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39477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包括引路段、前部缓冲减速段、中部砂层减速段、顶部防撞段、服务车道和强力反弹橡胶网;所述引路段连接交通主线和前部缓冲减速段,前部缓冲减速段连接中部砂层减速段,中部砂层减速段连接顶部防撞段,所述服务车道和中部砂层减速段是同断面并行的,避险车道底部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夯实素土层、碎石层和泡沫混凝土,夯实素土层两侧设置预制H型桩柱,泡沫混凝土端部设有端桩、端立柱和防撞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前部缓冲减速段、中部砂层减速段和强力反弹橡胶网,起到多重减速制动效果,实现失控车辆的缓冲减速制动,有利于减轻避险后车辆的受损程度,技术效益优势明显。技术效益优势明显。技术效益优势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交通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

技术介绍

[0002]避险车道是指在长陡下坡路段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速度失控(刹车失灵)车辆驶离正线安全减速的专用车道。对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司机来说,避险车道是一条“救命道”。车辆特别是大车,驶入下坡路段后持续使用刹车容易造成刹车毂过热,致使车辆制动性能降低或制动失灵,而发生追尾、对撞及冲下悬崖车毁人亡的恶性交通事故。
[0003]避险车道主要有上坡道型、水平坡道型、下坡道型和砂堆型四种。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是上坡型避险车道,但此类型避险车道均需要足够的缓冲长度,占地面积较多。而我国多山地丘陵地区,很多高速公路穿山越岭,避险车道受地形限制,不易设置,或者部分路段避险车道无足够空间,长度不足。另外有些避险车道虽然加强了制动效果,但因制动过急而发生车辆侧翻等事故。
[0004]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施工速度快,有效缓冲减速制动且占地少的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
[0006]这种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包括引路段、前部缓冲减速段、中部砂层减速段、顶部防撞段、服务车道和强力反弹橡胶网;所述引路段连接交通主线和前部缓冲减速段,前部缓冲减速段连接中部砂层减速段,中部砂层减速段连接顶部防撞段,所述服务车道和中部砂层减速段是同断面并行的,避险车道底部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夯实素土层、碎石层和泡沫混凝土,夯实素土层两侧设置预制H型桩柱,泡沫混凝土端部设有端桩、端立柱和防撞墙,所述预制H型桩柱之间设置条形基础,所述条形基础上设置预制钢混面板,所述预制钢混面板设有对拉孔,碎石层两侧的预制钢混面板通过对拉杆和螺栓进行对拉加固,所述顶部防撞段上方的防撞墙设有防撞架,所述防撞架端部设有轮胎墙,所述泡沫混凝土内部设有排水系统,所述预制H型桩柱顶部设有护栏基座,所述护栏基座之间设有防撞护栏,所述强力反弹橡胶网设置在中部砂层减速段两侧的预制H型桩柱之间。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撞架包括斜向交叉杆、扩大头嵌入杆和交叉支撑,所述扩大头嵌入杆预埋设置在防撞墙内,所述交叉支撑设置在上下扩大头嵌入杆之间,所述斜向交叉杆设置在扩大头嵌入杆端部。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水系统包括连接肋、环形翼板、排水孔、排水管、土工布和隔水层,所述隔水层设置在碎石层和夯实素土层之间,所述土工布设置在泡沫混凝土和碎石层之间,所述排水管管身设有排水孔并包裹土工布,排水管上部设置在泡沫混凝土内,排水管底部设有环形翼板,环形翼板上设有连接肋,排水管底部设置在碎石层内。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条形基础上半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下半部分为素混凝土结
构,且条形基础顶部设有与预制钢混面板相匹配的凹槽。
[0010]作为优选:所述端桩上部设置端立柱,泡沫混凝土端部两侧的端立柱之间设置防撞墙;所述的端立柱内侧边设有与预制钢混面板相匹配的凹槽。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泡沫混凝土表面呈台阶状。
[0012]作为优选:所述的轮胎墙与中部砂层减速段垂直。
[0013]作为优选:所述前部缓冲减速段设置减速带。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中设置前部缓冲减速段、中部砂层减速段和强力反弹橡胶网,起到多重减速制动效果,实现失控车辆的缓冲减速制动,有利于减轻避险后车辆的受损程度,技术效益优势明显。
[0016]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多重减速制动段以及顶部防撞段,有效缩短制动距离,克服地形限制,防止失控车辆冲出避险车道,同时减少避险车道的建造长度,大大降低施工成本,节约用地。
[0017]3、本技术采用预制H型桩柱、预制钢混面板实现面板快速安装,结构稳固,通过设置对拉螺杆,增强预制钢混面板之间的横向约束力。
[0018]4、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泡沫混凝土填筑,将填料用配管泵输送填料至目的地,不需要机械碾压、振捣,操作简便。
[0019]5、本技术设置的排水系统,结构合理,有效排出避险车道内部积水,同时保证中部砂层减速段的砂土干燥松散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的立面示意图;
[0021]图2是预制H型桩柱和预制钢混面板的安装俯视图;
[0022]图3是条形基础和预制钢混面板的安装断面图;
[0023]图4是对拉螺杆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5是排水系统设置的断面图;
[0025]图6是泡沫混凝土浇筑的断面图;
[0026]图7是避险车道路面层的示意图;
[0027]图8是防撞系统的示意图;
[0028]图9是避险车道端部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0029]图10是避险车道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0030]图11是中部砂层减速段填充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引路段;2——护栏基座;3——防撞护栏;4——前部缓冲减速段;5——中部砂层减速段;6——泡沫混凝土;7——轮胎墙;8——防撞架;9——顶部防撞段;10——对拉孔;11——端立柱;12——碎石层;13——预制H型桩柱;14——条形基础;15——夯实素土层;16——端桩;17——防撞墙;18——排水系统;19——斜向交叉杆;20——扩大头嵌入杆;21——交叉支撑;22——连接肋;23——环形翼板;24——排水孔;25——排水管;26——土工布;27——隔水层;28——螺栓;29——对拉杆;30——预制钢混面板;31——服务车道;32——强力反弹橡胶网;33——减速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0033]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包括引路段1、前部缓冲减速段4、中部砂层减速段5、顶部防撞段9、服务车道31和强力反弹橡胶网32;所述引路段1连接交通主线和前部缓冲减速段4,前部缓冲减速段4连接中部砂层减速段5,中部砂层减速段5连接顶部防撞段9,所述服务车道31和中部砂层减速段5是同断面并行的,所述避险车道底部设有夯实素土层15、碎石层12和泡沫混凝土6,避险车道两侧设置预制H型桩柱13,避险车道端部设有端桩16、端立柱11和防撞墙17,所述预制H型桩柱13之间设置条形基础14,所述条形基础14上设置预制钢混面板30,所述预制钢混面板30设有对拉孔10,避险车道两侧的预制钢混面板30通过对拉杆29和螺栓28进行对拉加固,所述顶部防撞段9上方的防撞墙17设有防撞架8,所述防撞架8端部设有轮胎墙7,所述泡沫混凝土6内部设有排水系统18,所述预制H型桩柱13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引路段(1)、前部缓冲减速段(4)、中部砂层减速段(5)、顶部防撞段(9)、服务车道(31)和强力反弹橡胶网(32);所述引路段(1)连接交通主线和前部缓冲减速段(4),前部缓冲减速段(4)连接中部砂层减速段(5),中部砂层减速段(5)连接顶部防撞段(9),所述服务车道(31)和中部砂层减速段(5)是同断面并行的,避险车道底部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夯实素土层(15)、碎石层(12)和泡沫混凝土(6),夯实素土层(15)两侧设置预制H型桩柱(13),泡沫混凝土(6)端部设有端桩(16)、端立柱(11)和防撞墙(17),所述预制H型桩柱(13)之间设置条形基础(14),所述条形基础(14)上设置预制钢混面板(30),所述预制钢混面板(30)设有对拉孔(10),碎石层(12)两侧的预制钢混面板(30)通过对拉杆(29)和螺栓(28)进行对拉加固,所述顶部防撞段(9)上方的防撞墙(17)设有防撞架(8),所述防撞架(8)端部设有轮胎墙(7),所述泡沫混凝土(6)内部设有排水系统(18),所述预制H型桩柱(13)顶部设有护栏基座(2),所述护栏基座(2)之间设有防撞护栏(3),所述强力反弹橡胶网(32)设置在中部砂层减速段(5)两侧的预制H型桩柱(13)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沫混凝土避险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撞架(8)包括斜向交叉杆(19)、扩大头嵌入杆(20)和交叉支撑(21),所述扩大头嵌入杆(20)预埋设置在防撞墙(17)内,所述交叉支撑(21)设置在上下扩大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刁红国崔允亮魏纲于威齐昌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