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4097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属于移动办公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框架,框架的内侧设有多块等高、互不接触且用于支撑移动办公设备的底板,每块底板的上端面均设有若干弹性伸缩柱,框架的底部开设有卡槽,顶部设有覆盖布,覆盖布可将框架的顶部完全覆盖,也可从框架的顶部完全掀开;两块支板,支板共同铰接在框架的一侧。该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便携性强,设备定位放置的便捷性和牢固性高,且对设备的散热性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办公
,具体为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信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网络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的数据链路。通信网络是指将各个孤立的设备进行物理连接,实现人与人,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移动办公也可称为“3A办公”,也叫移动OA,即办公人员可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处理与业务相关的任何事情(Anything)。这种全新的办公模式,可以让办公人员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单位信息可以随时随地通畅地进行交互流动,工作将更加轻松有效,整体运作更加协调。利用手机的移动信息化软件,建立手机与电脑互联互通的企业软件应用系统,摆脱时间和场所局限,随时进行随身化的公司管理和沟通,助您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推动政府和企业效益增长。如今网络通信无处不在,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也逐渐普及,但是传统移动办公系统的便携性、设备定位放置的便捷性和牢固性以及对设备的散热性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该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便携性强,设备定位放置的便捷性和牢固性高,且对设备的散热性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0004]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侧设有多块等高、互不接触且用于支撑移动办公设备的底板,每块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均设有若干弹性伸缩柱,所述框架的底部开设有卡槽,顶部设有覆盖布,所述覆盖布可将所述框架的顶部完全覆盖,也可从所述框架的顶部完全掀开;两块支板,所述支板共同铰接在所述框架的一侧,两块所述支板远离其与所述框架铰接端的一端共同铰接有呈U型的提手,所述提手可翻转调节支撑设置在所述框架的底部并卡接在所述卡槽内,使所述框架、所述支板以及所述提手构成三角结构,所述框架与所述支板还可通过锁定机构锁在一起。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的顶部边缘处设有第一拉链条,所述覆盖布的边缘处设有与所述第一拉链条配套使用的第二拉链条,所述第一拉链条与所述第二拉链条通过拉链头锁扣在一起。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覆盖布上设有网袋。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的底部设有锁头,所述支板上设有与所述锁头配套使用的锁槽,所述锁头插入所述锁槽内之后即可实现二者的锁定,所述支板上还设有解锁键,可通过按压所述解锁键来解除所述锁头与所述锁槽的锁定。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覆盖布为非弹性材质。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手的外表面覆盖有橡胶膜。
[001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该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将移动办公设备同时放置在多块底板上之后,底板上的若干弹性伸缩柱将形成与设备外形相对应的凹陷,从而借助这些凹陷来将设备定位放置,整个设备的安放过程也十分简单快捷,无需借助其它固定机构也能实现稳固定位。
[0012]2、该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并且设备放置仅仅被几块底板支撑,其大部分面积都是悬空的,从而能够有效提升设备的散热效果。
[0013]3、该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当需要将该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进行携带时,先将设备放置在底板上,然后将框架与支板锁定,最后用覆盖布将框架的顶部覆盖住即可,此时借助提手即可将整个办公系统提起,携带起来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底板与弹性伸缩柱的放大图。
[0016]图中:1、框架;101、卡槽;102、锁头;103、第一拉链条;104、覆盖布;105、第二拉链条;106、拉链头;107、底板;108、弹性伸缩柱;109、网袋;2、支板;201、提手;202、锁槽;203、解锁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参见图1

2,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包括框架1,框架1的内侧设有多块等高、互不接触且用于支撑移动办公设备的底板107,每块底板107的上端面均设有若干弹性伸缩柱108,框架1的底部开设有卡槽101,顶部设有覆盖布104,覆盖布104可将框架1的顶部完全覆盖,也可从框架1的顶部完全掀开;两块支板2,支板2共同铰接在框架1的一侧,两块支板2远离其与框架1铰接端的一端共同铰接有呈U型的提手201,提手201可翻转调节支撑设置在框架1的底部并卡接在卡槽101内,使框架1、支板2以及提手201构成三角结构,框架1与支板2还可通过锁定机构锁在一起。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该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首先将框架1支起,具体操作为:翻转调节框架1与两个支板2的夹角,并翻转调节提手201,直至提手201卡入卡槽101内(如图1所示状态),接着将移动办公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同时放置在多块底板107上之后,底板107上的若干弹性伸缩柱108将形成与设备外形相对应的凹陷,从而借助这些凹陷来将设备定位放置,此时设备放置十分牢固,不会从底板107上滑落,并且当需要将设备从底板107上取下时,仅需将设备抬起即可,此时若干弹性伸缩柱108将复位至原状,整个设备的安放过程十分简单快捷,无需借助其它固定机构,并且设备放置仅仅被几块底板107支撑,其大部分面积都是悬空的,从而能够有效提升设备的散热效果,当需要将该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进行携带时,先
将设备放置在底板107上,然后将提手201从卡槽101内移出,并朝着远离框架1的方向翻转提手201,接着翻转框架1,使框架1与支板2逐渐贴合直至二者锁定,最后用覆盖布104将框架1的顶部覆盖住即可,这样可以将设备同时盖住,以免在携带过程中设备从框架1内掉出,此时借助提手201即可将整个办公系统提起,携带起来十分方便。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框架1的顶部边缘处设有第一拉链条103,覆盖布104的边缘处设有与第一拉链条103配套使用的第二拉链条105,第一拉链条103与第二拉链条105通过拉链头106锁扣在一起,可通过拉动拉链头106来使第一拉链条103与第二拉链条105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覆盖布104对框架1顶部的牢固覆盖封堵,以免放置在框架1内侧的设备在携带过程中掉出。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覆盖布104上设有网袋109,网袋109具有储物功能,能够放置一些移动办公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的内侧设有多块等高、互不接触且用于支撑移动办公设备的底板(107),每块所述底板(107)的上端面均设有若干弹性伸缩柱(108),所述框架(1)的底部开设有卡槽(101),顶部设有覆盖布(104),所述覆盖布(104)可将所述框架(1)的顶部完全覆盖,也可从所述框架(1)的顶部完全掀开;两块支板(2),所述支板(2)共同铰接在所述框架(1)的一侧,两块所述支板(2)远离其与所述框架(1)铰接端的一端共同铰接有呈U型的提手(201),所述提手(201)可翻转调节支撑设置在所述框架(1)的底部并卡接在所述卡槽(101)内,使所述框架(1)、所述支板(2)以及所述提手(201)构成三角结构,所述框架(1)与所述支板(2)还可通过锁定机构锁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通信网络的移动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顶部边缘处设有第一拉链条(103),所述覆盖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刚王钦坤余秦海文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和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