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感应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1417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1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力感应传输装置,包括机头框架、驱动带轮组件、传送组件和压带组件;驱动带轮组件包括前驱动带轮和后驱动带轮;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组件,第一传送带组件安装于前驱动带轮和后驱动带轮之间,第一传送带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一重力触发机构,第一传送带的上侧部分为第一传送部,第一重力触发机构安装于第一传送部的下方;压带组件包括前压带机构和后压带机构,压带组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第一重力触发机构被触发时,压带组件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其解决了水带收回时水带接头判断容易产生误操作进而影响水带收回效率的技术问题。术问题。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感应传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重力感应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建筑火情或者森林火灾等情况下,火灾规模大,灭火难度高,灭火时间也长,进而导致经济损失达巨大;在上述情况下,普通消防车由于装载水容量有限,无法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灭火作业,尤其是对于油气田、仓库等发生的火灾,几乎无能为力。因此,若要对大型火灾进行有效控制,还需采用多台消防车及大流量水炮进行持续灭火作业。因此,采用通过水源、利用大直径供水管路直接进行远程持续供水作业显得尤其必要。
[0003]远程供水必须通过大直径水带快速敷设于水源与火灾现场之间,水带敷设车的作用是将水带快速敷设,使用过后再将水带收纳于车厢内存放。由于水带敷设距离长、且水带较重,通常需要由机械来进行回收,免除人员的高强度劳动。
[0004]水带在收回过程中,一般采用传送带承载水带,需要将水带压紧在传送带上,保证水带的正常传动,由于水带接头为硬性结构,因而需要采用及时的解开压紧让水带接头通过,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在传送带上方设置光电感应器,依靠水带接头高度高于压扁后的传送带高度进而实现压紧结构的状态切换,但是水带在压紧传送过程中,水带内部的空气和积水会聚集在水带的部分区域,形成鼓包,该鼓包的体积大小不等,对于部分内部空气较多的水带,有些鼓包甚至比水带接头体积更大,也必然会触发光电感应器导致压紧结构的切换,因而使水带收回产生误操作,影响收回效率,甚至导致水带接头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重力感应传输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带收回时水带接头判断容易产生误操作进而影响水带收回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重力感应传输装置,包括机头框架、驱动带轮组件、传送组件和压带组件;
[0007]所述驱动带轮组件包括前驱动带轮和后驱动带轮,所述前驱动带轮和所述后驱动带轮分别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的前端和后端;
[0008]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组件,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安装于所述前驱动带轮和所述后驱动带轮之间,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一重力触发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侧部分为第一传送部,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下方,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由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上端物体的重力触发;
[0009]所述压带组件包括前压带机构和后压带机构,所述前压带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的前端;所述后驱动带轮活动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的后端,所述压带组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压带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前压带机构与所述前驱动带轮分离,所述后压带机构与所述后驱动带轮配合压紧位于所述机头框架后端的水带;当所述压带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后压带机构与所述后驱动带轮分离,所述前
压带机构与所述前驱动带轮配合压紧位于所述机头框架前端的水带;所述压带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被触发时,所述压带组件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触发件和复位件,所述第一触发件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内,所述第一触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至少部分抵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下方预定位置,当所述第一触发件随所述第一传送部运动至所述第一传感器预设的触发位置时,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被触发;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一传感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触发件包括转动连杆、至少一个接触辊和挡片,所述转动连杆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内,所述接触辊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转动连杆的另一端,所述接触辊的上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传送部抵接,所述挡片安装于所述转动连杆靠近所述接触辊的一端,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安装于所述挡片的下侧预定位置。
[0012]优选的,所述复位件为安装于所述挡片下端的弹簧插销,所述弹簧插销的下端固定于所述机头框架,所述弹簧插销的上端用于弹性驱动所述挡片复位。
[0013]优选的,所述前压带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前压带轮组,每一所述前压带轮组包括翻转驱动件、前压辊架和两个前压带轮,两个所述前压带轮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前压辊架上,两个所述前压带轮并列设置于所述前压辊架,所述翻转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的任一侧用于驱动所述前压辊架翻转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前驱动带轮。
[0014]优选的,所述前压辊架包括翻转连杆、转动板和两个前安装端板,所述翻转连杆驱动连接于所述翻转驱动件,所述转动板的中部铰接于所述翻转连杆,两个所述前安装端板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转动板的两端且相对设置,所述前安装端板的结构两侧对称且每一侧对应安装一个所述前压带轮,所述前安装端板的转动轴线位于其中轴面上,所述前压带轮的轴线位于所述翻转连杆转动所在平面上。
[0015]优选的,所述前压带轮组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前压带轮组对称设置于所述机头框架的两侧,且两个前压带轮组的所述翻转驱动件驱动对应的所述前压辊架同步翻转。
[0016]优选的,所述后压带机构包括摇摆驱动件、两个摇摆连杆、两个后安装端板和两个后压带轮,两个所述摇摆连杆的一端对称铰接于所述机头框架的两侧,两个所述后安装端板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摇摆连杆的另一端,所述后安装端板的结构两侧对称且每一侧对应安装一个所述后压带轮,所述后安装端板的转动轴线位于其中轴面,所述摇摆驱动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上以驱动所述摇摆连杆摆动,以使所述后压带轮靠近或远离所述后驱动带轮。
[0017]优选的,还包括底部张紧机构,所述底部张紧机构包括底部支撑架、侧向连杆、张紧辊和张紧伸缩杆,所述底部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的下端,所述侧向连杆的上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的侧面,所述张紧伸缩杆具有一固定端和一伸缩端,所述固定端铰接于所述底部支撑架,所述伸缩端与所述侧向连杆的下端铰接,所述张紧辊铰接于所述侧向连杆的两端之间,所述张紧辊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前驱动带轮的转动轴线平行,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下侧部分与所述张紧辊的外侧面抵接并张紧。
[0018]优选的,所述传送组件还包括第二传送带组件,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安装于所述
后驱动带轮的后侧,所述第二传送带组件包括第二传送带和第二重力触发机构,所述第二重力触发机构位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下端,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侧部分为第二传送部,所述第二重力触发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传送部的下端;所述第二重力触发机构包括第二传感器、弹性支撑板和第二触发件,所述弹性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第二传送部的下端,所述第二触发件安装于所述弹性支撑板的下端,所述第二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二传送部的下方预定位置,当所述第二触发件随所述弹性支撑板弹性位移至所述第二传感器预设的触发位置时,所述第二重力触发机构被触发,所述压带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重力触发机构被触发时,所述压带组件由第二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
[0019]本技术所提供的重力感应传输装置,水带收回时,压带组件首先以第一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感应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头框架、驱动带轮组件、传送组件和压带组件;所述驱动带轮组件包括前驱动带轮和后驱动带轮,所述前驱动带轮和所述后驱动带轮分别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的前端和后端;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组件,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安装于所述前驱动带轮和所述后驱动带轮之间,所述第一传送带组件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一重力触发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侧部分为第一传送部,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下方,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由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上端物体的重力触发;所述压带组件包括前压带机构和后压带机构,所述前压带机构活动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的前端;所述后驱动带轮活动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的后端,所述压带组件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当所述压带组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前压带机构与所述前驱动带轮分离,所述后压带机构与所述后驱动带轮配合压紧位于所述机头框架后端的水带;当所述压带组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后压带机构与所述后驱动带轮分离,所述前压带机构与所述前驱动带轮配合压紧位于所述机头框架前端的水带;所述压带组件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被触发时,所述压带组件由第一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感应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包括第一传感器、第一触发件和复位件,所述第一触发件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内,所述第一触发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至少部分抵接,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传送部的下方预定位置,当所述第一触发件随所述第一传送部运动至所述第一传感器预设的触发位置时,所述第一重力触发机构被触发;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一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感应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件包括转动连杆、至少一个接触辊和挡片,所述转动连杆的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内,所述接触辊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转动连杆的另一端,所述接触辊的上侧表面与所述第一传送部抵接,所述挡片安装于所述转动连杆靠近所述接触辊的一端,所述第一传感器为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安装于所述挡片的下侧预定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感应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为安装于所述挡片下端的弹簧插销,所述弹簧插销的下端固定于所述机头框架,所述弹簧插销的上端用于弹性驱动所述挡片复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感应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带机构包括至少一个前压带轮组,每一所述前压带轮组包括翻转驱动件、前压辊架和两个前压带轮,两个所述前压带轮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前压辊架上,两个所述前压带轮并列设置于所述前压辊架,所述翻转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机头框架的任一侧用于驱动所述前压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灏林王钧盛曹俊韩雨晨武子洵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六一一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