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管性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40102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热管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板、旋转盘、加热模组和散热模组,所述旋转盘位于底板中间,所述加热模组固定安装在旋转盘上,所述加热模组通过旋转盘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散热模组通过固定模组架设在底板上,所述散热模组位于加热模组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加热模组对热端底部的加热端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设置散热模组对热管两端的散热端进行夹持固定,取缔市面上通过人工固定的方式使固定效果更好,检测精度更高;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旋转盘实现对加热模组的旋转操作,便于对加热端具有倾斜角度和弧度的热管进行夹持角度的调节,一方面可以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另一方面极大提高热管检测的便捷性。方面极大提高热管检测的便捷性。方面极大提高热管检测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管性能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性能检测装置
,具体是一种热管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
[0003]热管在投入到市场前需要进行相关性能检测并对其传热功能进行检查,但是针对市面上U型热管的生产,检测时需要对U型热管的底端进行加热操作,对U型热管的上方两端进行散热操作,其中U型热管的底端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具有倾斜角度和弧度的加热端,由于U型热管与普通的直型热管的检测操作不同,目前市面上针对U型热管的检测方法大多是采用人工的方式对热管进行夹持并外接加热装置、散热装置进行的,这种检测方法不仅夹持的稳固性差,且人工操作对外接的加热装置和散热装置的接触位置存在操作差异,从而导致产品的检测结果精确度较低,不仅检测效率低且严重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性能测试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热管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底板、旋转盘、加热模组和散热模组,所述旋转盘位于底板中间,所述加热模组固定安装在旋转盘上,所述加热模组通过旋转盘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加热模组用于固定热管的底端,所述散热模组通过固定模组架设在底板上,所述散热模组位于加热模组的上方,所述散热模组用于固定热管的两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模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Z轴驱动装置、上加热块和下加热块,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旋转盘上,所述Z轴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Z轴驱动装置驱动下加热块沿Z轴方向移动,所述上加热块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上加热块位于下加热块的上方。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模组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结构相同且对称安装在底板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竖板和第一横板,所述第一竖板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第一横板固定安装在第一竖板上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模组包括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散热件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散热件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X轴驱动装置、散热固定板和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板的一端,所述X轴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板上,所述X轴驱
动装置驱动散热固定板沿X轴方向往散热鳍片一端往复运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固定板的侧端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散热鳍片的一端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与散热鳍片光滑过渡。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活动连接有若干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用于加强旋转盘与底板的稳固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加热模组对热端底部的加热端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设置散热模组对热管两端的散热端进行夹持固定,取缔市面上通过人工固定的方式使固定效果更好,检测精度更高;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旋转盘实现对加热模组的旋转操作,便于对加热端具有倾斜角度和弧度的热管进行夹持角度的调节,一方面可以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另一方面极大提高热管检测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本技术中加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本技术中散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
[0019]1、底板;
[0020]2、旋转盘;21、定位板;
[0021]3、加热模组;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Z轴驱动装置;34、上加热块;35、下加热块;
[0022]4、散热模组;41、第一散热件;42、第二散热件;411、X轴驱动装置;412、散热固定板;413、散热鳍片;412

1、第一弧形槽;413

1、第二弧形槽;
[0023]5、固定模组;51、第一支撑架;52、第二支撑架;511、第一竖板;512、第一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具体实施例1:请参阅图1,包括底板1、旋转盘2、加热模组3和散热模组4,旋转盘2位于底板1中间,加热模组3固定安装在旋转盘2上,加热模组3通过旋转盘2与底板1活动连接,底板1上活动连接有若干定位板21,定位板21用于加强旋转盘2与底板1的稳固性,加热模组3用于固定热管的底端,散热模组4通过固定模组5架设在底板1上,散热模组4位于加热模组3的上方,散热模组4用于固定热管的两端,固定模组5包括第一支撑架51和第二支撑架52,第一支撑架51和第二支撑架52结构相同且对称安装在底板1上,第一支撑架51包括第一竖板511和第一横板512,第一竖板511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第一横板512固定安装在第一竖板511上方。
[0026]请参阅图2,加热模组3包括第一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2、Z轴驱动装置33、上加热块34和下加热块35,第一连接板31固定安装在旋转盘2上,Z轴驱动装置33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31上,Z轴驱动装置33驱动下加热块35沿Z轴方向移动,上加热块34通过第二连接板32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31上,上加热块34位于下加热块35的上方,上加热块34和下加热
块35上均设有加热槽,将待测试热管固定好之后,将连接有温感线的加热板插入至加热槽中即可。
[0027]请参阅图3,散热模组4包括第一散热件41和第二散热件42,第一散热件41和第二散热件42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第一散热件41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51上,第二散热件42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52上,第一散热组件包括X轴驱动装置411、散热固定板412和散热鳍片413,散热鳍片413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板512的一端,X轴驱动装置411固定安装在第一横板512上,X轴驱动装置411驱动散热固定板412沿X轴方向往散热鳍片413一端往复运动。散热固定板412的侧端设有第一弧形槽412

1,散热鳍片413的一端设有第二弧形槽413

1,第二弧形槽413

1与散热鳍片413光滑过渡,防止热管夹持过程中热管被损坏,进一步保护热管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美观。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加热模组对热端底部的加热端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设置散热模组对热管两端的散热端进行夹持固定,取缔市面上通过人工固定的方式使固定效果更好,检测精度更高;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旋转盘实现对加热模组的旋转操作,便于对加热端具有倾斜角度和弧度的热管进行夹持角度的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旋转盘、加热模组和散热模组,所述旋转盘位于底板中间,所述加热模组固定安装在旋转盘上,所述加热模组通过旋转盘与底板活动连接,所述加热模组用于固定热管的底端,所述散热模组通过固定模组架设在底板上,所述散热模组位于加热模组的上方,所述散热模组用于固定热管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Z轴驱动装置、上加热块和下加热块,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旋转盘上,所述Z轴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Z轴驱动装置驱动下加热块沿Z轴方向移动,所述上加热块通过第二连接板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所述上加热块位于下加热块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管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组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结构相同且对称安装在底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管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飞陈跃德林山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合众导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