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0249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包括:车底盘、副梁、水箱以及消防用折叠梯,车底盘包括一主梁,副梁与主梁连接,水箱与副梁连接,副梁横截面为矩形框结构,其下表面与主梁固定连接,水箱与副梁的两侧面以及顶面连接,水箱俯视截面为H型,包括相互连通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前部与后部结构尺寸相同,分别与中部两端连接,中部宽度与副梁相同,设置于副梁的正上方,消防用折叠梯内置于副梁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的副梁的横截面为矩形框结构,尺寸足以容纳消防用的折叠梯,在实际使用时能够将折叠梯放置于副梁内,不仅节省了消防车上的储物空间,而且进入火场之后能够方便快捷地抽出折叠梯,也便于使用。也便于使用。也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


[0001]本技术涉及特种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

技术介绍

[0002]消防车是指根据需要,设计制造成适宜消防队员乘用、装备各类消防器材或灭火剂,供消防部队用于灭火、辅助灭火或消防救援的车辆,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消防部门也会将其用于其他紧急抢救用途。消防车可以运送消防员抵达灾害现场,并为其执行救灾任务提供多种工具。
[0003]最常见的消防车为水罐消防车,车上除了消防水泵及器材以外,还设有较大容量的贮水罐及水枪、水炮等,可在不借助外部水源的情况下独立灭火的消防车,也可以从水源吸水直接进行扑救,或向其他消防车和灭火喷射装置供水。
[0004]由于装满水后水罐自重较大,为了保护消防车的主梁,一般在主梁上设置一个副梁,再把水罐设置于副梁上,使得主梁能够均匀受力。现有技术中,副梁一般为类似于梯子的结构,由于消防车对于高度有限制,因此副梁会占用消防车宝贵的使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解决现有技术中消防车副梁占用了消防车宝贵的使用空间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该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包括:车底盘、副梁、水箱以及消防用折叠梯,车底盘包括一主梁,副梁与主梁连接,水箱与副梁连接,其特征在于,副梁横截面为矩形框结构,其下表面与主梁固定连接,水箱与副梁的两侧面以及顶面连接,水箱俯视截面为H型,包括相互连通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前部与后部结构尺寸相同,分别与中部两端连接,中部宽度与副梁相同,设置于副梁的正上方,消防用折叠梯内置于副梁内。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的副梁的横截面为矩形框结构,尺寸足以容纳消防用的折叠梯,在实际使用时能够将折叠梯放置于副梁内,不仅节省了消防车上的储物空间,而且进入火场之后能够方便快捷地抽出折叠梯,也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现有的消防车的主梁和副梁的横截面图。
[0009]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0010]图3是图2中主梁和副梁的横截面图;
[0011]图4是图2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是其他实施例中主梁和副梁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4]请参见图1,图1是现有的消防车的主梁和副梁的横截面图。
[0015]现有的消防车的副梁2

为梯子型结构,即两个侧边设置于主梁11

上,中间用多根横杆连接两个侧边,再将水箱设置于侧梁上。而消防用折叠梯放置于消防车的储物箱内。
[0016]请参见图2至图4,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图3是图2中主梁和副梁的横截面图;图4是图2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包括:车底盘1、副梁2、水箱3以及消防用折叠梯4。消防用折叠梯4为消防用的标准通用工具,具有相应的设计标准,故不在此赘述。
[0018]车底盘1不仅包括常见的驾驶室、发动机、变速箱、轮胎等必要的部件,还包括了主梁11以及储物箱,主梁11位于车底盘1的中轴线上。
[0019]副梁2横截面为矩形框结构,设置于主梁11的正上方,其下表面与主梁11固定连接。
[0020]水箱3设置于副梁2上,通过弹性连接块(未图示)连接副梁2的顶面以及两个侧面,以减少对副梁2的冲击。沿消防车轴线方向,水箱3俯视截面为旋转90
°
的H型,包括相互连通的前部、中部和后部,前部与后部结构尺寸相同,分别与中部两端连接,中部宽度与副梁2相同,设置于副梁2的正上方。由于中部较窄,在中部两侧、前部和后部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消防车可以将该空间用于存放消防器材。同时由于前部与后部结构尺寸相同,使得整个水箱3前后对称且左右对称,整个水箱3前后左右受力比较均匀,质心位置对于整车来讲更合理使得无论消防车向哪个方向转弯,水震荡时对水箱3箱体以及车身产生的冲击力以及扭矩大部分都能够有效地抵消掉,避免长期使用造成水箱箱体以及车身变形。
[0021]消防用折叠梯4内置于副梁2内,在使用时只需要从副梁2内直接抽出即可,由于副梁2内只放置有消防用折叠梯4,不存在消防用折叠梯被其他设备卡住,导致无法抽出的问题。
[0022]请参见图5,图5是其他实施例中主梁和副梁的横截面图。
[0023]在其他实施例中,副梁2横截面也可以采用ㄇ形结构,与主梁11合围形成一矩形框结构,用于存放消防用折叠梯4。
[0024]现有的消防车副梁2

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无法被充分利用起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的副梁的横截面为矩形框,可以将消防用折叠梯4放置于副梁2内,相应地可以减少储物箱的容积,用于增大水罐体积用于携带更多的水用于灭火。或是将储物箱多出来的空间用于携带别的救援设备。增大了消防车的有效空间。同时消防用折叠梯4是平放于副梁2内的,也便于在使用时直接抽出,避免出现存放在储物箱内与其他物品发生干扰的情况。
[0025]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的副梁的横截面为矩形框结构,尺寸足以容纳消防用的折叠梯,在实际使用时能够将折叠梯放置于副梁内,不仅节省了消防车上的储物空间,而且进入火场之后能够方便快捷地抽出折叠梯,也便于使用。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型副梁消防车,其包括车底盘、副梁、水箱以及消防用折叠梯,所述车底盘包括一主梁,所述副梁与所述主梁连接,所述水箱与所述副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梁横截面为矩形框结构,其下表面与所述主梁固定连接,所述水箱与所述副梁的两侧面以及顶面连接,所述水箱俯视截面为H型,包括相互连通的前部、中部和后部,所述前部与所述后部结构尺寸相同,分别与所述中部两端连接,所述中部宽度与所述副梁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凤斌宋璐闻徐艾青李存靖石琰飞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六一一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