联合处理系统和方法,包括渣油加氢单元、催化裂化单元和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中设置具有至少一个柔性滤材的过滤组件的过滤器。渣油原料和滤出油在渣油加氢单元进行加氢处理,所得加氢重油进入催化裂化单元进行反应,所得催化裂化油浆和/或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在过滤单元进行过滤得到滤出油。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催化裂化油浆和/或催化裂化重循环油过滤脱除固体颗粒物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使得重油低成本转化为更多高价值产品。产品。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催化裂化和渣油加氢联合处理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重油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催化裂化和渣油加氢联合处理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渣油加氢-催化裂化组合是重油轻质化生产汽柴油的重要工艺技术,是目前炼油领域最重要并且应用最广的技术之一,但是催化裂化会副产油浆,特别是目前催化裂化多采用加氢后的渣油或掺炼渣油的蜡油作为原料,油浆收率较高,一般为5%左右,收率高者甚至达到8%。油浆富含多环芳烃,在催化裂化单元难以继续裂化,在催化裂化装置自身循环只能产生更多干气和结焦,而高价值产品收率很低。如果独自加氢或掺入到渣油加氢原料中加氢,则因油浆中的催化剂颗粒物会因堵塞加氢催化剂床层以及会造成加氢催化剂严重的结焦,无法造成加氢装置操作周期缩短。但是油浆若能脱除掉颗粒物,则可以掺入到渣油中,和渣油一起加氢后作为催化裂化原料,其中油浆中的多环芳烃可得以饱和或部分饱和,转化为可裂化结构,在催化裂化装置中裂化出更多的高价值产品。
[0003]为了提高油浆利用价值,将油浆掺入到重油加氢原料中,必须首先脱除油浆中的固体颗粒物。脱除固体颗粒物的方法有多种,如沉降、絮凝、离心等方法,但这些方法脱除效率太低。过滤是脱除油浆中固体颗粒物较好的方法,但围绕提高过滤精度,很多采用多级过滤方法。
[0004]CN102002385A公开了一种从催化裂化油浆中分离残余物的装置和方法,其中包含至少两个过滤器组,每个过滤器组由预过滤器和精过滤器组成,预过滤器为锲形金属缠绕丝滤芯,过滤精度2~10微米,精过滤器为不对称金属粉末烧结滤芯,精度为0.2~1.0微米。
[0005]CN103865571A描述了重油脱除固体颗粒物的方法,过滤系统包含至少一个预过滤器,至少两个精过滤器,精过滤器滤芯精度优于预过滤器精度,预过滤器与精过滤器串联。新鲜的或反冲洗后的精过滤器重新形成滤饼的方法为采用预过滤器过滤后的滤液在精过滤器上形成滤饼,而不让原始待过滤液体直接在精过滤器上形成滤饼。
[0006]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精度不同的低精度预过滤器与高精度精过滤器组成的过滤器组进行过滤,制作复杂,且精过滤器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重油不能高效加工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催化裂化和渣油加氢联合处理系统和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催化裂化和渣油加氢联合处理系统,包括渣油加氢单元、催化裂化单元、过滤单元,渣油加氢单元设置渣油原料入口、滤出油入口、任选的催化裂化柴油入口、任选的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入口、加氢重油出口;催化裂化单元设置加氢重油入口、干气出口、液化气出口、催化裂化汽油出口、催化裂化柴油出口、催化裂化油浆出口、任选的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出口;过滤单元设置催化裂化油浆和/或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入口、任选的其
他油浆入口、滤出油出口、滤渣出口;
[0009]渣油加氢单元的加氢重油出口与催化裂化单元的加氢重油入口连通,过滤单元的滤出油出口与渣油加氢单元的滤出油入口连通;
[0010]所述过滤单元中设置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中具有至少一个柔性滤材的过滤组件,所述柔性滤材选自聚乙烯、尼龙、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芳纶、聚氨酯、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或上述任意两种以上复合而成的柔性滤材;柔性滤材的过滤精度为0.1~15微米。
[0011]优选所述柔性滤材的过滤精度为0.1~10微米,更优选为0.2~5微米。
[0012]在本专利技术中,“任选的”的含义是可选组分的意思。例如,渣油加氢单元设置任选的催化裂化柴油入口,是指渣油加氢单元可以设置催化裂化柴油入口也可以不设置催化裂化柴油入口。
[0013]在本专利技术中,“催化裂化油浆和/或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入口”的含义是指过滤单元的过滤原料既可为催化裂化油浆,也可为催化裂化重循环油,或者为二者的混合物。所述的催化裂化油浆为从催化裂化单元主分馏塔塔底抽出的馏分。所述的催化裂化重循环油为从催化裂化单元主分馏塔下部侧线抽出的馏分,其馏程比催化裂化柴油重,但干点比催化裂化油浆轻,固体颗粒物含量比催化裂化油浆低。过滤后的催化裂化油浆及过滤后的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均称为滤出油。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催化裂化单元的产品包括干气、液化气、催化裂化汽油、催化裂化柴油、催化裂化油浆和任选的催化裂化重循环油。
[0015]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催化裂化主分馏塔下部设置重循环油侧线抽出口。在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催化裂化主分馏塔下部不设置重循环油侧线抽出口。在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在实施方式中,将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压入到塔底和油浆一起作为催化裂化油浆抽出。在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和催化裂化油浆分别单独抽出。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出口根据需要任选设置或不设置,催化裂化重循环油也属于可选择的(任选的)一个产品。
[001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其他油浆为来自其他加工处理过程的带有颗粒物杂质的液体烃,优选为其他催化裂化单元的催化裂化油浆和/或催化裂化重循环油。
[0017]本专利技术的柔性滤材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良好的耐磨性及耐疲劳性质,具有对颗粒物拦截性强、过滤精度高、材料强度好的特点。另外,本专利技术中,通过采用柔性滤材的过滤组件,克服了硬质过滤材质易被细小固体颗粒物卡住的缺点,提高过滤效率并延长了过滤器的运行周期,并且降低过滤器的磨损,有效延长了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0018]本专利技术中,柔性滤材形成过滤组件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可以实现过滤即可。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滤材可以形成为平面膜状、半球状、袋状等的形状,从而用于过滤组件。从过滤效率、过滤效果、滤渣的后续处理、过滤器的再生效率等角度考虑,优选为袋状。
[0019]在优选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柔性滤材的过滤组件为无针孔滤袋的形式。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柔性滤材的无针孔滤袋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进行制备,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无针孔滤袋采用直接纺织成圆筒的柔性滤材进行制备。在其中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滤材的无针孔滤袋采用缝合工艺制备,其缝合孔隙用酸性密封
胶材料进行密封。
[0021]在优选的情况下,柔性滤材的克重为300~1000g/m2,优选为520~660g/m2。
[0022]在优选的情况下,柔性滤材的经向断裂强力为850N/5cm~9000N/5cm,优选为1000N/5cm~2400N/5cm;纬向断裂强力为1000N/5cm~11000N/5cm,优选为1200N/5cm~2600N/5cm;厚度为0.5~3.4mm;优选为0.5~3.0mm,更优选为1.8~2.9mm。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过滤器中的柔性滤材可以为单层(单个),也可以为多层(两个以上)。当为多层形式时,将多层柔性滤材进行层叠而成,此时,对所层叠的层数和层之间的排列方式没有任何限制。
[0024]本专利技术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滤材至少包括脱固层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裂化和渣油加氢联合处理系统,包括渣油加氢单元、催化裂化单元、过滤单元,渣油加氢单元设置渣油原料入口、滤出油入口、加氢重油出口、任选的催化裂化柴油入口、任选的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入口;催化裂化单元设置加氢重油入口、干气出口、液化气出口、催化裂化汽油出口、催化裂化柴油出口、催化裂化油浆出口、任选的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出口;过滤单元设置催化裂化油浆和/或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入口、任选的其他油浆入口、滤出油出口、滤渣出口;渣油加氢单元的加氢重油出口与催化裂化单元的加氢重油入口连通,过滤单元的滤出油出口与渣油加氢单元的滤出油入口连通;所述过滤单元中设置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中具有至少一个柔性滤材的过滤组件,所述柔性滤材选自聚乙烯、尼龙、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芳纶、聚氨酯、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或上述任意两种以上复合而成的柔性滤材;柔性滤材的过滤精度为0.1~15微米。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滤材的过滤精度为0.1~10微米,优选为0.2~5微米。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柔性滤材的过滤组件为无针孔滤袋的形式。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针孔滤袋采用缝合工艺进行制备,其缝合孔隙用酸性密封胶材料进行密封。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针孔滤袋采用直接纺织成圆筒的柔性滤材进行制备。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柔性滤材的克重为300~1000g/m2,经向断裂强力为850N/5cm~9000N/5cm,纬向断裂强力为1000N/5cm~11000N/5cm,厚度为0.5~3.4mm。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柔性滤材的克重为520~660g/m2;经向断裂强力为1000N/5cm~2400N/5cm,纬向断裂强力为1200N/5cm~2600N/5cm;厚度为0.5~3.0mm,优选为1.8~2.9mm。8.按照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柔性滤材至少包括脱固层和基布层;所述脱固层的孔隙率为25%~98%;所述基布层的孔隙率为30%~40%。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柔性滤材的过滤精度为2~25微米时,所述脱固层的孔隙率为50%~98%;柔性滤材的过滤精度为0.1~小于2微米时,所述脱固层的孔隙率为25%~70%。10.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由聚四氟乙烯和/或聚苯硫醚制成;所述脱固层由聚四氟乙烯制成,优选脱固层由具有三维空隙结构聚四氟乙烯制成。11.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滤材至少包括脱固层、基布层和里层,所述里层位于与脱固层相反的一侧的基布层上,由细度为1~3D的纤维制成;优选制成所述里层的纤维的原料为选自聚乙烯、尼龙、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芳纶、聚氨酯、玻璃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组件包括在所述过滤组件上设置的由助滤剂形成的滤饼层;所述助滤剂为选自硅藻土、纤维素、珍珠岩、滑石粉、活性白土、过
滤器所得滤渣、废催化裂化催化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由助滤剂形成的滤饼层的厚度为0.1~10mm。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器为上流式过滤器或下流式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催化裂化油浆和/或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入口、滤出油出口、滤渣出口、再生介质入口。14.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器设置助滤剂入口,过滤单元设置助滤剂缓冲罐,助滤剂缓冲罐分别与每个过滤器的助滤剂入口连通;优选助滤剂缓冲罐中装填有助滤剂和混合介质,所述混合介质为液体烃类。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单元设置再生介质缓冲罐和分别与每个过滤器连通的再生介质入口管线;再生介质包括淋洗油和吹扫介质;优选所述淋洗油为选自催化裂化油浆、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催化裂化柴油、滤出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所述吹扫介质为不活性气体和/或冲洗油。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器上部设置淋洗油入口和喷淋装置。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控制系统;所述过滤单元设置至少一个过滤器组,每个过滤器组设置至少两个过滤器,每个过滤器设置催化裂化油浆和/或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入口、滤出油出口、再生介质入口和滤渣出口,以及分别与各自出入口连通的管线;在同一个过滤器组内,每个过滤器的滤出油出口与同组其他的每个过滤器的催化裂化油浆和/或催化裂化重循环油入口之间设置连通管线,所述连通管线上设有连通阀门;每个过滤器组所包含的多个过滤器的过滤精度的数量级一致;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在线压差监测模块、过滤器控制模块和再生控制模块,所述在线压差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在线使用过滤器的压差,所述过滤器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单个过滤器切入和切出过滤系统,所述再生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过滤器的再生过程。18.一种催化裂化和渣油加氢联合处理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17任一系统,包括:(1)渣油原料和来自过滤单元的滤出油,与任选的催化裂化柴油、任选的催化裂化重循环油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传峰韩勇胡志海陈坦田鹏程张宪迎邵志才徐琴崔琰段涛方强邓中活戴立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上海上阳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