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该燃料电池层叠了在电解质膜的两侧设置 有一对电极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和波纹板形状的金属隔板,形成沿着电 极面在重力方向或者水平方向供给反应气体的反应气体流路,同时形成使 冷却介质在与上述反应气体流路的反应气体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流动 的冷却介质流路。
技术介绍
例如,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具备由隔板夹持在由高分子离子交换 膜形成的电解质膜的两侧分别配设有阳极侧电极和阴极侧电极的电解质 膜 电极结构体的发电电池。这种的燃料电池通常通过层叠规定数量的发 电电池而作为燃料电池组使用。在上述的燃料电池中,在隔板的面内设置有用于使燃料气体流过阳极 侧电极的燃料气体流路(以下也称为反应气体流路)、和用于使氧化剂气 体流过阴极侧电极的氧化剂气体流路(以下也称为反应气体流路)。进而, 在每个发电电池或多个发电电池上,沿着隔板的面方向设置有用于使冷却 介质流过的冷却介质流路。就燃料电池而言,在隔板的层叠方向贯通的反应气体连通孔和冷却介 质连通孔有时构成设置在上述燃料电池的内部的所谓内部歧管 (manifold)。此时,通常为了将反应气体分散并均匀供给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电池,其将在电解质膜(28)的两侧设置有一对电极(30、32)的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16)和波纹板形状的金属隔板(18)层叠,形成沿着电极面供给反应气体的反应气体流路(34),并且形成使冷却介质在与所述反应气体流路(34)的反应气体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流动的冷却介质流路(54),所述燃料电池的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隔板(18)具有:使所述反应气体在层叠方向上流过的反应气体连通孔(24a);连通所述反应气体连通孔(24a)和所述反应气体流路(34)的缓冲部(36a);以及使冷却介质在所述层叠方向上流过的冷却介质连通孔(26a),并且,至少一方的所述金属隔板(18)在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田优,小阪高,川越敬正,大谷辉幸,杉田成利,坂野雅章,毛里昌弘,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