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米色除烟除味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1537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炒米色除烟除味的装置,包括吸收塔和吸收液槽,吸收塔中填充有填料,吸收塔上设有吸风口和出风口,吸风口对应炒米色机的出烟口设置,出风口位于吸风口的上方,吸收塔的下端设有回流管,回流管的两端分别与吸收塔和吸收液槽连通,还包括输送泵,输送泵的进液口与吸收液槽连通,输送泵的出液口与吸收塔的上端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从炒米色机出来的烟雾通过吸风口进入吸收塔中,输送泵将吸收液槽中的液体抽送至吸收塔的上部并向下喷淋至填料中,烟雾经过填料后从出风口中排出,烟雾经过填料时与填料中吸收液接触,烟雾中的杂质和废气被吸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炒米色机中排出的烟雾进行处理,其结构简易、实用。实用。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炒米色除烟除味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炒米色除烟除味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酿造原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造就了食醋品种的各具特色,不同食醋的色泽来源亦有所不同,福建永春老醋和镇江香醋采用炒米色为食醋增加色泽。炒米色的生产过程为:大米于炒锅中,用明火加热,经不断的翻拌下,大米在不断的受热脱水,由白变赤黄,再由黄变黑,直到黑米粒全部连结在一起,大米内的淀粉等物质焦化而未被碳化状态的黑色素。
[0003]传统的炒米色采用柴火加热大锅进行人工翻炒,费时费力,产品的品质依赖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不易把控。另外翻炒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烟雾,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和污染环境。
[0004]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烟雾处理、结构简易的炒米色除烟除味的装置。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7]炒米色除烟除味的装置,包括吸收塔和吸收液槽,吸收塔中填充有填料,吸收塔上设有吸风口和出风口,吸风口对应炒米色机的出烟口设置,出风口位于吸风口的上方,吸收塔的下端设有回流管,回流管的两端分别与吸收塔和吸收液槽连通,还包括输送泵,输送泵的进液口与吸收液槽连通,输送泵的出液口与吸收塔的上端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吸收塔中设有隔板,隔板将所述吸收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的上方,隔板上设有通孔,通孔从隔板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所述吸风口与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回流管与第二腔室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第一导流管,第一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输送泵的出液口连通,第一导流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并连接有喷洒器,喷洒器位于所述填料的上方。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填料为鲍尔环填料。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腔室的下部上设有用于放出填料的下出料孔,所述第一腔室的上部设有用于放置填料的上进料孔。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第二导流管,第二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输送泵的进液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收液槽连通,第二导流管上设有排空阀。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导流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和出料阀。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吸风口上设有吸风管,吸风管上设有风量调节阀。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出风口上设有出风管,出风管上设有引风
机。
[00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吸收液槽中盛放有碱性吸收液。
[0017]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从炒米色机出来的烟雾通过吸风口进入吸收塔中,输送泵将吸收液槽中的液体抽送至吸收塔的上部并向下喷淋至填料中,烟雾经过填料后从出风口中排出,烟雾经过填料时与填料中吸收液接触,烟雾中的杂质和废气被吸收,本技术能够对炒米色机中排出的烟雾进行处理,其结构简易、实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炒米色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炒米色除烟除味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搅拌叶片在A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支架10
ꢀꢀꢀꢀꢀꢀꢀꢀꢀꢀꢀꢀꢀꢀꢀꢀꢀꢀꢀꢀ
连接架11
[0024]电磁加热圈12
ꢀꢀꢀꢀꢀꢀꢀꢀꢀꢀꢀꢀꢀꢀ
冷却风机13
[0025]烟囱14
ꢀꢀꢀꢀꢀꢀꢀꢀꢀꢀꢀꢀꢀꢀꢀꢀꢀꢀꢀꢀ
控制阀门15
[0026]筒体20
[0027]出料口21
ꢀꢀꢀꢀꢀꢀꢀꢀꢀꢀꢀꢀꢀꢀꢀꢀꢀꢀ
投料口22
[0028]炒锅23
ꢀꢀꢀꢀꢀꢀꢀꢀꢀꢀꢀꢀꢀꢀꢀꢀꢀꢀꢀꢀ
封头24
[0029]定位架25
ꢀꢀꢀꢀꢀꢀꢀꢀꢀꢀꢀꢀꢀꢀꢀꢀꢀꢀ
电机30
[0030]减速机31
ꢀꢀꢀꢀꢀꢀꢀꢀꢀꢀꢀꢀꢀꢀꢀꢀꢀꢀ
搅拌轴32
[0031]搅拌叶片33
ꢀꢀꢀꢀꢀꢀꢀꢀꢀꢀꢀꢀꢀꢀꢀꢀ
第一推料板331
[0032]第二推料板332
ꢀꢀꢀꢀꢀꢀꢀꢀꢀꢀꢀꢀꢀ
刮料板333
[0033]套筒部334
ꢀꢀꢀꢀꢀꢀꢀꢀꢀꢀꢀꢀꢀꢀꢀꢀꢀ
铰接座34
[0034]铰接轴35
[0035]吸风管40
ꢀꢀꢀꢀꢀꢀꢀꢀꢀꢀꢀꢀꢀꢀꢀꢀꢀꢀ
风量调节阀41
[0036]出风管42
ꢀꢀꢀꢀꢀꢀꢀꢀꢀꢀꢀꢀꢀꢀꢀꢀꢀꢀ
引风机43
[0037]隔板45
[0038]吸收塔50
ꢀꢀꢀꢀꢀꢀꢀꢀꢀꢀꢀꢀꢀꢀꢀꢀꢀꢀ
第一腔室51
[0039]第二腔室52
ꢀꢀꢀꢀꢀꢀꢀꢀꢀꢀꢀꢀꢀꢀꢀꢀ
下出料孔53
[0040]上进料孔54
ꢀꢀꢀꢀꢀꢀꢀꢀꢀꢀꢀꢀꢀꢀꢀꢀ
填料55
[0041]吸收液槽60
ꢀꢀꢀꢀꢀꢀꢀꢀꢀꢀꢀꢀꢀꢀꢀꢀ
回流管61
[0042]输送泵70
ꢀꢀꢀꢀꢀꢀꢀꢀꢀꢀꢀꢀꢀꢀꢀꢀꢀꢀ
第一导流管71
[0043]第二导流管72
ꢀꢀꢀꢀꢀꢀꢀꢀꢀꢀꢀꢀꢀꢀ
排空阀73
[0044]流量调节阀74
ꢀꢀꢀꢀꢀꢀꢀꢀꢀꢀꢀꢀꢀꢀ
出料阀75
[0045]喷洒器76
[0046]保温层80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48]参照图1至图4,一种新型炒米色机,包括用于容置米粒的加热室、设置在加热室内的炒锅23、用于对炒锅23进行加热的自动加热机构以及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电机30、与电机30传动连接的搅拌轴32以及安装在搅拌轴32上的搅拌叶片33,炒锅23呈平板状,沿水平方向设置,搅拌轴32沿竖直方向设置,搅拌轴32延伸至靠近所述炒锅23的位置,搅拌轴32通常不与炒锅23接触,避免两者产生刮擦,也便于炒锅23的清理。加热室上设有投料口22和出料口21,打开出料口21可以将加工完成的炒米排出。所述搅拌叶片33的一端为通过铰接轴35铰接在所述搅拌轴32的下端的安装端,另一端为可上下摆动的自由端,自由端向所述加热室的内壁延伸,延伸至接近加热室的侧壁,铰接轴35沿水平方向设置,搅拌叶片33可以绕着铰接轴35在竖直面内进行一定幅度地摆动,在实施例中,搅拌叶片33采用铁板或者不锈钢板等具有一定强度的叶片。
[004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炒米色除烟除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和吸收液槽,吸收塔中填充有填料,吸收塔上设有吸风口和出风口,吸风口对应炒米色机的出烟口设置,出风口位于吸风口的上方,吸收塔的下端设有回流管,回流管的两端分别与吸收塔和吸收液槽连通,还包括输送泵,输送泵的进液口与吸收液槽连通,输送泵的出液口与吸收塔的上端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炒米色除烟除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中设有隔板,隔板将所述吸收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的上方,隔板上设有通孔,通孔从隔板的上表面贯穿至下表面,所述吸风口与第二腔室连通,所述回流管与第二腔室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炒米色除烟除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流管,第一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输送泵的出液口连通,第一导流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并连接有喷洒器,喷洒器位于所述填料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文凤颜欣萍刘金进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中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