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壳体生产用便于脱模的侧抽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219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32
一种汽车线束壳体生产用便于脱模的侧抽芯模具,包括上模结构、下模结构、导向结构、第一侧抽芯结构、第二侧抽芯结构;所述第一侧抽芯结构、第二侧抽芯结构结构相同。汽车线束壳体注塑完成之后,第一侧抽芯结构和第二侧抽芯结构进行抽芯动作,上模结构向上移动,将汽车线束壳体零件从下模结构上取出。各个结构协同合作,完成了汽车线束壳体的高精度注塑工作。其中第一侧抽芯结构和第二侧抽芯结构中的侧型芯在液压缸的驱动下,通过移动块沿着导向板作抽芯和复位动作。作抽芯和复位动作。作抽芯和复位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线束壳体生产用便于脱模的侧抽芯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壳体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线束壳体生产用便于脱模的侧抽芯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线束壳体一般是通过注塑成型工艺进行批量制作的。但是随着人们对汽车线束壳体的功能、外形等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线束壳体的生产工艺也越来越复杂。
[0003]目前的的汽车线束壳体注塑存在以下不足:汽车线束壳体多带有侧凹或侧孔结构,其与开模方向不平行,直接开模无法实现完全分型,故一般需要后续增加机加工工序来对这些侧凹或侧孔结构来进行切削或打孔,这不仅延长了机加工工序生产周期,提高了加工成本和人工成品,而且增加了原材料的耗损,提高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壳体生产用便于脱模的侧抽芯模具,解决了汽车线束壳体生产时候存在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壳体生产用便于脱模的侧抽芯模具,包括上模结构、下模结构、导向结构、第一侧抽芯结构、第二侧抽芯结构,所述上模结构、下模结构垂直设置,所述导向结构设置在上模结构、下模结构之间,所述第一侧抽芯结构、第二侧抽芯结构分别设置在下模结构两侧;其中,所述第一侧抽芯结构、第二侧抽芯结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侧抽芯结构包括液压缸固定板、液压缸、连接头、移动块、导向板、侧型芯,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液压缸固定板上,其柱塞端通过连接头和设置在导向板上的移动块一端连接,所述侧型芯一端和移动块远离的连接头一端连接。汽车线束壳体注塑完成之后,第一侧抽芯结构和第二侧抽芯结构进行抽芯动作,上模结构向上移动,将汽车线束壳体零件从下模结构上取出。各个结构协同合作,完成了汽车线束壳体的高精度注塑工作。其中第一侧抽芯结构和第二侧抽芯结构中的侧型芯在液压缸的驱动下,通过移动块沿着导向板作抽芯和复位动作。
[0006]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上设有第一移动槽、第二移动槽,所述第一移动槽、第二移动槽并列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板上设有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所述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并列设置。移动块通过其上的第一移动槽、第二移动槽沿着导向板上的第一导向条、第二导向条进行移动,从而提高了第一侧抽芯结构、第二侧抽芯结构抽芯时候的位置精确性,从而提高了汽车线束壳体的尺寸精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模结构包括上模固定基板、上模连接块、第一上模模芯、第二上模模芯、第一卡扣、第二卡扣,所述上模连接块设置在上模固定基板上,所述第一上模模芯、第二上模模芯并列设置在上模连接块上,所述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分别设置在上模连接块两侧边斜对角位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结构包括下模固定座、下模连接块、下模模芯、第一卡块、第二卡块,所述下模连接块设置在下模固定座上,所述下模模芯设置在下模连接块上,所述第一卡块、第二卡块设置在下模连接块两侧边斜对角位置。注塑过程中,上模结构中的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分别和下模结构中的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卡合,从而起到锁紧作用,避免注塑过程中上模结构和下模结构受力松脱,从而影响汽车线束壳体的质量。
[0010]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结构共有四组,两两并列设置在下模结构四个角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导杆、导套,所述导杆设置在导套内。
[0012]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实现了带有侧凹或侧孔结构的汽车线束壳体零件的一次性注塑成型工作,不但减少了后续机加工工序,节约时间,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提高了零件上侧凹或侧孔结构的位置精度;2)减少了注塑时候原材料的浪费,节约了成本;3)降低了加工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4)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4]图2为第一侧抽芯结构的立体图;
[0015]图3为移动块的立体图;
[0016]图4为侧型芯的立体图;
[0017]图5为上模结构的立体图;
[0018]图6为下模结构的立体图;
[0019]图7为导向结构的主视图。
[0020]图中:上模结构1、上模固定基板11、上模连接块12、第一上模模芯13、第二上模模芯14、第一卡扣15、第二卡扣16、下模结构2、下模固定座21、下模连接块22、下模模芯23、第一卡块24、第二卡块25、导向结构3、导杆31、导套32、第一侧抽芯结构4、液压缸固定板41、液压缸42、连接头43、移动块44、第一移动槽441、第二移动槽442、导向板45、侧型芯46、第一导向条451、第二导向条452、第二侧抽芯结构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00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包括上模结构1、下模结构2、导向结构3、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壳体生产用便于脱模的侧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结构(1)、下模结构(2)、导向结构(3)、第一侧抽芯结构(4)、第二侧抽芯结构(5),所述上模结构(1)、下模结构(2)垂直设置,所述导向结构(3)设置在上模结构(1)、下模结构(2)之间,所述第一侧抽芯结构(4)、第二侧抽芯结构(5)分别设置在下模结构(2)两侧;其中,所述第一侧抽芯结构(4)、第二侧抽芯结构(5)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侧抽芯结构(4)包括液压缸固定板(41)、液压缸(42)、连接头(43)、移动块(44)、导向板(45)、侧型芯(46),所述液压缸(42)设置在液压缸固定板(41)上,其柱塞端通过连接头(43)和设置在导向板(45)上的移动块(44)一端连接,所述侧型芯(46)一端和移动块(44)远离的连接头(43)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壳体生产用便于脱模的侧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44)上设有第一移动槽(441)、第二移动槽(442),所述第一移动槽(441)、第二移动槽(442)并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壳体生产用便于脱模的侧抽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45)上设有第一导向条(451)、第二导向条(452),所述第一导向条(451)、第二导向条(452)并列设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晨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德奇汽车配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