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折支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1571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2
本申请属于易折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折支撑组件。包括易折件;所述易折件包括:第一预制板、第二预制板以及设于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之间的两组钢筋联结结构;第一预制板、第二预制板和两组钢筋联结结构串联形成矩形框体结构;本申请的易折支撑组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采用不同装配连接方式,或者控制内部联结点的数目和位置等各项因素,可以灵活的适配各种设备或仪器的支撑固定,且使用维护方便,灵活性高。灵活性高。灵活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1c的横臂与L形连接段10c交叉形成第二直角卡槽11k;
[0014]所述C形连接板20的两臂形成扣接板面,扣接板面内侧设置有条状凸出且向下延伸的扣接部20a,扣接部20a上挖出有多个固定孔20b;
[0015]扣接部20a卡入第一直角卡槽10j与第二直角卡槽11k、或者两个第一直角卡槽10j、或者两个第二直角卡槽11k之中;
[0016]所述易折连接板21竖向设置且垂直于C形连接板20。
[0017]对前述易折支撑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方案,所述扣接板面外侧与扣接部20a对应的位置设有折断槽20c,所述折断槽20c与扣接部20a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固定孔20b 从折断槽20c挖出后贯通扣接部20a;所述易折连接板21上同样设有折断槽以及固定孔。
[0018]对前述易折支撑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方案,所述折断槽20c的两侧设置有加强条 21a。
[0019]对前述易折支撑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方案,所述折断槽20c及其左右两侧区域经过加厚处理形成加强区21b。
[0020]对前述易折支撑组件的进一步改进或优选方案,所述内联结点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易折件(1);所述易折件(1)包括:第一预制板(10)、第二预制板(11)以及设于第一预制板(10)和第二预制板(11)之间的两组钢筋联结结构(12);第一预制板(10)、第二预制板(11)和两组钢筋联结结构串联形成矩形框体结构;以横截面视角为基准,第一预制板(10)由两端的轴连接部(10a)以及中间的弧形连接部(10b)组成;第二预制板(11)由两端的轴连接部以及中间的匚形拓展部(11b)组成;以横截面视角为基准,所述轴连接部(10a)由内侧的L形连接段(10c)以及外侧的L形扣接段(10d)在直角处联结形成,在联结部设置有连接孔(10e);以横截面视角为基准,所述弧形连接部(10b)由中间的弧形连接段(10f)以及位于弧形连接段(10f)两端的直角连接段(10g)组成,所述直角连接段(10g)一臂与L形连接段(10c)垂直连接,另一臂与弧形连接段(10f)连接;以横截面视角为基准,所述匚形拓展部(11b)包括中间的匚形连接段(11c),所述匚形连接段(11c)的横臂分别与两侧的L形连接段(10c)垂直连接;匚形连接段(11c)向内凹陷以形成嵌槽结构;所述钢筋联结结构(12)包括两根对称设置的波浪形钢筋,两根波浪形钢筋相互靠近并在内侧波谷处相互联结形成多个内联结点(12a),在外侧波峰处与L形连接段(10c)相互联结形成外联结点(12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折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卡座(2);所述连接卡座(2)包括C形连接板(20),以及设置于C形连接板(20)背侧的多个易折连接板(21);所述直角连接段(10g)与L形连接段(10c)交叉形成第一直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溢林晨严勇王小静
申请(专利权)人:航达康机电技术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